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有一條妙計,兵不血刃搞垮4個國家,如今此計仍是『殺手鐧』。《網路歷史》

管仲也稱管子,姓姬,名夷吾。

管仲大約出生於公元前723年,是正兒八經的周王室血脈《雖然遠了點》,父親當過齊國的大夫。

但管仲少年時期家裡的情況就很差了,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嘗試做生意,接觸了各色各樣的人,這就為管仲當上國相、輔佐齊桓公稱霸打下了基礎。

老子《道德經》中有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做生意這事,看起來好像和治理齊國沒啥關系,但實際上,管仲幾乎把自己以前做生意積累的智慧全用在輔佐齊桓公、使齊國變強大這上頭了。

《管子·輕重戊》裡記載了管仲如何運用一條妙計,兵不血刃搞垮4個國家。

首先是魯、粱二國:齊桓公問管仲,怎麼讓靠近齊國的這2個國臣服自己?

管仲回答:『這兩國的人除了種地之外,還有一門產業是織綈;您下令不許齊人再織綈,自己穿綈做的衣服,讓臣民們也跟著穿,這樣,齊國的綈就隻能從魯、粱二國進口了』

『一旦出現那個局面,魯、粱二國的人看到其中有高額利潤,必然放棄種地,全部一窩蜂去織綈。

我們再以重金買入綈,讓魯、梁二國的國君也看到其中好處,鼓勵大家去織綈』齊桓公明白了管仲的意思,叫他放手去做。

果不其然,魯、粱二國的人按照管仲預想的路線跳進了坑,整天忙忙碌碌織綈。

管仲派人去看情況,見兩國農業荒廢,『郭中之民道路揚塵,十步不相見』,非常滿意,又向齊桓公提建議:『從現在起您不要再穿綈做的衣服,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許大家穿,並且封閉關卡斷絕與魯、粱二國的往來』

齊桓公又照做了,不久管仲再次派人去魯、粱二國探聽,隻見這二國的人因為之前荒廢了種地,糧食不足,人們餓著肚子,情況十分慘淡。

魯、梁國君急忙下令不要再織綈,趕緊去把之前放棄的農業撿起來。

但糧食生產是需要時間的,魯、粱二國的糧食價格瘋漲,齊國糧食價格卻隻有魯、粱千分之一高,導致魯人、梁人紛紛往齊國跑,短短兩年,『魯梁之民歸齊者十分之六』。

魯、粱二國國君不得不向強大的齊國低頭,齊桓公高興地接受了他們的臣服,對管仲的高明贊不絕口。

管仲擅長利用資源使對手變弱小,使自己變強大。

《管子·輕重戊》中除了提到管仲如何對付魯、粱二國,還提到了管仲如何采取類似的做法,將楚國、衡山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齊桓公曾愁眉苦臉地問管仲:『楚者,山東之強國也,其人民習戰鬥之道。

舉兵伐之,恐力不能!』

那怎麼辦呢?

管仲又給齊桓公出主意:花重金大量買入楚國的野鹿,同時齊國民間先儲存十分之六的糧食預先準備;去山上大量鑄造錢幣,派人帶著這些錢去面見楚國國君,聲稱要買鹿,要買很多。

楚王大喜,他覺得錢幣重要,野鹿這東西沒啥用,下令楚人都快去捕捉野鹿。

這樣一來,楚國的田地也荒廢了,楚國無論男女都忙著獵鹿,齊國存糧,楚國存錢。

等齊國中斷了與楚國的經濟往來,楚王急忙用錢去發展農業,卻發現糧食的價格蹭蹭往上漲,一石就要400錢!這時齊國開始慢悠悠賣糧食,楚人也大量往齊國跑,楚王無奈,3年後便表示願意臣服於齊國。

衡山國擅長打造兵器,齊桓公想控制衡山國,便聽從管仲的建議向其輸送大量兵器訂單。

結果,其他國家以為齊國要挑事兒,也紛紛對衡山國下訂單,導致衡山國兵器價格上漲,衡山國國君下令讓大家集中注意力打造兵器,糧食生產全放到後頭。

而齊國卻開始向各國收購糧食,收購完之後封閉關卡,斷絕與衡山國往來;其他國家也紛紛將使者撤出衡山國,衡山國的兵器沒了,糧食也沒有了,隻剩下錢,被魯國和齊國一起吊著打;迫於無奈,衡山國的國君也向齊國求饒,『奉國而歸齊』。

管仲輔佐齊桓公,用這條妙計連續坑了魯國、梁國、楚國、衡山國,最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堪稱高手中的高手。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應該可以說是非常古老的『貿易戰』了,即使放到現在,它的原理也沒有過時,只要用得好,依然可以作為百試百靈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