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落,地位和諸侯差不多,周天子隻是各國名義上的君主。
一些比較強大的諸侯國經常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爭奪土地和人口。
戰勝的諸侯可以號令其他諸侯,被稱做霸主。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是齊國的齊桓公。
公元前686年,齊國發生內亂,國君齊襄公被殺。
他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國。
二人知道國君之位出現空缺,急忙回國爭奪。
公子糾的師傅管仲知道從莒國回齊國會比較快,就帶兵攔截小白,一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急中生智倒地裝死。
公子糾這邊以為小白死了,不慌不忙走了六天才到達齊國。
此時,日夜趕路回到齊國的小白已經當上了國君,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發兵打敗魯國,強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把管仲送回齊國。
齊桓公想殺管仲報一箭之仇,他的師傅鮑叔牙勸說他:『如果您隻想治理齊國,有我就夠了。
如果想成就霸業,非管仲不可』齊桓公聽從他的建議,以隆重的禮節迎接管仲,命他為相管理國政,並稱管仲為『仲父』。
管仲等人幫助齊桓公對政治、軍事、經濟全面改革,使齊國漸漸富強起來。
齊桓公一心想成為能夠號令其他諸侯的霸主。
正好此時宋國內部出現了叛亂,齊桓公就派使者帶著禮物去見周釐王,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請天子興師問罪。
周釐王見到像齊國這樣的大國如此尊重自己,非常高興。
就讓齊桓公負責處理這件事,還派兵配合他。
有了周天子的支持,齊桓公多次和各諸侯國會盟,訂立盟約,要求大家共同尊敬周天子,抵抗蠻夷入侵。
十幾年後,北方少數民族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
齊桓公率領大軍到達後,山戎已經帶著搶來的百姓和錢糧跑了。
齊燕軍隊一路向北追,打敗敵人後途徑一個山谷,找不到出去的路。
管仲想到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找到回家的路,那麼軍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這樣的本領。
齊桓公就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
這幾匹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走,大軍跟著它們果然出了山谷。
燕莊公出於感謝,一直把齊桓公送到齊國境內。
齊桓公對他說:『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能對燕國無禮』說完把燕莊公所經過的土地送給了燕國。
之後,齊桓公還多次幫助邢國、衛國趕跑了騷擾他們的狄人,威望更高了。
隻有南方的楚國不服,想和齊國比個高低。
楚國一直被諸侯們當成『南蠻』看待。
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楚國已經成為一個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的大國。
他們的國君自稱楚王,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會合宋、魯、陳、衛、鄭、曹、許七國軍隊,以不向周天子進貢的理由進攻楚國。
楚成王也集合人馬,雙方在召陵對峙。
齊桓公請楚國的使者一起坐車觀看聯軍兵馬,得意的說:『你看,這麼強大的軍隊,誰能抵擋?
』使者回答說:『您協助天子,講道義,幫助弱國,天下人才佩服你。
要是光憑武力,那麼楚國用方城《楚國的長城》作城墻,用漢水作壕溝。
就是再多人馬,也未必有用』齊桓公知道楚國是個大國,真打起來不一定能贏,加上楚國已經認錯,答應進貢。
就這樣,中原諸侯和楚國在召陵訂立盟約,各自撤兵。
後來,齊桓公幫助太子姬鄭鞏固了地位。
姬鄭即位後為了報答齊桓公,派使者把祭祀太廟的祭肉、弓矢和天子車馬送給齊桓公,相當於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齊桓公趁此機會,在宋國的葵丘會合諸侯,招待天子使者。
這是齊桓公最後一次會合諸侯。
像這樣大的會合,一共有許多次,歷史上稱做『九合諸侯』。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死。
他的五個兒子搶奪君位,齊國發生了內亂,霸主地位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