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在權力的旋渦中,商鞅刻薄有其內在的無奈。《網路歷史》

《資治通鑒》第二卷資治通鑒

【原文】

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

於是太子犯法。

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明日,秦人皆趨令。

【譯文】

法令頒佈實施一年後,成百上千的秦國百姓紛紛前往國都陳述新法給人民帶來的不便。

這個時候,太子也觸犯了法律。

衛鞅說:『法令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施行,是因為在上位的都不去帶頭遵守。

而太子是儲君,又不能對他施以刑罰,便處罰他的右傅公子虔,在太子的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墨字』

第二天,秦國人聽說之後,都開始遵奉法令了。

【材料解析】

粗略看完上述材料,我內心不由得為之一振。

心想商鞅作為外來和尚,有幸得到秦孝公的賞識,成為秦國變法圖強的總設計師。

高官厚祿來之不易,在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異國做事情,更應該夾著尾巴做人,不應該跟別人尤其是位高權重的貴族對著幹。

可他倒好,自從頒佈了新法後,太子犯法,就把武將領袖公子虔,文官領袖公孫賈一次性都給得罪了。

更恐怖的是割了別人的鼻子,在別人臉上刺字,商鞅這不僅在殺人,還在誅心,我想被施刑過的人今後該有多恨他。

反復研究後,才發現商鞅的良苦用心。

其實他這麼幹有他的戰略佈局考慮,為了穩定秦國,穩定新法,穩定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先拿貴族祭刀。

為什麼?

首先從穩定秦國局勢來講。

大家都知道,變法就是要改變原有的利益分配模式,要想把新法繼續推行下去,必然要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就是秦國貴族和官僚集團的根本利益。

常言道,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些人在變法一年後,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此時的秦國還很弱小,經不起內訌,一旦起了內訌,周邊強國就趁火打劫,最後生死國滅,全都玩完。

商鞅通過把秦國的實權者得罪個遍,甚至都把未來繼承人太子也得罪了,意味著他成為貴族集團共同的敵人,只要秦孝公去世,他就會被清算。

另一方面他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給大家希望,讓他們對生活有奔頭,咬咬牙先活著,等秦孝公死了再說。

只要一旦讓貴族有了這種心態,秦國這個風雨飄渺中的國家,也就以將來犧牲他來穩住局勢。

其次充分發揮新法的真正威力。

就是說殺雞儆猴,通過處罰最有背景的實權者,從而達到法律的威嚴,往後在新法實施中,無論是誰都一視同仁,警告所有人,就算秦王的哥哥、兒子犯法,也得處罰,別想像以前那樣走走後門就沒事了。

最後穩定自己的權力地位。

商鞅的權力是由秦孝公授予的,秦孝公想要變法圖強就授權商鞅,商鞅變法成功而且卓有成效,就會獲得更多的權力,獲得更多的權力,就能做更多有利於富強的事情,這就是環環相扣的。

商鞅本身沒有權力,他隻是權力的代理人,一旦事情做不好,就容易被拋棄,拋棄就很難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所以商鞅就得堅決維護法律的威嚴,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

還有就是商鞅之所以能成為秦國改革的總設計師,源於秦孝公的信任。

想讓後者信任,就得主動通過得罪宗親貴族,得罪太子,得罪文官甚至除了孝公以外的所有人。

成為一個孤城,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秦孝公放心。

為什麼,要成為孤臣就容易讓秦王放心?

因為孤臣是沒有造反的能力的,而皇權最忌諱的就是造反。

商鞅拿著秦孝公授予的權力,如果不自毀形象,為自己樹立敵人,而是利用這權力去收買人心,搞和風細雨,利益雨露均沾的套路,無論誰都不得罪,你我好好想想,別說是變法,想都不用想,秦孝公第一個站出來叫停變法。

所以商鞅隻有斷絕一切結黨營私的可能,才能讓秦孝公繼續放心授權,有了更高的權力和信任,才能做更多的事情,但這就是商鞅用自己未來的命來換取秦國的強大。

總之,商鞅不管從穩定國家層面、穩定新法的層面,還是維護自己權力地位的層面,他這麼做就是最優的選擇,這樣這樣才能做到變法成功。

從古到今,變法圖強,沒有不流血犧牲的,商鞅就是一位為了秦國百年大計,富國強兵,敢於自我犧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