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是一項簡單而又劃時代的發明。
在馬鐙發明之前,騎手們隻能緊緊地抓住韁繩,否則就可能從駿馬上摔下來。
馬鐙發明後,騎士們不依靠韁繩,就能在戰馬上坐穩,他們空出來的雙手,便可做出更多的戰術動作。
從此以後,世界由步兵時代進入了騎兵時代,而突厥、蒙古等民族運用馬鐙的便利,橫掃歐亞,建立了一系列龐大的遊牧帝國。
那麼馬鐙是哪個民族先發明的呢?
如今仍有爭議。
然而一位韓國學者卻在一場學術會議中不容置喙地說:『馬鐙是我們韓國人發明的!』
2017年11月,在土耳其喬羅姆召開的『安納托利亞旅程』圓桌會議上,慶熙大學考古學教授薑仁旭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觀點:『蒙古、突厥能征戰天下,都是我們韓國民族鼎力相助的結果!因為我們韓國人發明了馬鐙』
薑仁旭說:『馬鐙是他們的先民——高句麗人發明的。
當時,高句麗人為對抗鮮卑騎兵,專門研制了出馬鐙,從而在戰鬥中建立了優勢。
後來,高句麗的技術不斷西傳。
在突厥人生活過的阿爾泰地區,曾出土過高句麗發明的鐵質馬鐙!而這也成了突厥人推翻柔然王朝,橫掃亞洲大陸的契機』
因此,薑教授得意洋洋地說:『馬鐙,是我們大韓民族與土耳其民族友誼的象征。
沒有我們韓國,就沒有土耳其。
當然沒有我們,後來的成吉思汗也不可能建立蒙古帝國,因此蒙古民族也應該感謝我們!』
薑仁旭的說法,讓與會的專家皆面面相覷,也讓一些中國學者感到不可思議。
對於他的謬論,中國學者隻回復了八個字:『馬鐙是咱們發明的』。
此後,中國學者又說:『當然,高句麗和韓國也沒有關系,韓國的祖先是新羅!』
馬鐙起源於中國,是有考古遺物可以證明的。
首先在一座西漢墳墓中,考古學家就在陪葬壁畫中找到了馬鐙的雛形。
此外,在湖南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年》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三件騎馬青瓷俑。
在瓷俑的左下端,明顯有個三角狀的馬鐙,而這也是最早的馬鐙形象。
之後,學者們又在一座北魏墳墓中,找到了一個保存完好的銅馬鐙。
1965年,學者們在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驚喜地發現了一個銅馬鐙。
此馬鐙的形制已經非常成熟,與之後的馬鐙相差不大。
因此,馬鐙的發明者,理應是中國人,而高句麗是在與中國的戰爭中,才逐步學會了馬鐙制造術。
其後,才傳到新羅、百濟和日本。
至於突厥、匈奴,掌握馬鐙的時間恐怕比高麗、新羅更早。
那麼就有人質疑了,中國並不是馬上民族,為何要發明馬鐙呢?
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有與遊牧民族對抗的需要。
遊牧民族從小便精於騎射,而漢人騎兵多是半路出家,與胡人對戰恐怕有劣勢。
因此,漢人發明了馬鐙,即使在戰馬上,騎士們也能輕松張開勁弩,射殺敵人,這樣就可以彌補與胡人在騎術上的劣勢。
後來遊牧民族覺得馬鐙好用,於是便也學會了。
因此,中國學者無情地揭露了一個事實,韓國並非馬鐙的發明者,也非高句麗的傳人,這又如何不讓他們尷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