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秦國十分弱小,經常被他國欺負。
為了改變現狀,胸懷大志的秦孝公剛剛繼位就發佈求賢令,許諾『有能出奇計強秦者,與之分土』。
商鞅響應求賢令投奔秦國,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變法。
前後歷經二十年,一改秦國貧弱的情況,使得秦國上下煥然一新,成為強國。
然而秦孝公剛剛去世商鞅就被公子虔誣為謀反,新君嬴駟以『謀反罪』抓捕商鞅,最終商鞅戰敗死於彤地,屍身被運至咸陽車裂,全家被殺。
明明有功於秦國,為何商鞅還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處死商鞅的嬴駟就是秦國第一位王——秦惠文王,他在位期間依舊支持新法,可見嬴駟並不反對商鞅變法的內容,那麼他處死商鞅就僅僅隻是針對商鞅個人了。
當初秦國剛變法一年時,時為太子的嬴駟就觸犯了新法,加上當時新法推行並不順利,商鞅就想以嬴駟正典型。
可嬴駟畢竟是秦國儲君,不好用刑,隻能由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師公孫賈代為受刑。
此事肯定被嬴駟記恨在心,所以說商鞅與秦惠文王還是有私仇的,不排除嬴駟公報私仇。
歷朝歷代的變法與改革都會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商鞅也是如此。
商鞅變法的一大核心就是廢除舊的奴隸制,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此舉雖然加強了君主集權,但打擊了之前擁有封地的宗室公卿的利益,這些秦國老士族因此恨死了商鞅。
奈何秦孝公極力保全商鞅,這些人隻能選擇隱忍。
如今秦孝公去世,這些人當然要想方設法除掉商鞅。
雖說商鞅推行新法強大了秦國,但他也從中得到不少利益。
官至左庶長,獲封商君,還得到了一大批因新法獲得爵位的百姓支持。
所以哪怕商鞅並無意謀反,但在新君秦惠文王眼裡他都威脅到了自己的權威。
為了解除威脅,嬴駟才會放任公子虔等人誣陷商鞅,自己再順勢而為誅殺商鞅,就能既得到老士族的支持,又奪回權力,順帶還報了當年商鞅用刑於太子傅、太子師的仇,一舉三得。
商鞅得知新君下令追捕自己後便逃亡至邊關,但走得匆忙未帶憑證。
想要住宿時,店家卻告知他留宿無憑證的客人需要治罪,這還是當年商鞅自己定的法文。
想要逃到魏國去,魏國卻因他當年騙擒公子卬而拒絕他入境。
身處絕境的商鞅隻得偷偷潛回封邑商於,決定拼死一搏,發動邑兵攻打鄭縣。
但此舉卻坐實了他謀反的罪名,秦惠文王得知消息後立刻派兵征伐,商鞅最終在彤地戰敗身死。
商鞅去世後屍體被帶回咸陽,由於謀反罪已經被坐實了,因此即便身死也難逃懲處。
秦惠文王下令車裂商鞅,並誅滅全家。
老士族見到商鞅被車裂,無不拍手叫好。
可他們沒想到新君嬴駟並未廢除新法,也未重用他們這幫守舊派,反而是繼續引進人才,為秦國東出做準備,張儀、公孫衍、樗裡子、司馬錯等人就要陸續登上歷史舞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