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禮治國,民齒有格;既然如此,民眾何須皇帝來『治』?《網路歷史》

荷蘭學者弗洛裡斯•科恩曾在《世界的重新創造》中曾對中華文明給出了不夠全面但較為精準的判斷——中華文明一直關注的問題便是:如何建立一種穩定的社會秩序。

為了實現這種穩定的社會秩序,中華老祖宗便想方設法加強集權,並匹配形成了相應的等級禮法,如此形成了以皇帝為核心的道綜合。

何為穩定的社會秩序呢?

對於中國古代而言,很顯然特指治理國民這個老大難的問題。

對於中國古代統治者而言,老百姓能忍、聽話、不鬧事,就是對他們而言的最好消息,所謂的『害莫大於亂,利莫大於治』就是這個道理。

也正是因為意識到『治』的重大作用,故而古代統治者一直都將『維穩』當成了畢生的追求,而學者也都將如何『維穩』當成了畢生的唯一課題傾盡全力去研究,如此導致有關治國方面的論文煩不勝數,早期的一次大爆發就是後世耳熟能詳、萌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至於用於維護以皇帝為核心的道德綜合、實現社會穩定的等級禮法,想必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就是以孔子為代表建立的儒家思想。

孔子曾經這樣說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有格』

在孔子看來,利用刑法和政令來治理民眾屬於『無恥』的行為,因為民眾隻會因為恐懼而被迫屈服,內心其實是不服氣的;反之,若用道德和禮法來治理,情況則大不一樣:民眾不僅會崇德尚禮、秩序井然,而且還會激發出難得的羞恥心,使其對於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心服口服』。

單從字面理解,很顯然孔子說得太對了:人是有靈性、有悟性的個體,如果能夠通過道德教化、禮義廉恥教育民眾崇德尚禮,並且自覺遵守社會秩序,很顯然,對於皇帝向往的『天下大治』,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但問題又來了:既然依靠道德和禮法治國,能做到『民齒有格』,使得民眾能夠自覺遵守社會秩序,實現『天下大治』,那麼何須憑空弄出一個皇帝來『治理』民眾呢?

皇帝完全是多餘的擺設嘛。

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古代不僅皇帝沒有被淘汰,反而愈演愈烈,另外,強有力的君主對於弘揚聖人禮法、實現『天下大治』十分重要,甚至達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

歷史上所謂的明君也都貼上了『強有力』的標簽,比如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康熙皇帝,因為過於雄才大略,威震四方,故而他們任上,帝國都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一旦他們離任之後,新繼位的帝王因為不夠硬,帝國很快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雖然孔子設想的『德禮治國,民齒有格』非常美好,也存在可行性,但其中並沒有看出與皇帝有半毛錢關系,為何實際情況卻是:弘揚聖人禮法必須靠強有力的君主?

也就是說:為何民眾必須皇帝來『治』?

這是因為:聖人孔子提倡的『德禮』,實際與皇帝有著莫大的關系。

何為德?

如何才有禮?

這都與君主專制關系密切。

『德』按如今的解釋是『品德』的意思,但在古代卻特指『信』與『恩惠』。

能夠取『信』於天下,你才能得到萬民的擁護,才能邁上當皇帝的成長之路;當了皇帝之後,你再對老百姓施加『恩惠』,你才能夠激發老百姓的感恩之心,也才能做到『民齒有格』。

至於『禮』,實際就是等級制度的產物,是不同等級人群之間相處的方式,且更多的是下級用於表達對上級的尊崇、忠心的方式,比如臣子對皇帝要行君臣之禮,下級對上級行叩拜之禮,子女要對父母行請安之禮等等。

所以說,孔子提倡的『德禮治國』,實際上就是先給君主專制的一份治國方略,而且孔子曾經還說過:『天上沒有兩個太陽,所有人世間隻能有一個君王』,對於君主專制可謂是極盡贊同。

既然孔子提倡的『道德、禮法』都是針對君主專制下的治國思想,那麼弄一個皇帝來『治理』民眾,就再正常不過了,而且還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