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白起為何要禁止士兵吃羊肉,打個仗怎麼還那麼多講究?《網路歷史》

長平之戰中,秦國名將白起之所以下令禁止士兵吃羊肉,更改為醬熟牛肉,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因羊肉膻味濃烈而提前暴露秦軍的舉動,進而影響戰略和戰術的部署。

有些朋友提出質疑,認為幾十萬大軍或行或駐,其行蹤早就被對方派出的斥候發現了,哪還需要通過聞羊肉的氣味來暴露?

這個觀點乍一聽覺得有理,但其實是這些人讀史不細僅憑借常規認識予以猜測所帶來的錯誤之見。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的真相,我們必須先來還原一下彼時『長平之戰』的戰前態勢。

秦趙對峙之下,兩軍相繼換將

長平之戰最早是因韓國上黨郡的歸屬權爭端而起。

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率領秦軍向駐守長平的趙國軍隊發起進攻,與其對壘的是趙國名將廉頗。

老成持重的廉頗在初戰失利之後便開始堅守不出,想讓秦軍不攻自退。

無奈之下,秦國便派細作到趙國國內散步流言,說秦軍最怕的並非廉頗,而是精通兵法的趙括。

不料趙王果然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著實窩囊,於是臨陣換將,用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換下了身經百戰的老將廉頗。

而當秦國知道趙軍換將之後,心裡樂開了花,悄悄的用名將白起換下了王齕。

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秦軍這邊嚴令:換帥一事作為最高機密,泄密者格殺勿論。

長平之戰的戰術還原

趙括坐鎮前線之後,一改廉頗龜縮防守的持久戰策略,四處尋機與『王齕』一決高下,企圖一戰擊垮秦軍。

而趙軍這樣的意圖和心理,恰恰是白起所希望的。

於是,白起命秦軍主力與趙軍稍一交鋒便佯裝敗退,且戰且退的『咬敵』戰術成功將輕敵的趙軍引誘至預先埋伏好的地界。

同時又偷偷派出一支兩萬五千人的精兵繞道突襲趙軍的後方,截斷他其退路,此外還命一支五千人的輕騎兵不斷的穿插和攪局,最終將趙軍分割成兩個孤立的單元,並分而圍之。

最終,趙軍主帥趙括突圍失敗後被射成刺蝟而亡,45萬趙軍悉數被坑殺。

實際上,秦軍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三支隊伍外,還有另外兩支,提前埋伏在兩側山林之中,隻待趙軍入甕之後,便得令殺出,協助中軍主力合圍趙軍。

隱蔽奇兵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之戰術需要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孫子兵法.始計篇》

綜上兩點,我們知道了白起之所以被稱為戰國第一名將,他絕不是把所有部隊集合一處,傻傻的和趙括拼殺的,而是按戰前預設的計劃,分兵多處,正奇結合,最後實現戰略合圍。

這樣的情況之下,除了正面對壘的部隊可以旗幟鮮明、大搖大擺的暴露給趙軍之外,其他的『奇兵』和『埋伏』必須要做到極度隱蔽,才有可能實現戰場上的『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因此,回到樓主所提出的問題上,白起在安排用於埋伏和突襲的部隊之時,特意下了一道軍令:

軍兵隻配發醬幹牛肉,而不配發羊肉,更不得私自帶有羊肉。

其目的,正是為了避免這些『奇兵』因為萬千人眾一起吃羊肉,而導致膻味隨風飄散,進而被敵軍斥候察覺而暴露行蹤和戰術意圖。

這個道理,其實和前文所述的白起悄然來到前線替換王齕一樣,都是為了隱蔽自己的意圖,制造敵人的錯覺,從而在敵人失去戒備的地點和時間,給予敵人以突然襲擊。

《孫子兵法》雲:多算多勝,少算少勝,不算無勝。

白起在軍事上的成就絕不是偶然所得,而是真正的做到了算無遺漏、兵者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