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為什麼愛用朝鮮高麗太監。《網路歷史》

宦官是在古代宮廷內為君主及其家族服務的人員,一般由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的男性充任,漢、唐、明、清等朝都有或好、或壞的宦官。

相對而言,元朝的宦官並不為人所熟悉,更不用說權宦了。

然而由於皇帝妃嬪眾多,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元朝的宦官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但元朝與其他朝代相比,宦官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來源,不是中國本土,是朝鮮半島的高麗。

元朝宦官初期來源是俘虜的宋朝宦官。

1276年,元軍南下滅宋,在和平接收南宋首都臨安後,將南宋皇族及宮人千餘人一起押解北上。

宮人中便有大量宦官,來到大都後被收進內廷,轉而為元朝皇族服務。

由於宋朝宦官侍候主人細致周到,深得元朝皇帝所寵愛。

前朝宦官為元朝皇帝所喜愛,但隨著時間變化,終究會老去、死亡,沒有新鮮血液補充。

元朝堅持『公族無宮刑,不剪其類也』,蒙古人是不能當宦官的。

其他族裔雖然可以,但受困於技術難題,閹割是難度很大的技術活。

缺乏嫻熟的閹人技工,且漢人不屑凈身為宦,因此元朝宮廷將眼光看向了東鄰高麗王朝。

從1231年開始,蒙、高之間爆發了連綿不斷的戰爭。

直到1259年,已無力再戰的高麗向蒙古投降。

作為元朝藩屬國的高麗,要履行『納質、助軍、輸糧、設驛、供戶數籍』等義務,同時還要依據元朝皇室的要求,提供各種貢品。

最受元朝青睞的貢品就是——美女和宦官。

高麗宦官來到元朝,一般由高麗主動選貢或元皇室索求。

無論是《元史》還是《高麗史》,會見到大量高麗『獻閹豎』或是元朝遣使『求閹人』的記載。

成批成批的高麗宦官,便這樣被輸送到元朝宮廷,使得『蓋時宦者多高麗人為之也』

大多數高麗宦官一生為奴而沒有出頭之日,直到元成宗時代,高麗宦官強勢崛起,終於有個別幸運者獲得榮華富貴。

第一個便是方臣祐。

忽必烈死後,太子真金英年早逝,皇位由真金太子之子鐵穆耳繼承,即元成宗。

元成宗及其母親裕聖太後闊闊真都十分寵信方臣祐,授予奉正大夫掌謁丞、通奉大夫泉府大卿的官職。

自此,方臣祐歷經成、武、仁、英、泰定、文、惠七朝,歷任太子詹事、徽政院使、光祿大夫儲慶司使等職,多次為高麗免除災禍,成為元廷顯宦。

歷代高麗王封他為『上洛府院君,階三重大匡,號推忠敦信翼亮功臣』。

在元朝官位顯赫,在家鄉又是社稷功臣,這樣的高麗宦官還有很多。

比如出身平章郡《韓國江原道》的李淑,在元朝宮廷中得寵。

高麗王『每有奏請,必賴其力』,得靠他在皇帝面前疏通才能成功,因此加封他為『壁上三韓正匡平章君』;出身蘇泰縣(今韓國忠清南道泰安郡)的李大順,因為得到元帝寵信,不但被高麗王封為『泰安府院君』,弟弟李公世也在高麗『為元帥又判三司事』,另一弟弟被『封泰安君』;家世出身史無明載的高龍普『入元有寵』,向元惠宗《元順帝》推薦了高麗女子奇氏,讓奇氏成為了大元皇後,並生下了太子。

借著這個功勞更成為紅得發紫的人物,不但在元朝『升榮祿大夫,追封三代』,在高麗也被封為『三重大匡完山君』,並享有『功臣』之號。

這些高麗宦官在元、高兩國都獲得高位,可謂光宗耀祖。

但畢竟是刑餘之身,飽受身心摧殘,性格多少有些扭曲。

一朝得志,都要肆行無忌一番,才能疏解曾經的委屈。

高麗宦官雖然在元朝獲寵而得志,但要為非作歹,隻能回母國高麗才有可能。

方臣祐從元朝出使高麗,頤指氣使,『郡縣守宰皆被罵辱,至有受杖者』,甚至讓高麗的宰相親自為自己演戲取樂。

李淑有一個相好的妓女,為了討其歡心,向高麗王要求給妓女之子『內乘別監』的官職,高麗王沒有應允,李淑便不參加高麗王的宴會,逼得高麗王隻能答應。

李大順出使高麗時,地方守令對其稍有怠慢,即杖刑處置。

高龍普更是參與了元朝廢黜高麗忠惠王的行動,直接幹預高麗國政,使自己獲得了『親王、丞相望風趍拜,招納貨賂,金帛山積』的風光。

看到當宦官,尤其是去元朝當宦官能夠出人頭地至此,效仿的人自然趨之若鶩。

元朝時的高麗人尤其是家貧者,無不希望通過當宦官而『復其家,官其族』。

於是,『殘忍僥幸之徒,轉相慕效,父宮其子,兄宮其弟;又其強暴者,小有憤怨,輒自割勢。

不數十年間,刀鋸之輩甚多』。

當然,大多數宦官最多隻能入宮混個溫飽,在元朝還是要夾著尾巴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