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列襲擊戰:元武宗人生第一戰,被海都汗狂揍,狼狽潰走杭海嶺。《網路歷史》

元成宗鐵穆耳大德四年《1300》八月,元武宗、即時為皇侄的諸王海山,和窩闊臺汗國最威武的兀魯斯汗海都,在闊別列之地進行一場激戰。

闊別列之戰,是海都汗抗元戰爭最後一個階段中的初戰,也是諸王海山人生中的第一戰。

這一年,身為薛禪皇帝忽必烈曾孫子的海山才20歲,正是朝氣蓬勃如太陽初升的年紀,而身為忽必烈汗堂侄子的海都已經66歲,卻是風前殘燭般的英雄暮年。

一個是戎馬一生、稱雄中亞的霸主,一個是後來被《元史》吹爆武德、但當時才初出茅廬的牛犢,他們兩人的對戰誰才有勝算呢?

眾所周知,翻越阿爾泰山奪回祖宗根本之地哈喇和林、恢復純粹的蒙古世界,是海都汗的執念,他的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所以才幾十年如一日的反元!反元!反元!

而元朝政府也把『反王』海都視為第一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從成宗即位後,就一直調整漠北的防務,加強防禦,一邊屯田建倉搞經濟建設,一邊主動出擊侵襲依附海都的部落。

由於海都汗介入白帳汗國的內訌,以及元軍的強勢出擊,使得海都汗一時無暇東進,漠北邊境局勢也因此得到暫時緩和。

隨即在大德二年《1298》,發生察合臺汗都哇襲擊稱海《今蒙古國科佈多東》的戰事,戍守稱海的最高軍事長官寧王闊闊出《忽必烈庶子》,與諸將帥床兀兒、囊加歹等飲酒作樂,爛醉如泥,面對強敵來襲,孤掌難鳴的駙馬闊裡吉思戰敗被俘殺。

稱海之敗讓元成宗非常震怒,他嚴厲地斥責小叔叔闊闊出,取消他的指揮權,另外指派皇侄海山前往稱海,代替闊闊出的職位。

此前還名不經傳的忽必烈皇曾孫海山,這才出現在世人的視線中,開始在政壇嶄露頭角,並逐漸發展成大元四代目中最有勢力的宗王,為日後登上皇位奠定基礎。

海山是成宗鐵穆耳胞兄答剌麻八剌的嫡長子,太子真金之孫,時年18歲,還沒有獲得王封,因此,隻能被稱為諸王海山。

以現代人的上帝視角看,隨同海山出鎮漠北的陣容十分華麗:

有海山的親信侍臣唐兀人乞臺普濟《又譯奇塔特佈濟克》,和他的長子、海山的伴讀也兒吉尼《又譯額爾吉納,時年20歲》;

還有海山在潛邸的宿衛武官:阿速人忽睹帖木兒《阿兒思蘭之子忽兒都答之子》、蔑兒乞人伯顏《時年19歲》,伯顏的兄長馬札兒臺《時年20歲,即名臣脫脫之父》;

成宗又指派親信大臣康裡人阿沙不花的弟弟康裡脫脫《時年28歲》,扈從海山北上;同時,還命蒙古軍萬戶伯裡閤不花、欽察衛千戶哈贊赤,各率本部出鎮漠北。

海山到了稱海之後,又和戍守稱海的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床兀兒、前衛親軍都指揮使阿速人玉哇失等高級將帥建立同袍情義,而床兀兒的第三子、此時大概20歲左右的燕帖木兒,就是這時候來到海山身邊充當宿衛,追隨海山十餘年,被海山『特愛幸之』。

熟悉元史的讀者們,單從這一串星光閃耀的名字,就能知道海山小集團的不容小覷,康裡脫脫、乞臺普濟等人都是武宗朝的頂流,而燕帖木兒、伯顏等人又是文、明、寧、順四朝的頂級流量明星,哪一個拎出來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當然,此時他們和他們的主君海山一樣,都還是名不經傳的小人物,要等海山一飛沖天,他們才跟著雞犬升天。

此時的漠北仍然分為兩大戰區,戍守東部和林戰區的,就是真金太子嫡長子、成宗的胞兄、海山的大伯父、36歲的晉王甘麻剌;而海山前往的地方,就是西部的稱海戰區,他要代替小叔祖闊闊出,駐守在對陣窩察聯軍最前沿的稱海戰區。

大德二年《1298》年底,諸王海山意氣風發的北上,大德三年《1399》抵達稱海,與戍守和林的大伯晉王甘麻剌,形成掎角之勢。

海山的性格豪邁直爽,慷慨大方,很有人格魅力,所以,很容易引起別人對他的愛戴之情,隨同他一起前往漠北的侍臣和武官,就很快被他的性格所折服,對他俯首稱臣、並替他經營打算。

由於海山沒有王爵,自然就沒有發號施令的王印,很影響他提高個人威望。

於是,親信侍臣乞臺普濟就以軍務文書沒有印信、難以防止他人偽造為由,在大德四年《1300》,親自入朝向朝廷為海山求取印章。

元成宗考慮到海山年輕、又沒有資歷,號令稱海戰區的戍守諸王會多有不便,於是,很幹脆地把老父親真金太子當年的信寶,賜給皇侄海山,以此來提高海山的地位、增加他的威望,並借此牽制大哥晉王甘麻剌。

這時候,成宗繼續往漠北增兵,一邊調遣封地在河西的堂弟安西王阿難答率本部前往稱海;一邊調遣戍守甘肅地區的諸王出伯《察合臺之子拜答裡之子阿魯忽之子》率本部從亦集乃路,通過黑水城西北的沙磧,前往漠北。

顯然,元成宗是準備通過大規模會戰一舉殲滅海都、都哇的窩察聯軍,所以才頻頻動作。

海都汗當然不會等待元朝政府調兵遣將擺好擂臺,他在大德四年八月,就大舉東進直撲稱海,直接在阿爾泰山之南的闊別列之地,和稱海戰區新任最高指揮官海山對上。

關於闊別列之戰,《元史·武宗本紀》記載非常簡單:『四年八月,與海都軍戰於闊別列之地,敗之。

十二月,軍至按臺山,乃蠻帶部落降』

單看這一條史料記載,好像結果是海山獲勝,海都敗走,但結合其他相關史料可知,海山的人生第一戰,是先小勝後大敗,被梟雄海都狂揍一頓,潰走杭海嶺,後勤供應都需要大伯的資助,別提多狼狽了。

按乞臺普濟的神道碑《史公先德碑》記載,在闊別列之戰中,海山的伴讀也兒吉尼出力最大,他率左衛射士擔任前鋒軍,和海都部下的驍將纏鬥,兩人的兵刃攪在一起無法使用,力大無比的也兒吉尼居然單手角力搏鬥,把對手摔下馬,然後『斬其首』,獲得局部小勝。

為了表彰伴讀的武功,海山還脫掉自己的衣服、解下自己的馬鞍,賞賜給也兒吉尼,並賞賜他一個良家女為『偶』。

或許是小勝帶來的自得,海山和小叔祖闊闊出一樣,犯了麻痹輕敵的失誤,就在當天晚上,海都軍夜襲大營,燒毀糧草,繳獲輜重,年輕氣盛的海山在倉促慌亂之間也無計可施,隻能由伴當宿衛們扈從著潰走杭海嶺。

雖然神道碑還記載,也兒吉尼率領百騎『追敗而止』,明顯是春秋筆法的挽尊,大營都被人連鍋端了,你那百騎能頂多大用?

實情應該是反過來、海山被海都軍追著狂揍還差不多。

還好,由於諸王出伯、安西王阿難答,以及晉王甘麻剌等諸部及時趕到,還有戍守稱海戰區的驍將床兀兒、玉哇失等人的拼力死戰,終於合力把海都軍再次攔截在阿爾泰山之外,沒有讓窩察聯軍跨過杭海嶺去覬覦和林。

據《元史·月赤察兒傳》、及《淇陽忠武王碑》記載,小年輕海山因為闊別列之戰的失利,被叔父成宗取消最高指揮官的職務,歸屬晉王甘麻剌統領。

因為成宗心中猜忌大哥,又匆忙派親信重臣月赤察兒前往漠北,充當晉王的副手,以牽制晉王,『朝議北師少怠,紀律或失,命王亞晉王以督之』。

在闊別列之戰後,阻擋窩察聯軍的主力,除了安西王阿難答、月赤察兒、床兀兒、玉哇失等人外,就是晉王甘麻剌和諸王出伯兩人。

盡管晉王是爭奪皇位的失敗者,出伯是察合臺汗國投奔過來的,兩人的功勞或被抹殺,或被移花接木扣到海山頭上,但史料中依舊還有蛛絲馬跡可循。

據《元史·成宗本紀》和黑水城出土的《大都四年軍糧文卷》記載,闊別列之戰後,當年閏八月,成宗賜晉王所部糧七萬石;九月,賜諸王出伯所部鈔一萬五千四百餘錠。

從而可知,甘麻剌和出伯在大德四年的戰事中,立有巨大的貢獻,所以才被成宗特別加恩賞賜。

正是由於元軍最終把窩察聯軍攔截在阿爾泰山之外,才讓元武宗海山人生中的第一戰沒有顯得那麼灰頭土臉,反而因為他後來做了皇帝,史臣倒是把別人的功勞,都扣到他的頭上,而闊別列之戰,在《元史武宗本紀》中也被諱敗為勝,渲染成武宗海山的蓋世武德。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元史》、《史集》、《國朝名臣事略》、《牧庵集》、陳得芝《元嶺北行省建置考》、劉迎勝《察合臺汗國史研究》、張岱玉《諸王表補正》等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

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

作者有話說:

就在闊別列之戰四個月後,大德四年十一月,海山的庶長子、即後來的元明宗和世瓎,就出生在漠北。

明宗的生母亦乞烈·壽童,是寧昌郡王、駙馬鎖朗哈《昌王駙馬孛禿之子駙馬帖木幹之子》的閨女,鎖朗哈的老婆、壽童的老娘、明宗的外婆,則是薛禪皇帝忽必烈的孫女、秦王忙哥剌的女兒、安西王阿難答的姐妹奴兀倫公主。

也就是說,海山除了和阿難答是堂叔侄外,他倆還有外甥女婿和舅舅的一層關系,俺居然今天寫文時,才意識到他倆的這層關系~~~

隨之而來的疑惑就是,在成宗朝頗有勢力的阿難答大王的親外甥女,為啥會嫁給當時還沒啥勢力的海山做妾?

~~~

不過,通過壽童為海山之妾,真金太子指派乞臺普濟保育海山,闊闊真太子妃命李孟為海山兄弟之師,以及成宗賞賜宿衛給海山看,海山兄弟雖然沒爹了,但還是頗受大頭目們的寵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