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大汗國為什麼不來救援元朝 他們為什麼會袖手旁觀呢。《網路歷史》

從1352年朱元璋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開始,到1368年稱帝並攻占了大都,推翻元朝統治,隻用了短短的16年時間,而在這16年裡,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對抗其他起義軍身上,元朝被滅亡早已經是註定的事情,事實上也證明朱元璋在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等人後,開始逐鹿中原,隻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把不可一世的元朝統治者打回了蒙古老家,那麼曾經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又為何不見蒙古的四大汗國不前來救援呢?

1206年。

鐵木真被推舉為大汗,即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分封了最初的四大汗國,這些相對獨立的汗國和元朝統稱為蒙古帝國,蒙古人雖然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疆域遼闊的龐大帝國,貌似強大無比,但是境內地形復雜,交通落後,民族眾多,文化多樣。

蒙哥大汗死後,因爭奪大汗之位,爆發了內戰,各國分別選擇支持不同的陣營,最終忽必烈成為大汗,建立元朝,新的四大汗國逐漸形成的蒙古帝國由於這場內戰也徹底走向了分離。

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封地,位置在俄羅斯咸海和裡海之間,1236年,術赤次子拔都統帥『長子軍』西征,到1240年先後征服了欽察草原、克裡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爾(保加利亞)、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

被征服的這一廣大地區成為拔都的兀魯思,從1242年以後稱為『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對東歐各國享有主權,由於地跨歐亞大陸,它在四大汗國中疆域最為遼闊,作為征服者,蒙古人在國內反倒成了少數民族,所以逐漸被伊斯蘭化,加上對外對內不斷戰爭,使汗國逐漸走向衰落和瓦解,分裂成九個相互獨立的國家,並於1502年滅亡。

元滅亡時期,也是經金帳汗國分裂時期,自身尚且難保,根本沒有遠征的那個能力。

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統治初期便戰爭不斷,後期兩個兒子爭奪汗位,使得察合臺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察合臺汗國從最初便一直與元朝開戰,忽必烈稱帝後,聯合其他汗王與忽必烈進行了10年戰爭,戰敗後,1303年兩國議和,而元朝滅亡的時候,東西兩個汗國早已是另一番天下,都是權臣執政,早就沒有成吉思汗後裔什麼事了,因此它連幫忙的資格都沒有。

1256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後伊兒汗國始建。

忽必烈稱蒙古大汗時,伊兒汗國一直承認其為宗主直至忽必烈去世為止。

他的屬國包括阿富汗斯坦的卡爾提德王朝,克爾曼的後西遼,土耳其的羅姆蘇丹國及格魯吉亞,其疆域遼闊,統治當時重要交通樞紐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土庫曼斯坦,由於受當地影響,後世子孫不可避免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後來幹脆給自己取名穆罕默德,廢除大汗稱號改成蘇丹伊兒汗國,由此演化成為了一個伊斯蘭國家。

後期國家大亂,權臣擁立多個大汗,開始了長期攻伐,汗國名存實亡,14世紀末被突厥人的帖木兒帝國所滅,由於後期自己已經分崩離析,再加上離元朝距離遠,根本無暇顧及。

窩闊臺汗國由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臺及其兒子貴由及他的後人管理。

窩闊臺汗國是窩闊臺氏族諸汗的世襲領地,疆域包括原乃蠻部的領地和原西遼的部分領土,即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

建都也迷裡城。

窩闊臺汗國建於1225年,亡於1309年,共存在84年,是四大汗國裡命最短的。

由於和元朝相鄰,曾多次進犯元朝而被打敗,故而其勢力一直不強,後期因為國內政變而早於元朝滅亡。

我們可以看出,蒙古鐵騎雖然所向披靡,能夠征服大量領土,可是卻不擅長治理國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政治體系,導致國家機器不能正常運轉,進而導致曾經強大的亡國分崩離析,因此在元朝滅亡之時,四大汗國無不是陷入了焦頭爛額的內戰或者權力鬥爭中,幾乎同時走向了衰敗和滅亡。

元朝作為中國的正統繼承者,建立後忽必烈開始推行漢法,從一開始就遭到反對派的抵制,因此漢法並未成為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

元朝把人分為四等,而為滿足戰爭機器的正常運轉全不顧人民的休養生息,隻知道不斷加強殘酷的剝削,這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做法,勢必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原本能征善戰的蒙古鐵騎卻日益腐化墮落,遠征多次無果而返,統治集團內部奪權爭利的鬥爭,讓國庫連年空虛,戰鬥力已喪失殆盡,朱元璋起兵之時,面對著元朝,早已不是曾經的蒙古帝國,而是一個紙糊的老虎,一捅就破。

因此一個是擅長武力征服的帝國,註定走不長遠,即使沒有朱元璋,元朝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