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代詩人李白曾用此詩句描繪蜀道的地勢之復雜。
『蜀』指的就是如今四川省, 四川古稱為巴蜀、益州,在唐朝稱劍南道,宋朝時劃分為川峽四道,故統稱為『四川』。
古代四川,在李白筆下總給人留下偏遠又險峻的印象,而這一地理特征恰恰為四川省的曲折變遷埋下伏筆。
▲險峻曲折的蜀道
在古代,由於科技水平落後、生產力不發達,交通非常不便,幾乎所有省份都以自然狀態下的山川湖澤作為分界線,四川也不例外。
更特別的是,古代雲貴川等西南省份相對於其他地區更加封閉,因此也就更容易出現自成一體的情況,時常出現叛亂和割據政權的現象。
據史書記載,從秦朝統一華夏開始,四川地區共出現割據政權14次,由地方官員帶頭造反的事件有數百次之多。
比如西漢末年的公孫述、東漢末年的劉焉與劉備、西晉末年李特、唐末孟知祥、元末明玉珍、明末張獻忠等。
因此,古語有雲『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經過多次割地劃界,如今的四川省,面積約為48.6萬平方公裡,雖然面積在全國排名第五,但是與古代『四川省』比起來仍相差甚遠。
▲大夏皇帝明玉珍雕像
很多讀者或許會感到好奇,古往今來為何會有那麼多人在四川割據稱王,四川擁有哪些支撐稱王的條件呢?
首先是四川物產豐富。
早在秦漢時期,四川便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其中央地帶是土地肥沃的成都平原,風調雨順,沒有任何洪澇災害,堪稱是一片王道樂土。
因此在治理四川時,那些有實力的官員,面對如此豐饒的土地,難免不會生出造反割據之心。
其次是四川的地理優勢——四川北有秦嶺,西有橫斷山脈,東面是一片丘陵地帶,南面則是發展相對落後的區域。
這樣的環境讓四川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封閉空間,很多山脈成為易守難攻的重要據點。
正因地勢險峻,四川能輕松地切斷與中原的聯系,官員們只要扼守門戶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稱王。
▲成都平原俯瞰
更重要的是,憑借這兩大先天條件,百姓們也不用為生活擔憂,在四川轄境內就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可以安安心心過日子,所以對於誰管理四川並不在意,不會進行武裝反抗。
人民安定且地域優渥,因此對於古時候的四川官員而言,稱王割據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就正是《蜀道難》中所謂的『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面對這樣難以管轄的四川,很多中原王朝的統治者都頭疼不已。
同樣頭疼的還有稱王的野心家們,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割據四川雖然容易,但如果不能牢牢掌控一個地方,那很可能會前功盡棄,落得個江山盡失的下場。
▲宋代利州路地圖局部《紅圈處為漢中》
對於四川來說,有著『川蜀北戶』之稱的漢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漢中自古以來就是四川的屏障,起著保護守衛的作用,隻有得到漢中才算是得到了穩定的完整的四川。
反過來,如果誰能占領漢中,便能輕松下蜀地,這乃是根據歷史所積累的經驗教訓。
當年秦國滅掉蜀國,就是從漢中出兵,蕩平巴蜀;三國時期司馬昭滅蜀,也是先攻下漢中,然後才滅亡蜀漢的。
也就是說,漢中是四川的咽喉,割據者要想牢牢掌控蜀地,首先就必須得到漢中這個咽喉要塞,然後從這裡防備外敵。
如果想要圖謀中原,也都是從這裡向北進軍,歷史上的劉邦和劉備都是如此做法。
▲蒙古騎兵劇照
根據相關專家考證,最早是蒙元統治者想出了利用漢中來挾制四川的策略。
在十三世紀時,崛起於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力量強大,憑借來去如風的騎兵部隊橫掃歐亞。
然而在征伐南宋之時,蒙古人卻吃了不少敗仗,就連大汗蒙哥也是因為進攻四川合川釣魚山而死。
期間為爭奪蜀地門戶漢中,蒙古軍隊可謂是付出了慘重代價。
最後,蒙古軍隊采取大迂回戰術,從西藏借道經雲南,從四川南部進攻,這才將四川攻占。
吸取在漢中守據戰中的經驗教訓,蒙元統治者認識到,若要防止四川割據,就必須將漢中從四川分離出來。
為此,元朝政府將漢中交給陜西行中書省管轄,以便鉗制四川。
▲合川釣魚城舊址
說來也巧,自從四川失去漢中這個北方屏障後,一般隻有在王朝末期局勢動蕩之時,才會有部分草莽之人稱帝,其餘時間都比較穩定,並未出現稱王的現象。
這樣一來,民生經濟能夠更好發展,中央的統轄管理也更加深入。
此後,明清兩朝統治者都沿襲元朝舊例,規定漢中隸屬於陜西。
民國時期,四川地區曾劃出一部分成立為西康省,十六年後予以撤銷。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重慶地區曾經作為國民政府陪都,擁有非常好的建設基礎,於1997年升為直轄市。
經過這些變化,四川省的面積再次減少,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模樣。
參考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四川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