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並非隻會彎弓射大雕,一提到那個男人,人們心中最多的印象就是一代霸主。
在成吉思汗統治時期的中國,領土面積不僅達到了中國歷史上板塊最大的規模,甚至他一不小心還破了個世界紀錄,這個男人創建的帝國在世界上也是版圖最大的帝國。
就像一代霸主秦始皇一樣,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同樣逃不過歲月的蹉跎,任其生前如何風光,年紀一到再有什麼宏圖偉業、雄心抱負,還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這個霸主並不想向歲月妥協,而且蒙古族這個民族吧,他們一生都不敢寂寞,加之當時社會狀況也並沒有辦法徹底穩定下來,所以成吉思汗的一生都是在征戰中度過的。
公元1225年秋天,西征的成吉思汗終於回到了草原。
卻猛地聽聞西夏背棄盟約,說好的一起攻打遼金,結果打到一半西夏不玩了,就留了成吉思汗的心腹大將木華黎率軍堅持。
但好巧不巧這一年木華黎也因年事過高,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西夏這一違背誓約導致木華黎在軍中含恨病逝。
成吉思汗知道這件事後怒火中燒,當即不顧自己也已經有六十四歲的高齡了,率軍親征西夏。
成吉思汗畢竟是歲數大了,身體素質大不如從前,他在親征過程中參加圍獵不小心受了傷,之後便持續高燒臥床。
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成吉思汗依舊不肯退兵西夏,逼的西夏最後還是派使者來投降這事才算完。
成吉思汗拖著重病的身體行軍,終於還是撐不住了。
1227年8月,成吉思汗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於甘肅境內》病逝,時年六十六歲,一代霸主就此隕落。
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殯葬的儀式和規格,成吉思汗作為一代帝王本來不出意外的話,修建的陵墓規格應該很是豪華的。
但意外就出在了成吉思汗並不是漢族人,上面說的那些都是按照漢制制定的規矩。
蒙古族早期信奉的是薩滿教,薩滿教認為人的生死是一個生、死再生的循環過程,他們崇尚人在死後屍體要回歸自然,蒙古人在祭祀祖先方面也是更加崇尚對靈魂的尊敬。
因此蒙古族的習俗死後並不會建高大的陵墓,而埋葬也要秘密地進行,並且蒙古族規定帝王的墓地不會立明顯的標志,第二不會對外公佈帝王的下葬地點,最後就是連史料中都不會記載帝王墓地的位置,這就導致了明朝的墓直至今日都很難被發掘。
成吉思汗的墓究竟在哪這在中國歷史上像是謎一般的存在,因為中國在元代版圖范圍太大,曾一度到達了今西伯利亞地區。
有學者猜測成吉思汗的墓一直找不到會不會是因為根本不在中國國內,而是葬在了現今的外蒙古一帶。
但根據成吉思汗死亡的位置和當時的行軍速度,要保證身體在不腐壞的情況下成功在蒙古境內下葬,這裡簡單地測量了一下甘肅清水鎮到外蒙古邊界的垂直距離大致為823公裡。
古代確實有800裡加急這個說法,能夠僅靠騎馬達到日行800裡的路程,這其間要連續在中轉站換上四到五匹快馬才能夠達到這個效果。
但這僅僅是隻單人騎馬的情況,按成吉思汗這種情況是需要穩妥的運輸的,肯定是不能參考這個速度的。
我找來些騎馬愛好者提供的數據,經過整合發現如果是快馬單人騎行一天行進12個小時左右能到達到差不多每天行進100公裡左右。
假設成吉思汗的屍體是用快馬加鞭的速度運回蒙古境內的,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是秋天,氣溫相對來說不至於導致肉身那麼快的腐壞。
但根據查找的一些資料腐壞巨人觀中在秋季肉體的腐敗大概是發生在死亡後的七到十日左右,非要說是葬在了外蒙古照這個數據來說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這僅僅是隻能到達外蒙古的邊境,還是考慮能走垂直距離的情況,但實際要根據地勢原因繞路的,必然不可能僅僅是走個八百公裡就到了外蒙古一帶。
按以上數據推斷成吉思汗葬在外蒙古一帶的猜測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還是要考慮成吉思汗的墓是在中國境內的。
至於為什麼至今還是沒有發現墓地的位置,最合理的一個推測是因為蒙古大多為草原地形,他們選擇墓地不像漢族一樣講究什麼風水,沒有什麼標準的地標性參照物去參考。
蒙古族又長期在草原上牧馬放羊,草皮經過馬蹄長期的踐踏,早就將人工挖掘過的痕跡給掩蓋掉了,時間一長土地上面再長上茂密的草木植物。
歷經世事變遷再去找成吉思汗的陵墓無異於大海撈針,畢竟考古歸考古,總不能為了考古把整個蒙古的地皮挨個翻個底朝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