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裡的三國英雄輩出,武將神技壓群可以一個人的武力左右小型戰役的勝負,比如張飛能一個人吼退曹軍大部隊;謀士詭計百出,似乎只要一個錦囊就能令數倍於自己的敵軍不戰自潰,比如談笑間就能把敵軍灰飛煙滅的軍師。
但如果我們仔細對比會發現:其實三國期間的現實中的英雄並沒有小說描述的那麼厲害。
我們來比較一下春秋戰國及楚漢爭霸時期的武將和謀臣們與三國時期英雄們的『業績』後,你認為哪個時代的英雄人物更厲害?
武將篇:戰國和楚漢時如論軍事指揮的智慧和藝術,白起和韓信是不得不提的兩人。
白起平生30餘年的軍旅生涯指揮的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並且其中有很多決定了未來國家命運的軍事行動都是由白起指揮的。
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一個人幹掉了超過百萬。
白起的戰績如果都是依靠勢均力敵的兵力取得完勝的話,那麼楚漢爭霸時期的韓信就是能以劣勢情況扭轉乾坤創造奇跡的典范了。
韓信第一次亮相,隻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策略還定三秦,而當時劉邦被項羽封在川蜀之地相當於是軟禁,進攻出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被韓信實現了。
接下來,韓信繼續創造了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一系列神奇的勝利,被封為一代軍神:在楚漢形成相持之時,原本歸屬劉邦的魏王豹見劉邦勢衰,起了反心。
與項羽聯手,計劃從側面夾擊劉邦。
魏王在黃河沿岸佈有重兵防守,設防嚴密而無懈可擊。
韓信先『聲東擊西』,擊西之後再次擊東,迅速占領了蒲坂、安邑。
接著,韓信又北上攻占了平陽,一舉平定了魏國,不到一個月就把強大的魏國滅了;滅了魏國後,韓信請纓率三萬弱兵《精兵被劉邦不厚道得調走了》北上。
第一個目標是代國,代國太弱根本不是對手,很快被攻破。
此時,劉邦卻又厚著臉皮派人來接收軍隊,補充滎陽戰場的需要,隻給韓信留下了三千餘人。
韓信隻好就地招兵,湊夠了三萬人。
就憑著這點臨時湊齊的新兵,韓信使用背水一戰的戰術,用這三萬新兵戰勝了趙國的二十萬大軍;然後用戰勝趙國二十萬大軍的餘威招降了燕國。
然後是滅齊之戰,隻用了不到一個月韓信便滅了齊國還順便把項羽派來救齊的大將龍且幹掉了,滅齊後得了七十餘城。
如果用白起和韓信的戰爭指揮戰績來對比,三國時期的武將中恐怕隻有曹操指揮的官渡之戰及後續一舉平定北方的戰績能拿得出手了。
若論武將的武力對戰爭的影響力,那麼項羽的戰績就是神級的:巨鹿之戰以三萬人馬大破秦軍四十餘萬;彭城之戰以三萬兵馬打敗了五十六萬漢軍;哪怕是在楚漢決戰,戰神項羽遭遇軍神韓信指揮的七十萬漢軍,項羽依然敢以十萬兵力正面對抗。
史籍記載中,即使韓信手段百出《四面楚歌》並且兵力七倍於項羽,戰鬥的過程依然充滿懸念,劉邦和韓信指揮處的中軍險些被項羽帶親兵沖垮。
可見項羽這恐怖的武力對戰爭影響力。
跟項羽一樣,戰國時期的李牧是騎兵沖擊的高手,雖然不像項羽那樣每次都提著刀帶頭沖鋒,但李牧指揮的騎兵軍團在那時戰無不勝的。
如果以項羽和李牧那種憑借武力和軍團戰力能左右一場國戰結果的,三國時期的武將之中恐怕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
三國時期,我們很少能了解有那種帶這少量的兵力就能橫掃千軍擊敗遠超自身兵力,並且還直接贏得一場戰役的武將。
這樣一個武將的橫向對比,就能發現楚漢爭霸時期的韓信項羽是真的厲害,這兩個人直接參與的戰爭都是決定著華夏大地歸屬的國戰,而且其重要程度和覆蓋范圍都比其他時期的武將高出許多;戰國時期的白起和李牧這樣的名將,也是直接左右著一個國家的命運,特別是白起幾乎是一個人對抗六國之力,算得舉世無雙。
三國時期,在武將層面的話,其實個人英雄並不多見,除了少數像曹操鄧艾這樣的人外,很少有出現憑借一己之力左右一場國戰級別戰役的個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