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胸中湧自豪,長虹彎月運文韜。
襟懷草莽莫雄氣,欲與天空試比高』。
這是後人贊美朱元璋的詩,朱元璋無愧於後人贊美,實際上朱元璋從一介佈衣到他成為千古一帝時,他的胸襟和膽識無人能及,正如他在《示僧》中所寫:『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擾腥。
“
朱元璋生於1328年,家境貧寒。
1343年朱元璋的故鄉濠州發生旱災,父母雙雙死亡,後來在鄰居的幫助下安葬了父母,為了生活朱元璋去皇覺寺當了和尚,3年後由於戰亂,災荒不斷,朱元璋被迫出去化緣《實際上是乞討》,在他到處化緣的同時,他了解了各地的風俗人情,當時農民起義已經達到高潮。
當時還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
朱元璋在化緣時還寫下了:『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的豪言壯語,他不像和他一起化緣的和尚隻求一天三餐有飯吃,他在化緣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當他回到皇覺寺,他的好朋友湯和參加了農民起義的『紅巾軍”,並且邀請朱元璋參加。
朱元璋在25歲時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由於朱元璋很會打仗,人緣關系也處理得很好,很快朱元璋得到了郭子興的提拔,並把自己的養女馬氏嫁給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當時的農民起義隊伍勾心鬥角,於是他決定回故鄉濠州,自己組建隊伍,很快招到700人組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
朱元璋為了發展勢力,派自已的心腹徐達,湯和等24人離開濠州,南略定遠。
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當他們南下滁州時,朱元璋的侄兒朱文正和外甥寶兒來投奔,朱元璋讓侄兒朱文正和他一起戰鬥,朱文正作戰勇敢,多次立功,朱元璋曾多次問朱文正想當什麼官,朱文正回答說:我跟叔父一起作戰,以後有享不完的富貴,還是把賞賜先給別人吧”。
朱元璋很欣賞侄兒,從此更加重用朱文正。
1361年朱文正被封為大都督,節制諸軍事務。
當時朱元璋在以應天為中心根據地時,陳友諒和張士誠是朱元璋的最大威脅。
陳友諒本是徐壽輝手下倪文俊的部下,由於倪文俊想奪徐壽輝兵權,被徐壽輝追殺。
倪文俊逃到部下陳友諒處,卻被陳友諒斬了首級獻給徐壽輝,因此得到徐壽輝的部分兵力。
陳友諒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忘恩負義殺了徐壽輝,掌握了徐壽輝所有的政治勢力,1360年,陳友諒在采石稱帝,國號漢。
1363年張士誠乘人之危攻打安豐,劉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救,當朱元璋去援救小明王時,建漢稱帝的陳友諒率600000萬大軍進攻洪都,雖然60000O大軍水分太多,400000大軍還是足夠的,當時守城的兵力隻有20000人,守城將領朱文正。
『朱文正出身佈衣,善於謀,勇於戰,為朱元璋立過奇功,然而一時之錯,鑄成一生悲劇一或許這是歷史給這個軍事天才最公正的評價了』。
可見這位大都督的軍事才能不一般,他手下大將鄧愈,趙德政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當陳友諒率兵傾巢而來時,朱文正就知道,這一仗必須堅守。
當時洪都有8個大門,朱文正都一一作了安排,最後自己親率2000精兵作為預備隊,哪裡需要哪裡上。
4月23日洪都之戰開始。
漢軍陳友諒率兵攻打撫州門,撫州門守將鄧愈看見漢軍把城墻打開了缺口,匆忙調來火銑兵,在火鉄的攻擊下搶修城墻,朱文正得到消息馬上趕來支援,在朱文正的頑強抵抗下,漢軍撤退,但是撫州門也損失慘重,總管李繼先,牛海龍元帥,萬戶程國勝,許珪,趙國旺陣亡。
第二天,漢軍啃不動撫州門這塊硬骨頭,改攻新城門。
新城門守將薛顯與眾守城將不同,他主動出擊,沖出城門與漢軍激戰,斬敵劉進昭,擒丁副樞密趙祥等,漢軍攻城不下又被薛顯沖殺無數,一時士氣受挫。
陳友諒久攻不下,進退兩難,朱文正派張子明突出包圍向朱元璋求救,回城時被漢軍捉住,張子明假義投降去陣前喊話:『大軍日至,但固守以待』,陳友諒當即斬了張子明。
朱文正守城堅持85天,以2萬對抗60萬並且堅持了85天。
1363年7月,朱元璋率200000大軍馳援洪都,陳友諒得到消息馬上撤出包圍洪都的大軍,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展開激戰,朱元璋充分發揮他們船小的靈活性,並用火銑戰鬥共進行了36天,最後陳友諒被亂箭亂死。
北方割據政權消滅。
正是因為朱文正洪都保衛戰堅持了85天,為朱元璋贏得了回撤救援的時間,人們常說上陣父子兵,這話一點不假,如果不是朱文正的堅持,朱元璋消滅陳友諒也沒有這麼快,或許要等個三五年吧。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軍事天才,他也會犯錯誤,洪都之戰勝利後,所有將領都得到了應得的榮耀和封賞,唯獨朱文正沒有,於是心裡不滿溢於言表。
在不懷好意人的挑唆下,朱文正一失足成千古恨。
被朱元璋軟禁,1368年鬱悶而死。
朱文正為元璋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朱元璋也沒有忘記侄兒的功勞,1370年朱元璋封朱文正8歲的兒子朱守謙為靖江王,就藩桂林,朱守謙是第一個沒有王室血統的藩王,共傳了14代。
朱文正以2萬對抗60萬堅守城池85天,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他為朱元璋消滅割據一方的陳友諒創造了戰機,為朱元璋統一天下加快了速度,也讓天下老百姓少受了戰亂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