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時的朱元璋而言,斬草除根的弊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他統一天下的進程,為了長遠的打算,隻能將其放過。
三梟雄
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間,有兩股起義軍勢力能夠與朱元璋齊頭並進,這兩股起義軍勢力分別是陳友諒與張士誠。
如果按實力排名的話,陳友諒第一,朱元璋第二,張士誠第三。
陳友諒不但地盤大,差不多有朱元璋,張士誠兩個人加起來那麼大,而且兵強馬壯,能夠調動的兵馬數量高達六十萬,而朱元璋、張士誠僅僅隻有二三十萬。
陳友諒與朱元璋一樣,有著一統天下的志氣,多次與朱元璋東邊的張士誠聯合攻擊朱元璋。
但多虧張士誠隻是一個富家翁類型的角色,每天想的都是如何享樂,對於陳友諒邀請他夾擊朱元璋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置之不理,就算理,也是應付了事。
張士誠根本分不清楚大局,陳友諒位於朱元璋的西邊,他位於朱元璋的東邊,朱元璋夾在他們兩個中間。
只要朱元璋滅掉陳友諒,下一個就是他,或者陳友諒滅掉朱元璋,下一個就是他,然而他絲毫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陳友諒為了滅掉朱元璋,與朱元璋屢次爆發大戰。
在決戰之前最大的一戰就是龍灣之戰,這一戰只要有張士誠的加入,朱元璋基本上就能夠從逐鹿中原這場遊戲中退出。
可自始至終,張士誠一直未參與進去,眼睜睜地看著戰機失去。
因此,在陳友諒未被朱元璋滅掉之前,與朱元璋頻繁動兵的一直是陳友諒。
無論是朱元璋還是陳友諒都明白一個問題,要想依靠小規模的戰鬥吞並對方的全部土地,就算一直勝利,都不知道打到牛年馬月才能夠吞並完。
所以要想快速地吞並對方的全部土地,隻有通過決戰這一條路,才能夠達到目的。
決戰
至正二十四年,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兩百多條戰船,浩浩蕩蕩地順流而下,尋找朱元璋決戰,為了這一場戰爭,他整整準備了數月。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當時的『都城』在南京,可是他卻在南昌停下了腳步,命令六十萬大軍攻打南昌,而這一打就是整整八十五天,而且還沒有攻打下來。
當時的南昌僅僅隻有兩萬守軍,而陳友諒有六十萬大軍,依靠兵力上的優勢,根本沒有必要在意一城一池,直接往南京撲去即可。
有的人說他攻打南昌是為了出氣,南昌原本是屬於他的城池,結果卻因為守將的背叛,成了朱元璋的城池;有的人說他攻打南昌是為了順應天命,南昌在此之前叫做『龍興府』;有的人說他是為了解決後顧之憂。
總而言之,各有各的說法,但是始終沒有人想明白陳友諒到底是為了什麼,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像他這樣的梟雄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
俗話說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而陳友諒已經在南昌消耗了八十五天的時間,在這八十五天裡,士氣一天比一天低落,早已不是剛出征那一會兒的王者之師。
在這種情況下,與朱元璋決戰,勝算可以說是壓到了最低點,但他依然而然選擇了與朱元璋決戰。
朱元璋的戰船與陳友諒的戰船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陳友諒的戰船,最高的有幾層樓那麼高,普遍的也有一層樓那麼高,而朱元璋最高的船,也就隻有兩層樓那麼高。
在那個依靠人力的時代,小船的機動性肯定比大船的高,因此在交戰初期,朱元璋與陳友諒打得有來有回,誰都不落下風,直到陳友諒想出了一個辦法,戰爭的天平才出現傾斜,不過傾斜的那一方並不是陳友諒,而是朱元璋。
陳友諒想出的這個辦法,看過《三國演義》的基本都知道,那就是用鐵鏈將船連在一起,形成排山倒海之勢,讓小船抓不到空隙。
用鐵鏈將船連在一起的方法確實很好用,一到戰場展示,朱元璋就被壓著打。
不是朱元璋沒有想到用火攻的方法,而是風往他的這個方向吹,就算用火攻,最多也就隻能燒掉陳友諒幾條船,不可能對陳友諒造成大范圍的損傷,如果風往陳友諒的那個方向吹,就能夠對陳友諒造成大范圍的損傷了。
風不可能一直對著朱元璋在那個方向吹,陳友諒不明白這個問題,但朱元璋明白,朱元璋一直注意著風的吹向,風向一出現改變,朱元璋隨即命令七條火船直接撞上陳友諒的大船。
火借風勢,在極短的時間內,陳友諒的船一艘接著一艘著火,士兵一個個恐慌不已,連忙跳水逃跑,而朱元璋的士兵一個個卯足了勁,對陳友諒發動了猛攻。
經此一戰,陳友諒直接損失掉了一半的兵力。
當時朱元璋的船與其他的船並不一樣,其他的船都是木頭色,而朱元璋的船是白色,朱元璋之所以將船塗成白色,是為了突出,能夠讓士兵一眼就看到他的位置,方便指揮。
陳友諒抓住這一點,吩咐士兵到了打仗的時候不需要管別的船,隻需要盯住白色的那艘船打就行了。
士兵接收到陳友諒的命令,但開戰之際,士兵一個個都傻了眼。
朱元璋提前得到了消息,將船全部塗成白色,還未等陳友諒發出另一條命令,朱元璋就發動了總攻,打陳友諒個措手不及。
原本就已經損失了一半兵力的陳友諒,到這時已經沒有了與朱元璋決戰的實力,而陳友諒的士兵也清楚這一點,因此一個接一個地投降。
大勢已去的陳友諒想要撤退,但是來都來了,想要走豈有那麼簡單,更何況他來的時候並沒有將後路占據。
在撤退的過程中,猶如喪家之犬的陳友諒拼盡了全力才撕開一個口子,而朱元璋率領著十幾萬大軍緊追不舍。
情況緊急,陳友諒隻能親自到船外指揮戰爭,不曾想,一支冷箭飛來,直接射在陳友諒的腦袋上,一代梟雄就這麼莫名其妙地駕鶴西去,大軍瞬間土崩瓦解。
無力回天
陳友諒與朱元璋決戰投入的六十萬兵力,已經是他能夠調動的全部兵力,經此一戰,再加上陳友諒的死,陳軍再也無法對抗朱元璋。
朱元璋順勢吞並陳友諒的所有地盤,幾乎沒有遭到任何的抵抗。
陳友諒的兒子陳理特別識事務,在都城武昌遭到攻打的時候直接投降。
面對投降的陳理,朱元璋並沒有將殺掉,反而還封為侯,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陳理是向朱元璋投降的第一個起義軍割據勢力首領。
如果說將陳理殺害,等於向所有的起義軍割據勢力首領說明,你們要是落到我朱元璋的手裡,隻有死路一條,因此其他的起義軍割據勢力首領不可能會投降,相反會以死相爭。
這樣一來,朱元璋統一全國的大業,不知道何時才能完成。
倒不如將陳理供起來,向其他的起義軍割據勢力首領樹立起一個榜樣,只要你們投降,不抵抗,就有好果子吃。
事實證明朱元璋的這個舉動的確有作用,後來的大夏國統治者明升能夠投降,與朱元璋的這個舉動脫離不了關系。
洪武五年,這時天下已經大定,朱元璋將陳理以及明升都送到了高麗國。
朱元璋之所以將陳理、明升送到高麗國,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點、朱元璋通過耳目之口得知陳理、明升多次在暗地裡討論他的不是,有明顯的反心。
第二點、當時的高麗國與明朝的關系並沒有那麼友好,在暗地裡和北元有著不清不楚的關系,朱元璋想借助高麗國的手,除掉陳理、明升,但可惜的是高麗國一直畏懼明朝,不動於衷。
明升活到洪武二十六年去世,陳理則活到永樂六年才去世。
結語
陳理、明升能夠善終可以說是十分的幸運,畢竟朱元璋是出了名的陰險狠辣,為了奪權,都能將他嶽父兼恩人的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郭天敘、郭天爵一一殺死,陳友諒、明玉珍知道兒子的情況,也可以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