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戰功赫赫,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殺了他?原因有三點。《網路歷史》

秦昭襄王在位時,白起這位將領征戰六國,為秦國一統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根據《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白起曾在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然後在鄢郢之戰中攻陷楚國都城郢城,更是在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因為立下了赫赫戰功,白起被秦昭襄王封為武安君。

但是,對於這樣一位戰神,卻最終在公元前257年被秦昭襄王賜死,這是為什麼呢?

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分為以下三點。

就第一點來說,是因為白起多次拒絕秦昭襄王的命令。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結束後,白起準備一舉消滅趙國。

同年十月,秦國再次平定了上黨郡,之後秦軍兵分二路:一路由王齕率領,進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馬梗攻占太原。

而白起則準備圍攻邯鄲,也即這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時機。

不過,在這個關鍵時刻,秦昭襄王接受了趙國割地求和的建議,而丞相范雎也認為秦國將士疲憊,需要休整一番了。

當然,趙國隻是緩兵之計,也即沒有真的割地求和。

遭到欺騙的秦昭襄王自然是惱羞成怒,立即在公元前259年派遣王陵進攻趙國都城。

因為王陵的進攻不是非常順利,秦昭襄王準備讓白起率軍支援。

但是,白起卻表達了邯鄲不容易攻下的意見,也即拒絕參加邯鄲之戰。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應該是白起心懷怨氣,畢竟秦昭襄王一開始沒有聽自己的。

不過,白起違抗命令的行為,自然秦昭襄王心懷不滿,促使二者的關系漸行漸遠。

就第二點來說,則是得知秦國兵敗的消息後,白起的牢騷讓秦昭襄王暴怒不已。

在白起拒絕參戰後,秦昭襄王改派王齕領兵。

雖然秦國不斷調兵遣將,但是,趙國上下也是眾志成城,誓死守衛邯鄲這座城池。

並且,趙孝成王還派人向魏國和楚國請求支援。

到了公元前257年,因為魏國、楚國前來支援趙國,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秦軍在三國聯軍的夾擊下敗北,損失了數十萬兵力。

白起聽到這一消息後,不禁說道:『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

』對此,在筆者看來,白起的一番話頗有沾沾自喜的意味,可是,這對於本就因為戰敗而頭疼的秦昭襄王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

秦昭襄王得知白起的牢騷後非常憤怒,再一次命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過丞相范雎前來請求,白起依然稱病不起。

最終,秦昭襄王失去了耐心,這才讓白起自盡。

最後,就第三點來說,秦昭襄王殺了白起,也是為了徹底清除宣太後派系的勢力,從而鞏固自己的位置。

眾所周知,秦昭襄王即位初期,宣太後事實上掌握了秦國大權,而秦昭襄王則長期成為了擺設。

對於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來說,即位之初還能接受傀儡君主的身份,畢竟自己是魏冉等人擁立的,不過,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秦昭襄王奪回大權的動機越來越強烈。

同時,宣太後的弟弟魏冉由於長期擔任秦國丞相,擁有眾多黨羽,為了掌握秦國兵權,魏冉曾經推薦白起擔任秦國將領,也即白起可以劃入到宣太後派系。

誠然,秦昭襄王後來在范雎地幫助開啟了反擊,比如魏冉在公元前266年被罷免官職,宣太後在公元前265年去世,可是,白起的存在,依然對秦昭襄王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在此背景下,白起不聽命令正好給了秦昭襄王一個很好的借口。

為此,秦昭襄王逼死了白起,收回了秦國的兵權,並完成了對宣太後派系的清除。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促使秦國君主的權力得到加強,也為秦始皇嬴政一統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