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錢也能養活百萬大軍?
元朝臥底一方案,幫了朱元璋卻害了明朝
消滅陳友諒與張士誠政權後,朱元璋於1368年在南京稱帝,年號洪武,建立明朝,此後朱元璋派出徐達、常遇春等大將率軍北伐,奪取山東、河北,攻陷元大都《如今的北京》,作為全國性政權的元朝覆滅,餘部被趕回蒙古草原,世稱北元。
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以南伐北的成功者,而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過程中,明朝吸納了大量軍隊,保證了戰爭的勝利,戰後卻成為一項大問題:國內百廢待興,還要供養龐大的軍隊,軍費壓力巨大。
這時候,一個元朝降臣給朱元璋提供了一個建議,輕易解決了這個問題。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元朝臥底壞心辦了好事
這個元朝降臣名為張昶,元順帝時期官至戶部尚書,結果在出使明朝後被朱元璋扣留。
元朝滅亡後,身負大才的張昶在明朝為官,官至中書省參知政事,卻私通北元,意圖內外勾結推翻明朝,最終被告發伏法,死前留下『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遺言。
這個人應該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明奸』,但客觀來看,他給朱元璋提出的『衛所制』卻十分厲害,不但給朱元璋解決了軍費問題,還有效提高了明軍的戰鬥力,保證了明朝對元朝的軍事勝利。
衛所制事實上脫胎於隋唐時期的府兵制,要求戰時軍戶要自備衣物、口糧和兵器參與新兵訓練和戰爭。
但它也不僅僅是高仿府兵制,而是有自己的創新。
何為衛所制?
第一,朱元璋為明朝百姓嚴格規定了職業分配制度,不得逾越!主要分為:軍戶、匠戶、民戶,被歸為軍戶者每家都要出兩個男丁遠赴衛所當兵,一為正軍,一為馀丁。
這個舉措的優點在於保證了『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軍戶的父子兄弟代代都是軍人,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不僅軍事素質過硬,而且親人戰死還能激發復仇意志,以至於明朝初期軍隊戰鬥力相當高,能正面擊敗元朝騎兵。
第二,軍戶之家免除部分稅收,每年有朝廷補貼,還有永久農田可耕種。
同時軍戶自備衣物、口糧也都是按照農田比例抽取,壓力不大,平時種田耕地,定期軍事訓練,戰時則征召從伍。
這個舉措的優點在於明朝皇帝賜地給軍戶,保證了軍戶的忠心,同時還解決了軍戶後顧之憂,既能養家糊口,還給軍戶提供了依靠戰功提升社會地位的渠道,相當合理。
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時期在軍事要地都設立有衛和所這兩級軍事機構,一衛5600士兵,下設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和小旗等單位,全國衛所兵力超過百萬之巨,兩全其美地解決了養兵不耗國家財力的問題。
以至於朱元璋為此慨嘆『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粟』,至此,這個衛所制度貫穿了幾乎整個明朝。
朱元璋這一奇招,不花一分錢養活了百萬軍隊,也間接葬送了明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衛所制度同樣是時移世易
洪武、成祖兩朝年間,明朝專制集權強大,官僚政治清明、軍事福利制度完善,衛所制得到很好的貫徹與執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經濟基礎與上層政治制度的矛盾加劇,衛所制度不僅名存實亡,還造成了惡劣後果。
明朝中後期,國內政治腐敗、土地兼並嚴重、貪污腐敗、通貨膨脹等問題十分突出,軍戶之家大范圍地出現了男丁不繼、地位低微、上級侵占田地淪為私兵的情況,以至於嘉靖年間衛所逃亡軍士達到在籍軍士的70%,造成了嚴重的治安社會問題。
同時,由於衛所軍隊戰鬥力低下,明朝後期為了應付沿海倭寇、朝鮮中日戰爭和鎮壓山西流民,局部范圍內采取了不用世襲、相對自由、高薪高福利的募兵制,最出名者莫過於戚家軍,戰力出色。
當然,有舍有得,募兵制由於是將領私人募兵,給他們吃給他們喝,誰有錢就跟著誰,忠君思想不再,愛國思想缺失,皇權受到威脅《戚繼光後期不受重用慘遭罷黜、戚家軍遭到鎮壓屠殺的原因之一》,以至於關寧鐵騎的統帥者吳三桂一聲令下,關寧軍全軍叛明降清,更是引著滿清入關,成為了滿清統一中國的最大助手。
而當時明朝殘存的衛所軍隊,面對滿清八旗鐵騎、明朝降軍如同擺設被輕易擊潰,整個明朝政權也被摧枯拉朽般覆滅,可以說,明朝是成也衛所,敗也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