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蒙古軍隊的確進入過歐洲地區,具體地帶位於黑海附近。
不過成吉思汗時期蒙古西征的主要活動戰場還是在中亞,歐洲部分隻是試探性進攻,真正蒙古主力進攻歐洲的是後來的長子西征。
與此同時,蒙古軍隊在與西夏、金王朝進行戰爭。
這些戰事是交錯進行的,而不是打完一個再打一個。
也就是說,近的也打,遠的也打。
地理因素——草原之路
在蒙古人的世界觀中,並不存在歐洲、亞洲的分野。
一條東起中國東北,西至烏克蘭的草原帶都是他們可以適應的地帶。
比如烏克蘭這個詞就出自蒙古語,意為邊境。
伏爾加河,蒙語稱額濟勒河。
這也就是為什麼蒙古可以進行如此距離的遠征。
因為距離雖遠,但自然環境卻是熟悉的,也可以很好的使用騎兵。
政治因素——唯我獨尊
蒙古帝國,黃金家族,有一種天無二日的觀念。
即認為他們是唯一的帝國,代表長生天統治世界。
比如,蒙古帝國統治者在寫給花剌子模皇帝的信中,對對方的皇帝說——我將會像對待自己兒子那樣對待你。
這在蒙古帝國統治者看來,是一種親善。
因為他們覺得蒙古帝國是最高的,所以我對你的稱呼已經是給你的最高待遇,即準盟友待遇。
但是花剌子模皇帝聽了這樣的話,肯定會覺得這是羞辱。
必須要說,這種觀念是許多東亞王朝都有的觀念,即一種等級秩序的體現,並非蒙古帝國獨有。
在蒙古帝國前期,一旦對方沒有按照蒙古帝國的意志進行下一步,即沒有服從蒙古帝國的等級秩序,蒙古帝國就會對其進行打擊。
比如西夏,曾經拒絕配合蒙古帝國的軍事行動。
花剌子模,連續殺掉了兩批蒙古使團。
金朝是個例外,因為金朝是黃金家族的世仇。
蒙古帝國後期的確有窮兵黷武的行為。
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武力過分自信。
社會因素——使用武力
解讀蒙古帝國早期殘酷的、甚至不可思議的戰爭與征服,必須退回鐵木真稱帝之前。
鐵木真本人,父親被人毒殺,妻子被人擄掠。
他的生母是他父親搶來的,他曾經在糧食匱乏時殺死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
更別說他自己也曾被人長期追殺,九死一生。
這一切都說明,當時的蒙古高原,異常的野蠻、混亂、血腥與殘酷。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個統治者,他的行為也必然與這個環境相符。
人是無法超越自己所處的環境而存在的,所以也無法以現代社會的標準理解一個古代遊牧社會的統治者。
武力,或者說動用強力,是蒙古帝國統治者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從他們幼年時代就是如此。
經濟因素
蒙古與中原最大的不同,在於那裡的氣候條件沒辦法進行農業生產。
蒙古高原物產貧瘠,環境惡劣。
遊獵民族的生產方式也導致他們沒有更多的物資儲備。
在蒙古統一之前,各個部落間通過戰爭與掠奪,爭取更多的物資。
但是,蒙古統一了,各部落被整編,蒙古帝國內部不可能在互相掠奪。
一個帝國的運轉成本是很高的,如果運轉失敗,換句話說,皇帝給不了底下想要的,那麼帝國很快就會離心離德,四分五裂,衰落下去。
於是,想要更多物資儲備,就隻能從外部獲得。
從蒙古帝國的歷史上看,有幾種獲得方式。
貿易因素
實際上一開始,成吉思汗對待花剌子模並不像對金朝那樣唾棄。
成吉思汗一開始向花剌子模派遣使團,就是想要貿易。
但是,花剌子模的皇帝很可能不想當什麼成吉思汗的兒子,花剌子模的軍官們也不太瞧得起蒙古這幫人。
於是,蒙古使團被殺。
這要說回花剌子模這個國家,其實這個國家剛建立不久,而且大部分領土是被征服的。
也就是說,花剌子模皇帝對地方軍隊的控制力並不強,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也就是說,通商路徑很不穩定。
成吉思汗並沒有發怒,他對殺戮已經習以為常,沙漠之路上什麼事都有可能。
他再次派出了使團。
直到第二批使團被殺,成吉思汗確認,花剌子模是敵對國家。
貿易獲取商品的方式已不可能。
那麼,如果貿易可能呢?
蒙古帝國處於遊獵社會,可以用於交換的商品隻有兩種——馬和皮毛。
問題是,馬匹在亞歐大陸並不屬於稀缺資源。
蒙古馬在中亞乃至西方人眼中並不值錢,中亞和西亞的馬種很好。
除去適應性,其他方面都要優於蒙古馬。
皮毛,其實蒙古核心地帶屬於草原地區,在蒙古帝國建立初始,金朝還多少控制著東北森林地帶,或者東北正處於混亂狀態。
所以蒙古帝國的皮毛可能也不多。
反觀中國農業地區,近代之前,長期掌握著兩大宗獨占商品——茶葉與絲綢。
聊聊絲綢。
首先,絲綢是國際貨幣,是硬通貨。
比如北宋,對外直接交付絲綢就可以。
其次,蒙古人、滿州人作戰有一種習慣。
那就是把絲綢穿在盔甲內層防禦弓箭,可以有效減少傷口感染與牽連。
當然,現代以來懷疑這種做法的論調不少,但畢竟,這種做法是有史料支持的。
晚至清準烏蘭佈通之戰時,清軍仍大量穿著絲綢減少傷亡。
也就是說,絲綢不僅是硬通貨,更是軍需品。
所以,古代中國農業地區,憑借外貿就可以積累大量資金。
也可以通過貿易封鎖影響周邊政權。
而這些,都是蒙古高原的政權無法做到的。
既然無法貿易,那怎麼辦?
臣服
蒙古其實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你臣服我,對我盡義務。
比如西夏,西夏曾經臣服蒙古,獻了皇室女子,金銀細軟一大堆。
蒙古說那好,你臣服我了,當我有戰爭行動的時候,你要派遣兵力支持我。
結果西夏拒絕了。
為什麼?
因為跟隨蒙古出征會造成西夏軍隊大量漸員,其結果如同土爾扈特部跟隨沙俄征討土耳其一樣。
西夏當然會拒絕。
於是,蒙古對西夏發動第二次進攻。
戰爭
於是,戰爭就成了蒙古建立帝國秩序、獲取資源的最主要手段。
蒙古的作戰習慣與中原王朝迥異——士兵參戰的主要戰馬武器大部分是自備的,家屬、奴仆一般跟在後隊,作為後勤及戰備力量。
而且遊獵民士兵不需要基本戰鬥訓練,可能會接受一些整合式訓練,時間成本很低,在行軍狩獵過程中就可以完成。
也就是說,蒙古帝國的戰爭動員成本很低,比定居民族的戰爭動員成本低的多。
所謂戰爭會損傷元氣這種思維,不是典型的蒙古統治者思維。
盡管蒙古帝國後來歷史進程的確因為戰爭而改變。
還有一點很重要。
正因為遊牧民是天生的戰士,其生活方式與作戰狀態沒有太大區別。
正因為遊牧民是一支基本不需要訓練,隻需大規模集結就可以作戰的力量,所以——
他們也是一支隨時可以反叛帝國的力量。
發動對外戰爭,可以有效的讓蒙古帝國內部遊牧民脫離自己的草場,脫離部落時代的人際關系。
長期跟隨軍隊行動,會加強遊牧民對帝國軍隊的依附關系,無形中增加帝國的穩定性。
這也是蒙古帝國一而再,再而三發動戰爭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戰爭策略
蒙古帝國有其戰爭策略。
一種是試探性進攻,通常都是先期作戰會出現的。
比如成吉思汗時代蒙古軍隊對歐洲部分地區的進軍就屬於試探性進攻。
為什麼要試探?原因在於他們也隻是剛剛聽說,或者剛剛涉及到黑海地區。
而且,涉及黑海地區的還不是蒙古的主力軍隊。
與俄羅斯軍隊隻是在歐洲邊緣打了一仗。
所以,他們需要了解對手的虛實。
歐洲人很奇怪,為什麼這幫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然後忽然沒影了?原因有二。
一,蒙古的作戰方式利於長距離、快速行軍。
這一點東亞人都了解,可是歐洲人沒見過。
所以他們會覺得蒙古人好像突然冒出來一樣。
二,試探性進攻的目標並不是攻城略地,所以在初步了解敵情之後,迅速撤退了。
歐洲人不了解,他們為什麼打了就跑?其實是為大規模進攻做準備。
即為了多年以後的長子西征做準備。
還有一種就是大規模進攻,最有名的是長子西征。
又或者預計的大規模進攻取消了,於是便成了突然消失。
長子西征是蒙古帝國占領中原以後進行的。
這場戰爭實際上是為了術赤系的金帳汗國打的。
但是金帳汗國人口太少,兵力不足。
所以,蒙古帝國內部經過商議,決定集合起各汗國的力量,進行一次大的遠征,目的在於穩固金帳汗國。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蒙古帝國最後的一次聯合行動。
在此之後,很快出現了意外。
什麼意外?
可汗之死
因為蒙古帝國處於四面出擊的狀態,所以,很快出現弊端。
蒙哥汗在重慶歸天了。
不管是不是楊過幹的,他都在重慶歸天了。
蒙哥汗的死給蒙古帝國造成了慌亂。
導致長子們率領西征的主力軍隊迅速撤退,為得是回到草原競爭汗位。
可以設想,如果蒙哥汗老老實實的在蒙古待著,不去重慶,他很可能會活著,西征的軍隊也就會繼續西征。
在此以後,蒙古帝國陷入實質上的內部矛盾中,也是他們衰落的開始。
按照原計劃,蒙古主力軍隊很可能會進入埃及,進入北非。
可是西征的主力撤退了,這才有後來埃及馬穆魯克擊敗蒙古人的愛因紮魯之戰。
其實馬穆魯克擊敗的隻是一支蒙古的偏師。
綜上所述,蒙古帝國的實質是一個軍事性的帝國,戰爭是他們維系帝國的重要手段。
但是,大規模的戰爭反過來又影響了蒙古帝國的歷史進程。
影響到他們的統治權威與權力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