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代,有哪些軍事上的同盟?《網路歷史》

春秋戰國時代,周王室漸漸式微,導致天下紛爭,諸侯林立,正如今天江蘇省各市現狀,大哥多了,隊伍不好帶。

而春秋戰國時代,強大的諸侯都想著要去爭大哥,而稍微弱小點的諸侯則想著保全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

正如古龍老師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春秋戰國時代就是,有國家的地方,就有紛爭。

整體而言,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發展並不算均勻,有的國家地方好或者政策好,先發展起來。

而有的諸侯國則是通過許多代人的努力,最終才攢下了爭霸天下的資本。

春秋戰國時代

最開始的軍事聯盟,出現在鄭國小霸中原之際,幾個中原小國之間在角力,鄭齊魯聯盟對陣宋衛陳蔡聯盟。

之後,隨著諸侯國的發展,不均衡無限擴大,正是因為實力的不均勻,所以在叢林法則中就有了弱肉強食的規矩,大國會兼並小國,所以在春秋時代,小國家不斷減少,而大國之間也發展不均勻,坐擁中原的晉國在春秋基本是一家獨大,而其他國家為了存活,就不得已和其它共情者結盟,而晉國也會找其它國家結盟,因此就成了團隊和團隊的戰爭,比如春秋中後期,基本就是晉國帶著多個小弟,和楚國帶著多個小弟在中間幹仗。

到了戰國時期,因為國家數量更少,所以結盟更顯得重要,但是隨著外交的發展,經常性變換戰略,所以外交顯得比較兒戲,軍師聯盟反而沒有春秋時期牢靠,接下來,我們就講講春秋戰國時代的軍事聯盟。

秦楚和晉

1、秦楚聯盟

這是一個從春秋時代延續到戰國中期的牢固軍事聯盟,有著近三百年的歷史。

春秋時期,秦國地處西陲,而楚國位於南方,國家主體都是漢人和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所以境況比較類似。

因為春秋時代,自齊桓公之後,基本都是晉國和楚國爭霸,而且基本都是晉國全面壓制著楚國,面對來自晉國的壓力,周圍的鄰國,實力弱點的基本選擇臣服,而實力稍強的就選擇死磕。

秦國和楚國當時雖然不是特別強大,但是都算是強國行列,面對來自晉國的巨大壓力,兩國自然就選擇了聯盟。

其實秦國最初並沒有和楚國結盟,而是與晉國交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晉之好的故事,秦國還幫助晉國打過楚國。

但是秦穆公想要趁晉文公去世後,進軍中原,成就霸主的功業,於是進攻曾經的小霸鄭國。

但是晉國怎麼可能允許秦國人來中原分享自己的蛋糕,於是秦國和晉國就來了一場崤之戰,秦軍幾乎被晉軍全殲。

自此之後,秦穆公便遠離了晉國,而在更早之前,楚國在城濮之戰被晉國以弱勝強,元氣大傷,此刻正蹲在南方恢復實力。

公元前627年上下,秦穆公於是主動歸還了楚軍俘虜,雙方自此一拍即合,結盟抗晉。

在秦國和楚國的兩路夾擊下,晉國有些力不從心,楚國甚至崛起當了一二十年的霸主。

晉國在兩面受敵的情況下,也慢慢國力消耗巨大,走向了衰落,再也沒有恢復到晉文公時代的景象。

後來,楚國幾乎被吳國所滅,正是秦國派軍支援,幫助了楚國復國。

春秋之後,三晉雖然分裂,但是魏國通過李悝變法率先崛起,成為戰國的初代霸主,而且打遍四方無敵手,大有造天下一統之勢,秦國和楚國都挨了很多揍,所以秦楚抱團取暖,對抗強魏,致使魏國雖強,卻沒能一舉滅秦,也沒有徹底打垮楚國,為之後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秦楚聯盟破裂於公元前342年左右,原因就在於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崛起,成為一流強國。

開始和楚國有了利益爭端,自此之後,秦楚之間聯盟徹底破裂,正所謂天下熙攘,皆為利往。

吳國得晉國相助破楚

2、晉吳聯盟

當秦楚聯盟兩面夾擊,讓得天獨厚的晉國舉步維艱之際,晉國也沒有閑著,那就是效仿楚國的政策,扶持東南方的吳國,也給楚國來了個兩面夾擊。

吳國的崛起,絕對是個必然中的偶然,全靠晉國扶持。

首先在吳王壽夢時期,晉國送來了戰車和步兵統帥方略,作為回報,就是吳國需要不時偷襲一下楚國的東部疆域。

而楚國起初和吳國並不接壤,中間隔著很多個楚國的附庸小國。

而吳國攻打這些對於楚國不痛不癢的小國,不會引起楚國過度在意,而且有晉國北方的壓力,楚國也不敢貿然全力攻打吳國。

然後交易達成後,吳國迅速借助晉國的力量往上爬,一方面挨著楚國的打,另一方面學習中原文化,練就了一支強大的水軍,還有一支不錯的步兵。

壽夢之後,三個兒子先後繼位,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但是隨著晉國的衰落,吳國更多地承受了來自楚國的壓力,這也從另一方面助力了吳國的崛起,直到公子光刺殺僚即位後,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吳王闔閭,帶領吳國走向了爭霸之路,闔閭在伍子胥和孫武的幫助下,帶領吳軍以弱勝強,一路從安徽打到湖北,最終攻破了郢都,差點滅了這個強悍的楚國。

而隨著吳國的強大,晉吳聯盟也走到了末路,畢竟晉國最初的目的隻是扶持吳國起來牽制楚國,但是萬萬沒想到吳國竟然翻身做了主人,在打敗楚國之後,甚至在夫差時期北上爭霸中原,而爭霸的直接對手正是這個曾經的霸主晉國,也正是在夫差北上之際,晉國和吳國的百年聯盟走到了盡頭。

楚國借道越國伐吳

3、楚越聯盟

當吳國崛起之時,最難受的其實還不是楚國和晉國,而是位於吳國南方的越國,因為吳越鄰居,從來鄰居都是世仇,吳國在吳王闔閭期間崛起後,就想要北上爭霸,而為了北上,必須要先解決後顧之憂,畢竟在幾十年後,吳國就是亡於這後顧之憂手上。

而幾乎被吳國打垮的楚國,在緩過神來之後,也開始了復仇之路,那就是聯合越國對抗吳國。

而越國為了存國,願意不願意也就隻有跟遙遠的楚國結盟了。

之後吳越爆發沖突,楚國也隨即響應。

闔閭在與越國作戰之際身受重傷,並隨後死亡。

吳越與楚的地理位置

夫差即位之後,為了報父仇,南下打垮了越國,國王勾踐一度成為階下囚,楚國也沒有實力幫助越國抵抗正面吳國,隻能眼看著吳國稱霸,而正是在夫差志得意滿之際,越國通過自身努力,再加上楚國的扶持,最終實現了復興,趁夫差北上,偷襲吳國,大敗吳軍,殺了吳國太子,並在之後徹底打垮了吳國。

而就在吳國滅亡之際,楚越聯盟也就破滅了,最終在戰國時期,越國亡於楚國。

三晉合則無敵

4、三晉聯盟

三晉聯盟起初是春秋末期,晉國三位權臣魏韓趙三家聯合,滅掉了最強的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最後三家合夥瓜分了晉國,建立了韓魏趙三國,由於三個大家族的土地犬牙交錯,再加上分晉的歷史淵源,所以三個國家的關系特別好,雖然不在晉國這桿大旗之下了,但是彼此關系還是特別好,一直以來基本都是誰強誰當大哥,多數時候都保持一致對外。

戰國最先崛起的是魏國,魏國正是通過李悝變法,在短短一二十年間崛起,實力遠遠凌駕於列強之上。

而魏國稱霸中原的第一步,就是維護好三晉聯盟。

這是三晉的黃金時期,魏文侯統領三晉,東敗宋國,俘虜了宋國君主,更是打破齊長城,改變了齊國的政治格局;向西占據河西高原,一戰大破秦國五十萬大軍,將秦國壓制在了隴西。

向南吞並了大片楚國北部疆域,可謂是聲勢滔天。

向北滅了中山。

但是魏武侯即位之後,年輕氣盛,自恃國強,將趙韓當成了小弟,以為兵源和糧倉,三晉聯盟自此不再是鐵板一塊。

當魏惠文王時期,列國崛起,魏國雙拳難敵四手,被齊國、楚國和秦國一起揍時,韓國和趙國有了異動。

但是當三晉失去了魏國強悍的羽翼作為支撐時,四戰之地,就隻能成為列強的魚肉,三晉之間還有著其它隔閡,導致了無法團結一致。

雖然大體的聯盟沒有破裂,但是基本也是各過各的。

後期趙國強大,但是韓國徹底衰敗,魏國也一蹶不振,盡管有意抱團取暖,但是卻也於事無補,再也無法像當年魏文侯時期,三晉聯盟,所向披靡。

齊楚同盟

5、齊楚聯盟

戰國中期,在秦惠文王的領導下,秦國快速崛起,已經成為了天下一流強國,之後,惠文王用司馬錯的計謀,趁巴國和蜀國發生動亂,出兵幫助巴國滅了蜀國,然後又趁勢拿下了巴國,自此之後,秦國以極小的代價就拿下了巴蜀膏腴之地,一下子實力擴充了一倍。

楚國作為秦國近鄰,面對秦國的崛起,也不想成為下一個巴國或者蜀國。

於是就和當時天下最強大的國家齊國結盟,齊楚聯盟完全就是為了克制秦國。

隨後就有了張儀欺楚的歷史典故,用區區六裡地,瓦解了楚國和齊國的聯盟。

隨後齊國稱霸天下,幾次打敗楚國,奪取了楚國淮北數百裡土地。

燕趙之地

6、趙燕聯盟

趙燕兩國,在戰國時期,書寫了一段從聯盟到死仇再到聯盟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趙燕兩國在戰國前半部分都屬於毫無存在感的地位,趙國一直當魏國的小弟,燕國也被齊國壓著打。

直到趙武靈王時期,趙國通過改革崛起,趙惠文王即位之後,是趙國最鼎盛的時期。

而燕國之後,也進入燕昭王的統治時期,也對燕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燕國也進入了一段快速發展階段,在蘇秦等外交人士的勾兌下,燕趙締結了聯盟。

燕國需要趙國作為支持,以對抗當時天下最強大的齊國,而趙國需要燕國為後盾,以抵禦魏國和秦國。

趙燕聯盟大約維持了半個世紀,最具壯舉的一件事,就是趙國幫助燕國打敗了當時天下霸主齊國,幾乎滅亡了這個東方霸主。

但是隨後田單復國,齊國死灰復燃還痛打了燕國,趙國面臨著秦國的步步緊逼,放棄了燕國,而轉頭與齊國聯盟,而齊國和燕國作為不共戴天的仇人,所以趙國和齊國結盟,自然就宣告了趙燕聯盟破產。

合縱破連橫

7、合縱聯盟

合縱聯盟,最初的說法是由張儀提出來的,之後由公孫衍具體實施,所謂的合縱,就是以三晉外加燕國和楚國的力量去壓制秦國和齊國,公孫衍主要是攻打秦國,之後的蘇秦則是以滅齊為主。

合縱聯盟因為利益問題比較松散,其核心力量始終就是三晉,而且三晉本身也矛盾重重,所以最終沒有形成太大的氣候。

秦齊尊二帝

8、秦齊聯盟

秦國和齊國,一個在最東邊,一個在最西邊。

這兩個利益關聯不大的國家結盟,主要就是為了對抗合縱聯盟。

最開始是張儀的連橫,遊說齊國,算是齊國和秦國交好的開端,之後秦國和齊國結盟,應該是在范雎遠交近攻的戰略部署下實現的。

秦昭襄王時期,齊國毫無疑問是最強大的諸侯國,經歷了齊威王和齊宣王兩代積累之後,齊愍王初期,齊國實力達到了最巔峰,基本上把列國都揍了一遍。

而秦國也經過了數代積累,實力一路飆升,與齊國差距不算大。

但是兩個國家中間隔著合縱的五個國家,所以這兩個國家聯盟是歷史的必然,甚至在一定時期內,兩國還互相尊對方為帝,齊閔王稱東帝,秦昭襄王稱西帝。

秦齊聯盟的破裂,在於齊國滅宋引發了天下眾怒,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五國伐齊,齊國幾乎被滅掉,而能讓燕軍一路勢如破竹,轉瞬間打垮齊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軍牽制住了齊軍的主力。

此戰之後,齊國一蹶不振,秦國坐收漁利,自此成為天下最強諸侯,開始通過武力解決問題,秦齊聯盟已經沒有必要存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