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南征緬甸:印度洋的出海口近在咫尺,卻被明朝丟得幹幹凈凈。《網路歷史》

中國是一個背靠亞歐大陸,面朝太平洋的國家。

不過,中國距離印度洋也不算遠,從雲南到印度洋僅僅600公裡。

但就是這600公裡,卻是歷朝歷代都難以向前推進的。

緬甸地形崎嶇不平,又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多雨林植被,瘴氣不開,古代中原人難以適應這樣的環境。

縱觀中國歷史,距離打通印度洋通道最近的一次,就是元朝。

一,緬甸對撣邦地區的吞噬

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國號為『元』,標志著元朝正式確立。

也就在這一年,忽必烈派遣

奇得脫因

等出使緬甸,詔撫緬王。

當時的緬甸為蒲甘王朝,該王朝是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以上座部佛教作為國教。

在巔峰時期,蒲甘王朝的影響力甚至擴展至錫蘭和爪哇。

元朝使者訪問了緬甸後,蒲甘王朝也派遣了價博到達大都訪問元朝,雙方正式建立了外交聯系。

蒲甘王朝寺廟群

1273年,忽必烈再次派遣勘馬拉史裡、奇得脫因等出使緬甸,要求緬王派遣子弟來京,並稱臣納貢。

此舉引起了緬甸的不滿,元朝的使者一去不返。

之後,雲南行省長官開始向忽必烈建議征討緬甸。

當時全國尚未統一,忽必烈沒有批準,而是靜觀其變。

1277年,戰爭最終爆發了,原因是緬甸意圖搶奪金齒區。

金齒,也就是今天的景頗一帶,主要居民為傣族,信仰原始宗教。

傣族,在古代稱為『撣人』。

漢代時期,這裡有哀牢國,於東漢投歸,設置了永昌郡。

中國古代史書將傣族建立的部落或者城邦稱為『撣國』或者『撣邦』。

東漢滅亡後,永昌郡也名存實亡,其撣國恢復獨立狀態。

這時候,緬甸的驃國也想乘機北上兼並撣國。

公元234年,尚穆達王成為撣國王,他遷都蒲甘姆,平定了叛亂,擊退了驃國的進犯。

242年,貢瑪法繼位,他也成功抵禦了緬甸的進攻。

到了6世紀,緬甸驃國更加強盛。

586年,驃國傾其全國之力北征,一舉攻下撣國王城蒲甘姆,撣國土崩瓦解。

唐朝時期,雲南地區興起了較為強盛的南詔國,有力地阻礙了緬甸的繼續北上。

832年,南詔國攻陷了驃國首都,驃國宣告滅亡。

到了宋代,緬甸就興起了蒲甘王朝,而雲南則建立了大理王國。

11世紀中期,蒲甘王朝的阿努律陀進攻大理國,使得大理國失去了對撣邦的控制。

蒙古滅大理後,又不斷對周邊用兵,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烏蠻、白蠻等三十七部。

撣邦之一的金齒國也投降於蒙古。

然而蒲甘王朝還試圖和元朝爭奪撣邦地區,於是在1277年派遣5萬軍隊,戰象800頭對千額《盈江》和金齒《景頗》發動了進攻,主動挑起了戰爭。

二,蒲甘王朝的土崩瓦解

當時,元朝已經滅南宋,基本統一了全國,但是元朝西北又爆發了海都之亂,形勢不容樂觀。

緬甸入侵後,大理路蒙古千戶

忽都

、總管

信苴日

率領700名騎兵馳援,和緬甸軍隊激戰兩日,擊潰了緬甸的象隊方陣,緬軍敗退。

蒙古騎兵又繼續追擊30裡,攻破17寨。

元朝僅用700人就擊敗了緬甸5萬人,堪稱自衛反擊戰中的奇跡。

隨後,緬甸不甘失敗,多次在邊境地區發動挑撥行為。

1277年10月,忽必烈終於坐不住了,下詔雲南諸路宣慰使都元帥

納速剌丁

統兵3848人出征緬甸。

隨後,元軍長驅直入,一直攻入江頭城《今緬甸蠻莫縣》,招降撣族部落300寨。

此次征討,因為天氣炎熱,元軍未能深入。

1280年,納速剌丁再次請求征伐緬國,忽必烈批準,開始積極準備征戰。

1283年,元朝兵分水陸兩路,向緬甸統治核心地區開進。

元軍依然長驅直入,一路攻破了緬甸的江頭城、太公城《今緬甸拉因公縣》等地,使得緬甸北部的12個部落歸屬於元朝。

1285年,緬甸國王請求投降,元朝才開始撤兵。

經過此次進攻,蒲甘王朝已經陷入分裂,名存實亡。

1287年,蒲甘王朝內部發生了混亂,地方軍閥各自獨立。

其元朝派遣到緬甸的使者也被殺害。

在這樣的情況下,忽必烈跨市了第二次出兵緬甸。

不過,這次出征並不順利,元朝軍隊在緬甸遭遇了『誘敵深入』之計,死亡了7000多人。

而緬甸國王擔心元朝會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來報復,因而主動向元朝投降。

1286年,元朝在緬甸設置了緬中行省,任命蒲甘王朝國王為行省長官。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緬甸納入到了中國的版圖之內。

除了緬中行省,又設置了太公路、雲遠路、蒙憐路、蒙萊路、木邦路等,這些路並非是土路,而是『土司機構』,歸屬於雲南行省管轄。

到1290年,緬中行省被取消,設置了緬甸宣慰司。

通過此次戰爭,中國的邊境幾乎推進到了印度洋沿岸。

然而,元朝並未在緬甸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這也給後來緬甸土司的獨立埋下了隱患。

三,元緬戰爭的後續和影響

元緬戰爭,使得緬甸分裂為了若幹的小國。

1369年,緬甸東部建立阿瓦王國,而南部的孟族則建立了勃固王國,兩國交戰不斷。

明朝建立後,於1382年消滅了雲南梁王勢力,設置了雲南佈政使司、雲南都司,駐紮20萬大軍。

緬甸的這些小國則紛紛對明朝稱臣,被明朝冊封為了宣慰司。

不過實際上,明朝也隻是名義上繼承了元朝的土司體系,沒有實際控制,沒有駐紮一兵一卒,沒有派遣一官半職,稱為『外夷』。

例如明朝冊封的緬甸宣慰司實際上是阿瓦王國,大古剌宣慰司實際上是勃固王國,底馬撒和底兀剌是東籲王國。

永樂年間,緬甸的阿瓦、勃固和東籲三大王國都拒絕了明朝的冊封。

而北部木邦、孟養、孟密等撣邦土司則在兩國之間搖擺不定。

明朝的『三宣六慰』,隻有三宣是實際控制的,六慰則是名存實亡,甚至名義都沒有了。

1531年,東籲王正式稱緬甸王,建立了東籲王朝,此後相繼吞並勃固、阿瓦、錫泊、蠻莫、孟養、孟密、孟乃、洋檜等小王國,到1554年基本統一了緬甸地區。

之後,東籲王朝又攻占了蘭那國《八百大甸宣慰司》,瀾滄國《老撾宣慰司》、孟密土司等。

東籲王朝還和泰國、明朝發生了戰爭,到了萬歷年間,雲南『外夷』土司基本被東籲占領,雲南省的面積大幅度縮水。

就這樣,大部分撣邦地區就淪陷了,中國和印度洋的距離再次被拉遠了。

明朝後期的雲南

清代時期,又和緬甸發生了戰爭,雖然最終沒有征服緬甸,但是也逼迫緬甸稱臣納貢,並且收復了雲南部分土司。

緬甸吞並了這些撣邦土司,卻未能將之成功消化。

中國在雲貴進行『改土歸流』的時候,撣邦土司的權力卻達到了鼎盛。

到了清代時期,緬甸北部的撣邦土司多達30個,主要分佈於撣邦、曼德勒省、實皆省、克欽邦、克倫邦等地。

由於撣人土司眾多,緬甸國王不敢公然削藩,隻能通過駐兵、征稅、冊封、聯姻、任職等方式加強其聯系,加速其融合。

1885年,緬甸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為了防范緬甸獨立,就保留土司制度,實行分而治之,如此使得緬甸土司長期存在。

1948年,緬甸獨立。

緬甸中央政府和土司之間的矛盾遲遲無法解決。

直到1959年,33個土司宣佈放棄了世襲的權力,將行政權移交給撣邦新政府,如此緬甸的土司制度才宣告結束。

但是土司對緬甸的影響並未徹底結束,許多地方土司並未放棄武裝,以至於緬甸難以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這是緬甸難以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