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網路歷史》

自古至今,中國與日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其產生過重大影響,尤其是古代。

在兩國關系如膠似漆的唐代,日本曾十五次派遣使者來到華夏聖地,學習大唐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並以之為藍本,改革、發展自己。

唐代的日本使者《畫作》

與此同時,日本對唐朝的態度,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逐步反客為主,謀求更高的交往地位。

到了明代,倭寇《日本海盜集團》時時襲擾我東南沿海,圖謀不正當利益,嚴重影響了兩國之間的正常關系。

清代,包藏禍心的日本帝國主義,更是肆意踐踏我中華主權。

其實,早在元代,日本就已經在明目張膽地『抗衡上國』,牛皮哄哄得很。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一統華夏後,對隔海相望的彈丸之國日本,不僅沒有施加武力,還在1266年《至元三年》到1272年《至元九年》間,多次派遣友好使者,前往日本,主動與之溝通交流,以示睦鄰友好之意。

忽必烈《畫像》

令忽必烈始料不及的是,日本人對大元使者的到訪,根本不拿著當回事。

或者不予足夠重視,或者幹脆置之不理。

有時,他們竟然阻止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的元朝使者登陸,還狂妄地宣稱:我們絕對不會向忽必烈繳納一分一毫的賦稅。

對日本人無知的叫囂,忽必烈哭笑不得。

他根本就沒有看上這個偏居海島、身處海洋之中的小國家。

他不過是想實現名義上的『海內之國無不臣服』,沒打算要他們的那點貢品!

日本人的一再不識抬舉的種種不友好行為,使得忽必烈的忍耐限度接連受到挑戰,不斷引發他貯藏在內心深處的怒火。

忍無可忍之下,忽必烈先後兩次派大軍征伐日本。

可惜的是,都沒能取得預期的戰果。

元朝征討日本的戰爭場景《畫作》

1274年《至元十一年》十月,忽必烈一聲令下,九百艘戰艦和近四萬五千名士兵、水手組成的海上戰隊,在忻都、洪茶丘、劉復亨等將領的率領下,乘風破浪,駛向彼岸的日本。

彪悍強勁的元軍到達目的地初期,作戰勇猛,斬獲頗豐。

可是,在順利攻占兩座島嶼後,元軍的攻勢戛然而止,不再繼續擴大戰果。

隨之,掉轉船頭,返航回國。

大元王朝對日本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結束了!

1281年《至元十八年》,忽必烈再次集結十萬大軍,東征日本。

這次征戰的結局有兩種說法,都令人不可思議。

一種說法是,元軍前往日本的途中,遭遇惡劣天氣。

大海中突起的狂風駭浪,傾覆了戰船,導致元軍未能登陸作戰,就葬身大海了。

元軍船隊《畫作》

不過,大多數人傾向於另一種說法。

元軍登陸日本後,將領們因對作戰部署、行動方案有著不同的看法,而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後來,軍隊中出現了內訌。

這種情況下,無法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對日作戰的元軍,隻好遺憾地登船撤軍。

大元王朝的兩次大規模的攻打日本的軍事行動,何以會有如此的尷尬結局呢?

對此,元代的史料中,沒有清楚明了的記載。

不過,元代戲曲作家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的《木蘭花慢•題闕 》一詞,提供了些線索。

我們可以以之為據,探究一二。

白樸《畫像》

白樸在《木蘭花慢•題闕 》中提到了元王朝忽必烈時期的對日戰爭,並說:

『伏波勛業照青編,薏苡又何冤?笑蕞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

其中的『倭奴』,說的就是日本。

對日本的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

公元57年《建武中元末年》,光武帝劉秀去世前,封臣服大漢的、地處日本列島南部的部落的首領為『倭奴王』。

《元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日本在東海之東,古稱倭國』

詞作中暗示著元軍東征日本失敗的原因的內容是『伏波勛業照青編,薏苡又何冤?』尤其是,語句中的『薏苡』這一典故。

這一典故說的是,東漢大將馬援奉光武帝之命,征討越南時,偶然發現了當地的一種叫作『薏苡』的野生植物。

其果實不但可以食用飽腹,還有『輕身省欲,以勝瘴氣』之功效。

薏苡的果實《圖像》

鑒於此,班師回朝時,馬援就讓士兵采集了滿滿一大車薏苡的種子,帶回國內。

之後,推廣種植,惠及百姓。

當時,人們見了薏苡的種子,聽說了薏苡的用途後,隻是覺得這種外來植物很獨特,沒有其它的說法。

可是,馬援剛去世,有個名叫梁松的朝臣上奏朝廷:馬援當初拉回來的是一車金銀珠寶,而不是什麼薏苡的種子。

光武帝劉秀聞聽馬援竟敢欺騙他,不由得龍顏大怒,並欲責罰馬援的妻子兒女。

封修侯馬武、於陵侯侯昱等人得知劉秀震怒的原因後,極力為馬援分辨、解釋:確實是薏苡種子,絕不是金銀珠寶!最終,光武帝弄清了真相——馬援被陷害了。

馬援《塑像》

由此可見,白樸是在通過馬援的故事、『薏苡』這一典故,暗示世人:當初,由於軍隊內部、將帥之間勾心鬥角、猜忌不和,導致元軍兩次征討日本失利。

主要參考文獻:《元史》、《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