有利則降元,無利則反元,張士誠真的是一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嗎?《網路歷史》

張士誠是元末時期,較早地站出來反抗的暴元統治的一個起義軍領袖,其舉義的時間是在元朝的至正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53年。

他作為江浙一帶一個普通的鹽民,在替官府運鹽時,遭受到朝廷的剝削;在販賣私鹽又遭到富戶的剝削。

面對朝不保夕的生活,張士誠的心裡肯定是充滿了對現實的不滿情緒。

隨著韓山童、劉福童於公元1351年在穎州一帶,打響了紅巾軍大起義的第一槍之後,大江南北都有很多支紅巾軍奮起反抗。

張士誠受到了他們的影響,也決定奮起反抗,帶著自己的三個弟弟以及李伯升等信得過的十八名同伴,拿著挑鹽時所用的扁擔,打擊欺壓他們的富戶,並將他們的錢糧分散到各個貧民手中,很快就使得大量窮苦的鹽民,紛紛聚在張士誠的腳下,共同推舉其為首領。

張士誠帶領這些人,南征北戰,迅速在江浙一帶立下了腳跟。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農民起義軍領袖,曾經在公元1357年至公元1367年,這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向元朝投降了,不僅接受了元王朝的稱號,還定期向元王朝輸送糧食,同時還與其他反元勢力做鬥爭。

很多人就此認為,張士誠已經成為了農民起義軍的叛徒,為垂死掙紮的暴元輸血和做走狗,這樣嚴苛的話語放在張士誠的身上真的合適嗎?

首先,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張士誠自始至終都不是誠心地降元,隻不過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戰略性投降罷了!

張士誠之所以會在1357年向元朝投降?

是因為當時他所面臨的窘迫局面有關。

張士誠雖然占據著十分富庶的江浙地區,但他的發展空間也就基本上僅限於此,因為在他的北方是雖然腐朽但依舊強大的元廷;在他的西方則是日益強大且野心勃勃的朱元璋勢力;在他的南方則是方國珍的勢力,以及部分北元勢力;在他的東方則是茫茫的海洋。

所以,對於張士誠來說,要想繼續發展下去,擺在他面前,最好的兩條路就是,要麼聯合朱元璋一起對抗元朝;要麼聯合元朝去扼制朱元璋的勢力發展,為自己換取發展的時間。

而張士誠最終之所以沒有選擇第一條路,而選擇了第二條路,其主要原因有下:

首先,張士誠和朱元璋在此之前,已經有多次小規模的沖突了,雙方彼此積怨很深,難以真正信任彼此,達成反元同盟。

其次,朱元璋在一場戰役中意外地抓獲了,張士誠的弟弟張士德,並且最終張士德被朱元璋所殺害《一說是張士德自己絕食而死》;反正,張士德就是在你朱元璋的手中死了,還害得張士誠的母親傷心過度,草草病逝了。

如此一來,朱元璋同張士誠的積怨就更深了,更加不可能達成反元同盟。

還有,當時元政府雖然腐敗無能,但還是名義上的正統,向其投降之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去詔安其他小的起義軍,同時也可以受到元廷的厚待,還能夠保存自己的實力。

事實證明上,張士誠在降元之後,確實得到了很多實際上的利益,比如盤踞在無錫城的莫天祐,張士誠屢屢進攻都拿不下這座城池。

但當他一降元之後,莫天祐便直接放棄抵抗,接受了招安,使得張士誠可以平白又增加了一座城市。

在降元之後,張士誠的周邊局勢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和,而他也抓住這個時機,大肆擴張領土。

等到擴張差不多之後,張士誠對於元廷就呈現出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按例每年所需要輸送給元廷的糧食又給停止了。

雖然後來經過一定擴張的張士誠依舊打不過朱元璋,但那是張士誠個人能力的問題,不是這個戰略規劃的問題。

張士誠的降元是實實在在地為自己帶來許多好處的,隻是他後來沒有把這種好處轉化成為進一步的勝利。

總而言之,張士誠確實有利則降元,無利則反元的人,你可以批判反復無常,首鼠兩端。

但若要以此為由,將他從元末農民大起義中開除出去,這就顯得有點過分了。

張士誠的軍隊依舊是屬於農民起義軍范疇,依舊為抗擊暴元統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在最經典的高郵之戰中,他頂住了元丞相脫脫所率領數十萬大軍的進攻壓力,直到元朝發生內訌之後,還成功給予了重創,使得『元兵不復振矣!』

這樣突出的抗元功績,不能因為張士誠後來的戰略性投降,就給抹除得一幹二凈,他本質上還是屬於農民起義軍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