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和對外擴張的行動中,曾湧現出一大批才能卓絕的將領,其中功績尤其顯著者,有所謂的『四傑』《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和赤老溫》和『四狗』《速不臺、者勒蔑、哲別和忽必來》。
其中,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功勞最大,並且官爵最高、權力最大,堪稱蒙古帝國頭號功臣和成吉思汗的首席愛將。
那麼,木華黎是何許人也?他都有哪些驕人的功績?
01 功臣之首
木華黎,札剌兒部人,又譯作木合裡、摩和賚、穆呼哩,生於斡難河《今鄂嫩河》以東。
札剌兒原是漠北強部之一,11世紀初被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六世祖海都汗擊敗,此後便成為蒙古的附庸,部落民世代充當奴隸。
鐵木真依附於王罕時,曾在1180-1184年間率軍討伐蔑兒乞人,此時隻有十來歲的木華黎被父親孔溫窟哇送到軍中效力,由此成為成吉思汗的貼身奴隸。
成吉思汗畫像
木華黎隻比成吉思汗小8歲,加上兩人性格相投,因此常常被生性慷慨、善待部屬的主人視作兄弟一般來照顧。
不僅如此,木華黎在成吉思汗悉心教導下,最終也鍛煉成為一位有膽有識的武將。
據正史記載,成年後的木華黎『身長七尺,虎首虯須,黑面』,『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強』《引文見《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是個典型的智勇雙全型將領,令見者無不稱奇。
木華黎不僅智勇雙全,而且對主人無比忠誠,每每在危難之際挺身護主,使成吉思汗免遭厄運。
某次,鐵木真與塔塔爾部作戰失利,時逢天降大雪,找不到返回牙帳的道路,隻好和部將木華黎、博爾術兩人臥伏在草澤中避難。
在此期間,木華黎、博爾術站在雪中整夜張氈遮蔽成吉思汗,並數次擊退塔塔爾人的小股追兵,直到成功脫險。
木華黎是蒙古帝國頭號開國功臣
1203年,成吉思汗與王罕正式決裂,此後3年間東征西討,漸次消滅各個敵對勢力,最終完成蒙古各部的大一統,而木華黎、博爾術在此期間立功最多。
因此,等到蒙古汗國建立後《1206年》,成吉思汗封賞諸將,功勞最大的木華黎升任千戶長兼左翼萬戶長,統治汗庭以東至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的廣大地區,子孫世襲罔替,並世代擔任怯薛《護衛軍》的長官。
02 南征北戰
蒙古汗國建立後,向長期奴役自己的金朝復仇,成為成吉思汗君臣一致的目標。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成吉思汗采用先發制人的策略突襲金朝邊境,接連攻克大同、昌州、桓州、撫州等地,由此拉開轟轟烈烈的南下進程。
在隨後的野狐陵之戰中,身為前鋒的木華黎親率精銳強行突破金軍防線,將40萬敵軍打得潰不成軍、傷亡慘重。
經此一戰,金軍精銳損失大半,徹底扭轉蒙金強弱形勢。
蒙金戰爭要圖
野狐陵之戰後,金朝在華北地區的防守空虛,由此給蒙古深度入侵提供良機。
嘉定七年《1214年》,木華黎跟隨成吉思汗圍攻中都《今北京》,迫使金宣宗獻出女兒和大筆金銀求和,對金朝來講真可謂莫大的恥辱。
蒙金休戰後,木華黎奉命東征,僅用了兩年時間便消滅偽帝耶律廝不、張致,大敗金國守將奧屯囊,並攻取遼東、遼西所有的州郡,由此從東面對中都形成包圍之勢。
嘉定十年《1217年》,由於蒙古跟稱霸中亞的花剌子模之間仇恨日深,成吉思汗在攻占中都後並未繼續率兵南下,而是把攻打金朝、經略中原的重任交給首席愛將木華黎,自己則親率大軍西征。
臨行前,成吉思汗晉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都行省承制行事,使他不僅成為蒙古帝國地位最高的官員,而且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北王』。
當年的奴隸竟能爬升到如此高位,堪稱傳奇。
木華黎塑像
木華黎全權負責伐金事業後,改變先前肆意屠城和奪地不守的慣例,並善於利用金朝內部的民族矛盾,收降大批地方武裝首領為蒙古守城奪地。
與此同時,木華黎充分發揮蒙古軍善於突襲和野戰的特長,奪取河北、山西、山東各地數十城,甚至一度攻入陜西,包圍京兆府《今西安》、鳳翔等地。
經過6年的征戰,木華黎征服金朝大部分國土,使後者局促於河南及陜西一隅。
03 病逝軍中
木華黎夙興夜寐,將全部精力都用在伐金事業上,但長年累月、無比緊張的戎馬生涯卻嚴重損害其身體健康。
嘉定十六年《1223年》春,木華黎渡過黃河到達聞喜,準備攻略金朝在山西的殘餘州縣,但計劃尚未來得及實施便病逝於軍中,享年54歲。
木華黎臨終前依然掛念戰事,對自己不能率軍攻占汴京深感遺憾,並勉勵弟弟帶孫、兒子孛魯繼續努力作戰《註:中都淪陷前,金朝已遷都汴京》。
成吉思汗對木華黎的死非常悲傷
此時,成吉思汗正率軍在北印度作戰,他得知木華黎的死訊時,已是當年秋冬時節。
據史料記載,木華黎的死訊傳至西征軍中時,成吉思汗痛哭流涕,一整天都不肯進食。
隨後,成吉思汗通令全國哀悼木華黎,並讓孛魯繼承其父的爵位、封地和軍隊。
寶慶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親自率軍進攻金朝的鳳翔府,並頗為感觸的對諸將說:『要是木華黎在世,我就用不著來此督戰了!』
由於木華黎的蓋世功勛,蒙元歷代大汗或皇帝都對他推崇備至。
例如,蒙哥汗、元世祖都賜給木華黎家大量的絲戶或戶鈔,數量居開國功臣家族之首。
至治元年《1321年》,元英宗追贈木華黎為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賜謚號為『忠武』,並在東平府為他建立祠堂。
明、清兩代的皇帝同樣推崇木華黎,先後把他請進歷代帝王廟或太廟,可見其地位之尊貴。
蒙古族民眾祭祀木華黎
木華黎去世後,子孫依然活躍在蒙元軍政兩屆,安享富貴百餘年。
據史料記載,木華黎後人世襲札剌亦兒部首領,稱國王,另一支則獲封為東平王。
終元之世,木華黎子孫中承襲國王稱號者共12人,又有建國王旗幟者7人,四怯薛亦常由其後人為首領。
不僅如此,作為豪門世家,木華黎的後人往往以一品至三品的高官為仕途起點,其四世孫安童、六世孫拜住和朵兒隻都曾官至宰相。
參考書目
宋濂《明》:《元史》,中華書局1976年版。
畢沅《清》:《續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99年版。
柯劭忞《民國》:《新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