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在歷史上曾經在歐亞大陸建立過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在冷兵器時代具有強勢,由於蒙古族的人數少,生活方式以牧業為主,文化落後,科學技術落後,盡管蒙古族占據了特別大的地盤,最後卻被其它民族趕出去,當然,地理條件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在內蒙的地界自然有適合農耕的地方,關鍵是那些地方被看作是保障畜牧興旺的根本。
普通蒙古人在中原自然也不會從事農耕,更不會在短時間內被農耕同化,戰後人煙稀少,更適合直接放牧而不是復耕。
一般來說,遊牧民族是遊手好閑的民族,因為他們隻是放牧生存,而不是去靠親自勞動獲取果實,如果還需要什麼就去掠奪,中國歷史上進入中原的遊牧民族也不少,最後都融合到了漢族之中,然而由於蒙古族是征服者,有傲慢自大的心理和剝削者的姿態,加上遊牧民族好逸惡勞的性格,因此,在元朝時期,一百年間,蒙古人把儒家思想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因此當朱元璋把他們趕走的時候,蒙古人是來時候騎馬,回去時候還是騎馬,什麼都沒有學到,所以現在還在色楞格河放牧。
不過也不完全是這樣,遷移到南方的蒙古人就沒回去而是定居下來了,如雲南蒙自的蒙古族就已經是農耕的蒙古族,現在雖然保留了蒙古族的衣著和服飾
,
但生活習慣已經和漢族差不多了。
古代中華圈以儒家文化為主導,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被強大又先進的中原文化同化是中國歷史的一大特點,比如鮮卑的北魏、契丹的遼、女真的金,但蒙古是一個例外,這和蒙古西征有關,在西征過程中,蒙古人吸收了中亞其他文明的文化,在文化選擇上有了多元化趨勢,因此對儒家文化依賴沒有以前的少數民族強烈,這也是蒙古族沒有被漢文化同化的原因。
元朝不是『甚至不如』宋朝,而是除了領土面積以外,其它任何方面都遠不及宋朝,元朝實在是造成歷史大倒退!。
宋朝都快發展到資本主義了,元朝又返回奴隸社會。
如果單論科技水平,不僅元朝,後來幾朝也都遠不及宋,而且宋代的數學水平當時遙遙領先於世界。
蘇聯時期,也曾幫助蒙古發展制造業,後期已經可以生產電視機了,蘇聯解體幾年後,專家故地重遊,發現他們嘔心瀝血建立的工廠早已荒廢,悉心栽培的弟子,也已回歸原生態,除了放牧就是喝酒,滿滿的失落啊。
歷史的發展,更多是生存壓力的產物。
歷史上崛起於中國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一旦做大,條件實力具備,必然要南下奪取中原。
原因無他,對比苦寒的漠北草原,富饒的內地對遊牧民族的吸引力之巨大可想而知。
僅以人口為對比:在21世紀的今天,即便是憑借高度工業化生產,內蒙古自治區,人口為2470萬《2017年統計》,而蒙古國就更慘了,隻有三百萬出頭,而對比內地超過10億的人口規模,不難看出在生存環境上兩者孰優孰劣。
而歷代遊牧民族表現彪悍,不說在歷史上中原王朝只要恢復正常表現就能碾壓遊牧民族,比如漢唐,就說為何遊牧民族會表現強悍:在古代社會,草原地區對各種天災人禍的抵抗力比小農經濟的內地更低;『風吹草地見牛羊』不過是後人的浪漫描繪。
現實是所有的牧民為了生存必須抱團,不然你凍死餓死被殺死的概率就遠大於內地,在生死存亡的壓力下,脫穎而出的部族統合度都很高,不高的都被滅了。
《狼圖騰》裡把遊牧民族說的是生來就彪悍,這種說法也不能說錯,但不嚴謹,因為任何再這一地區經歷優勝劣汰後,不可能不強悍,說到底還是生存壓力的問題。
明朝剛北伐建朝時,確有部分人來不及逃。
朱元璋中期功臣包括藍玉劉伯溫等奏報元殘餘軍民異族情況安置。
從明太祖晚年很多移送回蒙古西域,留下的已沒有部落地域願意留下的歸順明朝都是少數,到明英宗時基本結束。
遊牧生活始終好過農種,當時科技農種辛苦,明著民間書會有記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