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3月,經濟學開山鼻祖亞當·斯密在他的著作《國富論》中提出了勞動分工觀點,並系統闡述了勞動分工對提高生產率和增進國民財富的巨大作用。
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勞動分工概念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就早已被提出並付諸實踐,它的提出人便是春秋著名政治家、齊國名相管仲。
一、勞動分工
管仲早年是個商人,長期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經歷讓他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經驗。
後來管仲成為齊國國相,他便將自己的這些經驗總結成施政舉措。
管仲認為,國民雜居在一起,彼此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容易讓事情變得混亂。
於是便提出了『四民分業,士農工商』的概念。
具體來說就是將國民分為軍士、農民、工匠、商人四個大類,讓同一個大類的人居住在同一片區域,大家平時可以探討經驗,交流信息,互惠互助生產工具。
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社會生產效率自然大大提高,這便是中國版勞動分工雛形。
值得一提的是,管仲提出『士農工商』初衷隻是為了實現分工,提高效率,並沒有搞階層分化的想法。
隻是後來隨著儒家思想的盛行,『士農工商』才逐漸演變成階層地位劃分的標準。
二、鹽鐵專賣
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通過稅收的方式獲得經濟收入,從理論上來說,稅收越多越好。
但對普通民眾來說,稅收是從自己身上收取財物,自然越少越好。
因此在稅收這方面,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在某種程度上是存在分歧的。
管仲認為,『民予則喜,奪則怒』。
要避免百姓產生不滿情緒,最好的方式便是『取之於無形』。
具體做法就是通過官營的方式壟斷鹽和鐵這兩項古代最重要的資源,並加價出售,最終收益往往比直接向民眾收稅獲得的更多,而且表面上國家沒有征稅,民眾自然不會因為稅賦問題感到不滿,『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這便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鹽鐵專賣制度。
十七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哥爾柏有一句名言:『稅收這種技術,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這句話的含義跟管仲的稅制改革異曲同工,最大的差別就是哥爾柏的思想比管仲晚了兩千多年。
三、打貿易戰
齊國想征服楚國,管仲出了個主意,派人到楚國高價收購楚國特產的鹿。
楚國一看到鹿這麼好賣,全國上上下下都開始抓鹿、養鹿。
管仲又派人悄悄地在齊、楚兩國的民間收購並囤積糧食。
由於楚國全民都在抓鹿、養鹿,耽誤了農時,而平時儲備的糧食又都賣給了齊國,結果楚國米價瘋漲。
老百姓承受不起,紛紛從楚國逃到了齊國。
楚國元氣大傷,三年後向齊國屈服。
齊國與魯國並稱為『齊魯』,兩國國力相差不大。
齊國國君齊桓公想削弱魯國實力,問管仲有什麼好辦法。
管仲建議讓齊國貴族都穿魯國生產的綈衣《綈是一種高檔絲織品》,讓綈衣在齊國引發風尚。
在貴族們的示范效應下,綈衣很快就成為齊國最熱門的商品,魯國也靠著這波風潮狠賺了一筆。
眼看綈衣利潤越來越高,『聰明』的魯國人決定放下農活,改行去織綈,並用出售綈衣產生的高額利潤去購買相對便宜的糧食,這一來一回就是大賺特賺。
可沒想到一年多後,齊國突然宣佈不再進口綈佈,魯國的織綈產業頓時困頓局面。
同時,由於魯國的糧食基本依靠進口,從而導致糧價飛漲。
一邊是收入中斷,一邊是支出成倍,魯國經濟迅速走向崩潰,從此再也無力跟齊國爭雄。
四、鼓勵消費
中國人一直視節儉為美德,反對奢靡浪費,然而管仲的觀點卻與之相反。
管仲認為,『儉則金賤,金賤則事不成,故傷事』。
如果大家都崇尚節儉,不去消費,那麼必然會影響商品的生產和流通,進而影響到社會經濟。
管仲鼓勵消費,他自己就是個享樂主義者,『其侈逼上』、『富擬於公室』。
管仲倡導奢侈的理由是,『富者靡之,貧者為之』,富人大量消費,窮人就有錢可以賺。
他認為拿錢糧直接救濟窮人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正確的方式應當是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讓大家可以自食其力,過上有尊嚴的日子。
隻有國民都衣食無憂,社會才能安定祥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近兩年,由於疫情影響,許多國家都將鼓勵消費作為提振經濟的重要手段,許多人也逐漸了解到消費的積極意義,而管仲卻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
假設一個普通現代人穿越到春秋時期,恐怕在經濟學思維上,也還是很難勝過兩千多年前的管仲吧!
參考文獻:《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