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段子:『當機槍被發明後,蒙古人就變得能歌善舞了』
13世紀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橫空出世,他的蒙古鐵騎橫掃世界,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
然而隨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彪悍、迅捷的蒙古騎兵逐漸成了過去式。
一戰後,隨著機槍的普及,曾經作為陸軍主力的騎兵逐漸失去了用武之地。
在所有人看來,曾經強大的蒙古騎兵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力,因此隻剩下傳統的歌舞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機槍時代,蒙古騎兵真的不能發揮作用嗎?
答案是否定的。
二戰時期,曾有一支完全由蒙古人組成的蘇軍部隊,他們騎著戰馬,手持馬刀和卡賓槍,讓德軍聞風喪膽;他們舉著成吉思汗的旗幟,從烏克蘭一直殺到柏林,完成了連成吉思汗也沒有完成的偉業。
而他們,就是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
13世紀時,蒙古人發動第二次西征,迫使俄羅斯諸城市淪為蒙古大汗的屬臣。
到了16世紀,俄羅斯人終於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去除了讓他們惱恨了三個世紀的『韃靼枷鎖』。
隨著俄羅斯的強大,曾經作為主人的蒙古人逐漸成為俄國人的炮灰和奴隸。
俄羅斯的歷次戰爭,總少不了這些黃皮膚、手持馬刀殺向敵軍的驃騎兵。
到了蘇聯時期,俄國境內生活著700萬~900萬蒙古人,其中就包括生活於伏爾加河下遊的卡爾梅克人。
所謂卡爾梅克人,就是我們語境中的土爾扈特人。
清朝時,英雄渥巴錫帶領大部分土爾扈特人返回了祖國。
然而仍有少部分部眾被留在了俄國,仍飽受沙皇的奴役。
而他們被俄國人成為卡爾梅克人。
十月革命後,蘇俄在卡爾梅克人生活的地區建立了卡爾梅克共和國,並招募他們加入紅軍。
1918年,在著名的察裡津保衛戰中,卡爾梅克騎兵大發神威,他們突破白軍用機槍組成的防禦網,大破敵軍。
對於他們的表現,伏羅希洛夫元帥曾興奮地告訴斯大林:『如果能讓我擁有10萬蒙古騎兵的話,不光察裡津,整個黑海和高加索都會唾手可得』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卡爾梅克人立即接受斯大林的征兵令,跨上戰馬,參加了戰爭。
在基輔戰役中,卡爾梅克騎兵冒死沖擊德軍的火力網,承受了巨大的損失,1萬多名蒙古勇士為國捐軀。
無獨有偶,在莫斯科戰役中,朱可夫元帥派卡爾梅克人繞過德軍的機槍和火炮陣地,包抄了駐守加裡寧的德軍的後路,並用馬刀和馬蹄好好招呼了這些納粹匪徒。
此戰中,卡爾梅克人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幾乎傷亡殆盡。
1942年8月12日,德軍攻占了卡爾梅克共和國的首府。
為了籠絡這些蒙古人,德國人不僅拆除了讓人怨聲載道的集體農莊,還向他們許諾:『只要幫助德軍擊敗俄國人,德國將幫助蒙古人建國!』就這樣,部分卡爾梅克人加入了德軍,還建立了所謂『多爾蒙古團』。
蒙古人的『背叛』讓斯大林大為震怒,他立即宣佈,將卡爾梅克人定義為『叛徒民族』,從他們驅逐出紅軍,並將之整體流放至西伯利亞。
斯大林完全不顧蒙古人在對德戰爭中的英勇,這樣的決定是非常不公平、不公正的。
到了1943年,前線持續吃緊,兵源不足,於是蘇聯軍方又重新想到了卡爾梅克人。
在蒙古籍上將奧卡阿·戈羅多維科的奔走下,斯大林終於同意組建一支完全由蒙古人組成的部隊,人數限定為2000人,並被命名為卡爾梅克騎兵團。
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有著濃厚的民族特征,除蘇軍戰旗外,他們還被允許使用蒙古部落旗幟在——『蘇魯錠』作為團旗。
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大軍就是拿著這樣的戰旗,橫掃了歐洲。
在後來的戰鬥中,卡爾梅克團所向無前,橫掃德國匪幫。
例如納粹德國黨衛軍第1哥薩克師就曾吃過他們的虧,指揮官赫爾穆特·馮·潘維茲中將更是感嘆道:『沒想到成吉思汗復活了』。
伴隨著蘇軍的高歌猛進,卡爾梅克人從烏克蘭東喀爾巴阡山進入波蘭,橫掃東歐,向著納粹老巢柏林方向進發。
1945年4月,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參加了柏林外圍戰役,並在森林地區大破德軍第三騎兵師。
柏林被攻陷後,卡爾梅克團負責維持城市治安,他們在街頭搭起帳篷,讓柏林市民感到自己的城市讓『蒙古人』占領了。
戰爭結束後,初建時擁有2000人的蒙古騎兵團隻剩下700人,其中有12人獲得了『蘇聯英雄』的榮譽勛章。
試問誰再敢說『機槍被發明後,蒙古人就變得能歌善舞』?
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蘇聯政府對卡爾美克的『背叛』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取證,終於在1958年5月平反了卡爾梅克蒙古人的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