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後代,改名換姓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詩團聚在四川。。《網路歷史》

提起元朝這個疆域遼闊的朝代,就不得不提到成吉思汗。

許多人對他的認知,也許還停留在毛澤東《沁園春·雪》中那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實際上,這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戎馬一生,打下了歷史上面積最大的蒙古帝國版圖,開創了多項世界紀錄。

成吉思汗的輝煌事跡甚至遠揚海外,成為歐美人眼中『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基因傳播者』,吸引了無數崇拜者。

在他天生精湛的作戰技術指揮下,一草一木化身金戈鐵馬,自北而下,勢如破竹,幾乎橫掃整個歐亞大陸。

然而,在公元1360年元帝國覆滅後,這個龐大的家族卻很快銷聲匿跡,從此消失於歷史之中,再也無人能尋。

2004年,四川省樂山市同興鄉餘家灣村中有20多戶人家一同公開發聲,稱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後代,曾改名換姓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詩團聚在四川。

可為何當年的北方族人居住到南方巴蜀之地?又為何突然改姓為『餘』呢?

當記者再三上門探尋真相時,一位名叫餘海奎的老人站了出來,向人們揭開了一個埋藏百年之久的悠遠故事……

放棄戎馬生涯 被迫向南逃亡

時間追溯回成吉思汗馳騁沙場的時代,為了擴大家族的力量,成吉思汗的妻妾眾多,僅留下姓名的就有六個兒子、四十多個孫子。

餘海奎老人口中的『祖先』,正是成吉思汗的重孫鐵木健。

鐵木健官拜上卿,功勛顯著,曾被元順帝親封為西平王。

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孩子們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肩負延續家族榮耀的使命。

在這樣優渥的環境下,他的九個兒子都高中進士,唯一的女兒也嫁給了一位中舉的才子,造就了『九子十進士』的佳話。

到元朝末年,政治局勢風雨飄搖,各地起義暴動事件頻發,鐵木健受命常年領兵征戰。

受蒙古族天生擅長騎射的影響,再加上習得一手好兵法,鐵木健幾乎屢戰屢勝,其名號令敵軍聞風喪膽。

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時朝中小人當道,結黨營私之風盛行。

有人忌憚鐵木健的實力,欲除之而後快,便三番兩次地巧言進諫。

元順帝昏庸無道,聽信了奸佞讒言,認為鐵木健趁著戰亂壯大家族勢力,暗中鼓動當時的民間自衛組織——紅巾軍,欲一舉謀權篡位。

隨著爾虞我詐之勢愈演愈烈,平日裡交好的『朋友們』三五結群地『離去』,鐵木健這才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苦思冥想研究對策。

為避免招來殺身之禍,他決定親自上朝面聖,請求告老還鄉。

低調離開元大都後,鐵木健率領家族眾人浩浩蕩蕩地朝西南方向行進。

可惜,年數已高的他勞於苦苦奔波,加之擔驚受怕、思慮過重,在逃亡中途就不幸離世。

忍痛作別親人 從此隱姓埋名

缺少了主心骨的力量,一大家族的人頓時亂了陣腳。

有人提議即刻原路返回,投靠鐵木健生前的同僚門下,也有人提出繼續向西南前進,逃得越遠越好。

眾口難調,一時間族內爭論不斷,整支隊伍停滯在瀘州鳳錦橋處進退兩難。

後來,族人統一按照輩分排序,由長者優先發言。

考慮到隊伍龐大,且婦孺老少占據絕大部分,集體行動極容易暴露行蹤,大家最終決定兵分多路,各自逃散。

可家族的血緣紐帶不能就此斬斷,為了避免以後失去聯系,他們一致將姓氏改為『餘』,有著『殺不盡,斬不絕,還有餘』的寓意。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分離前特地即興作了一首長詩:

『本是元朝宰相家,紅巾作亂入西涯。

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頭插柳杈。

否泰是天還是命,悲傷思我又思他。

十人識別歸何處,散時猶如浪卷沙。

餘字更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

這首詩由鐵木健的九兒一女每人作一句詩拼湊而得,假以時日他們再次重逢,就將它作為專屬暗號。

一切安排妥當後,族人們便匆匆收拾行囊,朝不同方向各自尋找安家之地。

餘海奎老人的祖輩正是當年的其中幾位族人,離開了大部隊。

他們逃到四川樂山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並在這裡紮根為家,起名『餘家村』,從此隱姓埋名過起了樸素平凡的生活。

為了讓後人記住祖輩的故事,他們還親手編撰了《餘氏族譜》,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我祖源流派甚長,同家骨肉脈難忘』餘海奎常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

他從小就聽家中長輩講述祖先的故事,幾十年過去依舊耳熟能詳。

餘家村其他二十多戶人家也同他一樣,每個人都謹記著祖輩的經歷,家家戶戶至今都各自保留著一本族譜。

自元朝覆滅後,明朝取而代之,重建大一統天下,成吉思汗不再是被人們奉若神明的存在,他的名字甚至成為當時的敏感詞匯。

眼看社會環境如此動蕩,族人們隻得繼續隱瞞真實身份,等待和平年代的到來,這樣一晃就是幾百年。

提到思親之苦,餘海奎感嘆不已:『詩作好後,十人便各自分散,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幾百年不曾相見』

每逢佳節團聚之時,村裡的人們尤為思念遠方的親人,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實現族人團聚。

迎來和平年代 嘗試刊報尋親

實際上,自1949年建國以後,餘家灣就有族人嘗試過尋找親人。

當時社會秩序逐漸穩定,還確立了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成吉思汗的輝煌歷史成就被重新提起,曾經的『黃金家族』終於不必再茍活於世。

於是,他們在報紙上刊登尋人啟事。

文案內容引用了那首長詩的其中一句:『本是元朝宰相家』,並問這是何人所作。

然而,這份尋人啟事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600年的時間,早已使物是人非,不斷消磨著血緣聯系,豈能是一朝一夕足以修復的。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餘家灣的族人開始思考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

他們向更加權威化、大眾化的報刊提出請求,范圍也不再局限於四川地域內,逐步擴大到全國各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終於收到了第一封回信,緊接著很快迎來了第二封、第三封……

數不清的溫暖從不同地區匯聚而來,其中有慰問與鼓勵他們繼續堅持下去的好心人,也有十分喜愛詩詞的文學愛好者。

然而最令人驚喜的是,有人真的答對了暗號。

血濃於水的感情從不曾消失,他們終於找到了同源異鄉的親人。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成吉思汗後裔循著線索慕名前往餘家灣,長達六百年的骨肉分離終於在今朝得以團聚。

天南海北的距離都化為烏有,族人們一同在祖先成吉思汗的畫像前飲酒祭奠、設宴慶祝,訴說著隻屬於他們之間的故事。

在四川餘家灣這一僻靜的巴蜀之地,曾經的『黃金家族』終於找到了歸宿。

親人互相奔赴 百年鴻溝愈合

說到尋親記號,當初祖輩留下的不僅有十句長詩,還有一份《餘氏族譜》。

在餘家灣村中,《餘氏族譜》以手抄、木刻等不同版本留存著,為了探尋更多的細節,不少後人著手研究它。

伴隨著走訪調查,記者采訪到一位名叫餘元富的後人。

他表示,自己很小的時候就涉獵族譜,隻可惜原來的族譜因故丟失大半,現在手中珍藏的也僅是其中一小部分。

30多年裡,餘元富走遍了貴州、重慶等周邊地區,甚至還曾去過內蒙古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逐漸揭開了覆蓋六百年之久的面紗:

『這部家譜編寫於清朝年間,裡面詳細記錄了關於成吉思汗從騎兵後到後代人經營元朝,再到如何逃亡到西南地區的這段歷史。

其中所記載的歷史軼事、祖訓族規、服飾禮儀等,對研究元史及歷史變遷有重要價值』

這段百年秘史逐漸浮出水面後,吸引了不少專家人士的密切關注。

樂山師范學院長期從事地方史研究的楊炳昆教授表示:

『元朝靠武力征服天下,統治基礎並不牢固。

為了鞏固統治,蒙古貴族分散駐紮各地。

元末明初時,元朝統治者敗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國各地留下蒙古貴族後裔。

至於《餘氏族譜》,還需要詳細查看並參考有關史籍,才能證明它的真實性』

2003年,四川省鐵改餘姓蒙研會籌備組經四川省民族研究會、四川省歷史學會批準,於2003年3月27日,在宜賓市召開明清時期西南地區蒙古族歷史和文化學術研討會。

餘氏家族各支系也派代表參加此次會議,並提供了各種《餘氏族譜》版本、祖先的墓志銘等重要歷史物證作為研究載體。

經專家探究證明,相關物證的確具備歷史真實性,餘家灣村民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得到身份認同後,餘家灣的人們格外欣慰:『我們一定會好好保留族譜,家族的傳統不能丟掉』

定期祭奠先祖 弘揚傳統文化

近年來,隨著『成吉思汗後裔留存於世』的消息傳播開來,全國各地有越來越多的子孫後代相繼站了出來,奔赴餘家灣與曾經的骨肉親人團聚。

時隔百年,他們的生活習俗大多已被漢人同化。

唯有從性格裡的豪邁、剛烈上,似乎還能捕捉到一絲蒙古人的影子。

如今,他們在努力保留過去的風俗痕跡,例如不再過中秋節、在重要節日穿蒙古服裝出門等,身份證上的民族一欄也紛紛從『漢族』改成『蒙古族』。

現在每逢清明時節,後裔們都會一同去為祖先上墳,並舉辦祭祀聖祖儀式。

2022年4月4日,成吉思汗後裔鐵改餘第五屆清明祭祖大會在崇州舉行。

來自雅安、大邑等地的數百名餘氏族人聚集在崇州群安村餘花龍門子的餘氏祠堂,按照禮制習俗上香、奏族歌、鳴炮、鞠躬……

據村支書餘江濤介紹,群安村如今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姓餘,都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裔。

餘江濤自己是第33代傳人,而最小的孩子已經是第35代了。

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餘家灣村發展勢頭日趨轉好,全村總戶數上漲為843戶,共2580人。

其中黨員有50人,還成立了18個村民小組。

曾經這個僅有20餘戶人家的小村莊,已搖身一變成為人盡皆知的『世外桃源』,不僅民風淳樸,風景也同樣怡人。

不少遊客不遠千裡趕來,與村民們一同飲酒吃肉,感受熱情奔放的蒙古傳統文化。

六百年前,因形勢所迫,他們不得已改名換姓,各奔東西,僅靠一首詩維系著尋親的希望。

如今,他們終於實現了祖祖輩輩的團圓夢,離不開包容的文化環境與穩定的社會背景。

來日方長,歷史的遺留問題總會得到解決,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親人能夠重新聚首,將家族文化完好的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