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7年,在秦國王都的咸陽宮內,發生了一場史上最為有名的刺殺案。
這一天,燕國使臣荊軻,打著向秦國割讓城池的名義,帶著地圖朝見秦始皇。
同時,荊軻還提前把一柄短劍,藏在了地圖裡面。
等到秦始皇翻開地圖之後,荊軻忽然拿起短劍,打算直接刺殺秦始皇。
但結果,就在荊軻拿起短劍的那一刻,秦始皇反應卻比較快,瞬間躲過了荊軻的刺殺。
此後,秦始皇又借助大殿上的柱子,不斷和荊軻轉圈,讓荊軻抓不著自己。
關鍵時刻,又有一個站在遠處的太醫,將自己裝藥的袋子,砸向荊軻。
荊軻出於本能,用手去抵擋了一下,秦始皇則是趁機抽出自己的佩劍,一劍砍中了荊軻的大腿,而後命令下面的武士上來,直接殺了荊軻。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
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大人物被刺殺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諸侯和皇帝被刺殺的例子,歷史上也不是一個兩個。
然而這些刺殺案件,卻從未有任何一個,像‘荊軻刺秦王’這麼有名。
而且,很多人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可能都會產生過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當時派出刺客刺殺秦始皇的,會是燕國?
其他幾個強國,當時同樣也都面臨著被秦國滅國的問題,為什麼他們沒有派刺客去刺殺秦始皇呢?
實際上,歷史上真實的荊軻刺秦,看似隻是一個偶然事件,但其背後所隱藏的,其實有著很深的歷史原因。
想要真正看懂這場刺殺案,我們還得從當時的時代大背景開始說起。
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相互爭霸。
在這期間,位於西邊的秦國,通過一場商鞅變法,徹底強大了起來。
完成變法之後的秦國,開始不斷對外擴張,不斷和其他六個強國鬥智鬥勇。
就這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到了戰國中期尾聲的時候,秦國逐漸壓倒了其他國家,開始逐漸制霸天下。
而標志著秦國制霸天下的關鍵節點,就是歷史上那場著名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以前,六國之中還有國家可以單獨對抗秦國。
而長平之戰結束以後,隨著趙國被重創,其他六國再也無法單獨對抗秦國。
隻能在聯合的情況下,和秦國進行對抗。
所以,長平之戰以前,天下的局勢是七雄爭霸。
而長平之戰以後,天下的局勢就變成了秦滅六國。
不過,對於秦國自身來說,長平之戰結束以後,局面卻並不容樂觀。
一方面,六國意識到了秦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開始逐漸聯合,六國一起對抗秦國。
當時的秦國,雖然很強大,但是想要以一敵六,依然是不大可能的。
而且,長平之戰秦國雖然勝利了,但也隻能算是慘勝。
這場長平之戰,以及接下來的邯鄲之戰,對秦國自身也造成了極大的損耗。
另一方面,秦國自身也開始出問題了。
秦國當時的問題,主要是高層王位繼承問題。
長平之戰結束以後,沒過幾年,秦國的秦昭襄王就去世了。
而秦昭襄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秦孝文王即位。
但是秦孝文王僅僅即位三天之後,同樣也去世了。
而秦孝文王去世之後,接下來他的兒子秦莊襄王即位。
秦莊襄王在位的時間,同樣也不算長,僅僅隻有三年。
而秦莊襄王去世之後,接下來,就是秦莊襄王的兒子,也就是秦始皇登基了。
因為秦莊襄王去世的時候比較年輕,所以秦始皇即位的時候,僅僅隻有十三歲而已。
因為即位的時候太過年幼,所以秦始皇即位之後,根本沒辦法自己處理朝政。
隻能由丞相呂不韋,以及王後趙姬幫忙輔政。
接下來的幾年當中,一直到秦始皇成年之前,秦國的大權,其實一直都掌握在這兩個人手裡。
如此一來,秦國先是五年換了四個國君,導致國內政局開始動蕩。
緊接著因為秦始皇是少年登基,秦國又開始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
在這種局面下,秦國就算是想擴張,暫時也是有心無力。
所以,從秦昭襄王去世,一直到秦始皇正式親政。
這十多年的時間裡,秦國對外擴張的腳步,幾乎等於是暫時停了下來。
而對於其他六國來說,這十多年的時間,也可以說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
那麼,在這十多年裡,六國都在幹什麼呢?
首先是趙國。
趙國之前雖然在長平之戰當中,遭遇了毀滅性的重創,但是國內還保留著完整的軍事建制。
所以,在這十多年裡,趙國開始拼命恢復人口,重新組建強大的軍隊。
最關鍵的是,之前長平之戰爆發的時候,趙國還有一部分軍隊沒有參戰。
這部分軍隊,就是放在北方防守匈奴的那部分騎兵軍團。
所以在這十多年當中,趙國就以這些北地軍團為核心,開始重新組建軍事力量。
而且,在這十多年當中,趙國長時間處於隱忍狀態。
尤其是對北方的匈奴,趙國長時間處於固守不戰的狀態。
直到十多年之後,匈奴已經習慣了趙國的避戰行為,認為趙國已經害怕在對外擴張。
就在這個時候,趙國名將李牧,忽然帶著趙國精銳殺了出去。
這一戰當中,李牧把前來進犯的匈奴主力,近乎打得全軍覆沒,一戰打掉了十多萬匈奴主力。
這一戰之後,趙國在北方的壓力頓時銳減,可以抽出更多的力量,來對付秦國。
所以,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趙國恢復得還是比較快的。
不過,因為之前長平之戰對趙國的打擊實在太大,所以就算有了這十多年的恢復時間,趙國其實依然很難恢復到之前的巔峰狀態,還是無法獨自對抗趙國。
其次是齊國。
作為東方的大國,齊國也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
在戰國中期的時候,齊國更是一度和秦國並肩,被稱作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兩個國家之一。
但是後來,齊國因為外交策略失誤,導致其他國家一起圍毆齊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國伐齊’。
五國伐齊結束之後,齊國雖然最終艱難復國,但是自此之後,國內整體趨於保守。
從貴族到平民,都不願意參與對外戰爭,大家隻想老老實實的過日子。
然後利用其他六國打仗的機會,不斷賺錢,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
在這種情緒之下,齊國在這十多年當中,錢倒是沒少賺,但是卻幾乎沒怎麼參與對外戰爭。
而且,因為齊國常年不打仗,導致齊國軍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弱。
雖然在各方面都是一個頂尖大國,但是在軍事上卻毫無作為。
再之後是楚國。
作為南方第一大國,楚國當時有著除秦國之外最廣袤的國土,最多的人口。
雖然之前楚國也曾被秦國一頓暴打,連首都都被秦國給占領了。
但是即便如此,剩下的楚國,依然十分強大。
如果楚國能夠利用好這十多年,好好發展一下,恢復一下實力,或許也還有機會和秦國對抗。
但可惜的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楚國高層出問題了。
簡單來說,當時在位的楚王,生育能力似乎是有點問題。
而當時楚國這邊的春申君,見到這種情況之後,就把一個懷了自己孩子的女人,送進宮裡,然後謊稱這是楚王的後代。
等到這位楚王去世之後,春申君本想徹底就此控制楚國朝政,結果沒想到,那個女人的哥哥,直接派人刺殺了他。
然後,這個女人的哥哥李園,直接控制了楚國朝政,然後一心一意為自己謀福利,根本就不去想如何對抗秦國。
楚國最頂端的高層,都是這個態度,一心隻想為自己摟錢摟權。
那下面的那些中下層官員,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家都在忙著為自己謀福利,很少有人去考慮楚國未來會怎麼樣。
如此一來,楚國自然就直接錯過了這個最寶貴的恢復時間。
至於韓魏兩國,基本上就沒啥可說的了。
韓國作為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一個國家,當時已經弱得不值一提了,地盤也就比現在的河南省禹州市稍大一點點。
所以就算韓國再怎麼恢復,韓國也強不到哪裡去。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這段時間裡,韓國就想出了一個‘損招’。
他們直接派了一個叫鄭國的人,去幫秦國修了一條人工河。
這條人工河,固然會大幅度消耗秦國的國力。
但是如果這條人工河建成了,對秦國整體國力的提升,也是難以想象的。
當時韓國想得倒是挺好,想著先利用這個計劃,削弱秦國國力。
等到人工河即將建造完成的時候,再想辦法讓這個工程無法完成,讓秦國隻能白白消耗國力。
但沒想到,秦國最後把這個工程給搞出來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鄭國渠。
如此一來,韓國等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倒是幫秦國提高國力了。
至於韓國自身,在這十多年裡,則是沒有任何國力上的提升。
而魏國這邊,雖然魏國在戰國初期的時候,曾經是列國之中的霸主。
但是後來,隨著秦國崛起,魏國又處於四戰之地,被周圍幾個強敵一起圍毆,地盤早就縮水了一大截。
而且,在人口和財力方面,魏國此時也比較弱。
人才方面,魏國當時幾乎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才。
唯一能稱得上是人才的,便是魏國的信陵君。
但可惜的是,因為信陵君之前想救趙國,偷了魏王的兵符,導致信陵君這些年一直都在趙國那邊避難,根本不敢回魏國。
後來回了魏國之後,雖然帶著其他國家的軍隊,暫時幫魏國擊退了秦國的進攻,但是後來也得不到重用,最後隻能鬱鬱而終。
如此一來,魏國在這十多年裡,自然也沒什麼恢復和增長了。
最後一個,便是燕國。
和其他五國相比,燕國的情況其實有點特殊。
很多人讀春秋戰國這段歷史的時候,可能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為什麼事跡相對來說特別少呢?
在戰國歷史上,和燕國有關的大事,似乎就隻有之前那場五國伐齊,以及接下來的那場荊軻刺秦事件了。
除此之外,燕國好像一直都在旁邊看戲,隻是一個配角!
這其實並不是大家的錯覺,在正史上,燕國確實就是這麼一個尷尬的地位。
燕國的地盤,大概就在今天的北京和天津地區,後來又開始向東北地區擴張。
不過,因為當時生產力有限,導致燕國在東北那邊發展得並不算快。
畢竟成熟的統治區域,基本上也就隻局限於今天的遼寧省境內。
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燕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基本上就隻能跟齊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唱對手戲。
至於說秦楚韓魏這幾個國家,因為沒有接壤區域,所以彼此之間聯系其實並不算多,直接的對手戲就更少了。
這就導致秦楚韓魏這幾個國家的大事件當中,基本上都沒有燕國的參與,所以大家才會覺得,燕國的戲份比較少,一直都像是一個配角。
而處於那種尷尬的地理位置,燕國想要擴張的話,其實也很糾結。
當時燕國主要有三個方向可以擴張,一是朝趙國所在的山西和內蒙古方向擴張,二是朝齊國所在的河北山東方向擴張。
但這兩個方向的擴張,顯然都不太容易。
因為不管是趙國還是齊國,國力都遠在燕國之上。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燕國就隻能選擇向第三個方向,也就是通過遼西走廊,向東北地區擴張。
如果當時生產力足夠,燕國可以大規模開發東北地區的話,那燕國絕對有可能國力暴增,甚至達到不輸秦國的地步。
要知道,後來在南宋時期,占據東北的金國,就曾經暴打遼國和南宋。
如果燕國能夠占據並且開發整個東北,能不能暴打其他六國還不好說,但是自保絕對沒問題。
只要扼守住遼西走廊,在今天的山海關地區派一支精銳駐守,燕國絕對是進可攻退可守。
但問題在於,但是燕國沒有大規模開發東北的能力。
在歷史上,東北被大規模開發,這已經是非常後期的事情了。
而且,在戰國時代,東北這邊也不是處於勢力真空的狀態。
當時在東北地區,生活著一群林胡部落。
這些部落,同樣也很難纏。
所以,當時燕國的勢力范圍,雖然擴張到了東北,但是卻不具備大規模開發東北的能力。
就燕國當時的局面來說,與其把主意打到大規模開發東北上面,還不如想辦法去攻略一下齊國和趙國,後者的難度其實要低很多。
而在之前的歷史上,燕國其實也不是沒和齊趙兩國交手過。
尤其是和齊國,戰國時代的燕國和齊國,幾乎稱得上是世仇。
齊國曾經趁著燕國內亂,差點滅了燕國;燕國也曾經在五國伐齊的行動中,差點吞並了齊國。
不過最終,雙方還是都對彼此無可奈何。
就在這個時候,趙國那邊,長平之戰打響了。
長平之戰,直接導致趙國國力暴跌。
這一戰剛結束的時候,其他五國最擔心的,其實是趙國就此倒下。
不過接下來,當魏國和楚國分別派出援軍,幫趙國擊退了秦國之後,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尤其是燕國,此時更是打定了主意,要進攻趙國。
從地圖上來看,一旦燕國吞並了趙國,那燕國就可以直接連通北方草原,擁有了優質的戰馬資源。
這個時候的燕國,國力絕對會有質的提升,完全可以正面對抗秦國。
所以,就在秦國暫停的那十多年裡,燕國就開始攻略趙國了。
當時的燕國,想得挺好,覺得趙國的主力,已經在長平之戰當中,被秦國給消滅幹凈了,自己應該很容易就能擊敗趙國,然後占領趙國的大片地盤才對。
但是雙方交手之後,燕國卻很快發現,即便是這樣的趙國,依然不是自己能小覷的。
因為當時趙國有兩大超級牛人:廉頗和李牧。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中的兩位,廉頗和李牧的戰鬥力,真不是吹出來的。
或許,在對秦國的戰場上,因為趙國國力不如秦國,這兩位還要稍稍忌憚一些。
可是在面對燕國的時候,那就截然不同了。
燕國這邊,根本沒有同等級的名將,能夠和這兩位在戰場上對打。
所以,公元前251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去世的那一年,燕國終於按捺不住,開始正面進攻趙國。
結果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燕國非但沒有討到任何好處,反倒是被廉頗一路反推,直接包圍了燕國首都,消滅了燕國大量的有生力量。
要知道,此時距離趙國擊退秦國的那場邯鄲之戰,僅僅隻過去了六年而已,正是趙國最虛弱的時候。
連這樣的趙國,燕國都打不過,甚至還被反推到首都……這隻能說明,老將廉頗實在是太猛了。
如此,又過了七年之後,李牧又在北方大破匈奴,徹底消滅了匈奴的主力,導致趙國在北方的這支手,可以徹底騰出來了。
而騰出一隻手之後的趙國,自然就更可以輕易拿捏燕國了。
就在李牧大破匈奴一年之後,李牧親率趙軍,進攻燕國,又占了燕國不少地盤。
不得不說,燕國的戰鬥力,真的是很不咋地。
不過,這其實也不能怪燕國。
畢竟燕國常年地處北地,經濟不發達,手工業也比較落後。
就連武器生產這一塊,都要落後於其他國家。
再加上燕國沒有頂級名將坐鎮,敗給趙國,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以上所說的這些,全都是秦始皇親政之前,六國各自的情況。
當時的六國之中,趙國雖然在長平之戰當中慘敗,但是顯然恢復得最快。
而且,靠著欺負燕國和匈奴,趙國也擴大了不少地盤,讓趙國的國力進一步恢復。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秦始皇登基了。
秦始皇登基之後,秦國的政局,重新穩定了下來,戰爭機器也開始再次對外重啟。
與此同時,之前韓國騙秦國修造的那條鄭國渠,也已經徹底建造完成了。
此時的秦國,已經徹底從之前的頹勢當中走了出來,開始再次準備攻略六國了。
而此時的秦始皇,面對這種亂局,首先要思考的,自然就是要先滅哪個國家了。
經過復雜的爭論之後,最終,秦國高層決定,還是要先打趙國。
因為趙國在六國之中,此時實力算是最強的一個。
只要趙國還在,趙國就能不斷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對抗秦國,從長遠來看,會給秦國造成更大的折損。
簡單來說,當時秦始皇準備先挑個頭最大的打。
而想要打趙國的話,這裡面的門道就很多了。
雖然趙國之前被秦國一頓暴揍,損失慘重。
但此時的趙國,已經恢復了不少。
要是單打獨鬥的話,肯定不是秦國的水平。
但麻煩之處在於,趙國可以長時間拖住秦國進攻的步伐。
一旦秦國在正面戰場上,被趙國拖住,那其他國家就勢必會撲上來,一起圍毆秦國。
一旦那個局面出現,秦國就算再強,也會覺得很麻煩。
所以,想要解決趙國,關鍵就在於如何創造秦趙兩國單挑的局面。
只要兩國單挑,其他國家不插手,秦國就有必勝的把握了。
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接下來,秦始皇就開始佈局了。
在秦始皇的佈局下,秦國先是和趙國簽訂了和平協議,用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讓趙國誤以為秦國暫時被拖住了,無法進攻趙國。
所以接下來,趙國就開始集結大部分兵力,前去進攻燕國。
然後,等到趙國和燕國兩敗俱傷之後,秦始皇再出手摘果子,輕易殺入趙國腹地,消滅了趙國大量的有生力量。
這一戰之後,趙國好不容易恢復的實力,再次被秦國消滅了大半。
李牧苦心經營的騎兵軍團,也遭受了重創。
到了這時,個頭最大的趙國,被徹底打下去了,秦始皇總算是可以正式對六國發起滅國戰了。
此後的幾年裡,秦始皇不斷從趙國這邊攻城略地,給趙國造成持續傷害。
同時,秦始皇還利用各種手段,削弱韓魏兩國。
就這樣,到了公元前230年,實力最弱的韓國,首先撐不住了。
接下來,秦始皇連主力秦軍都沒派,直接派了一支偏師,就把韓國給滅了。
韓國被滅之後,魏國這邊破於秦國的威勢,也不敢再增援趙國。
如此一來,秦國就創造出了和趙國單打獨鬥的局面。
於是,一年之後,秦國對趙國發起了滅國戰。
此時的趙國,在秦國面前,已經難以抵擋。
唯一的名將李牧,又因為秦國的反間計,被趙國臨陣換掉。
所以,打了一年之後,昔日可以和秦國單打獨鬥的趙國,就這樣被徹底消滅了。
隻剩下一部分殘存貴族,逃往今天的山西省北部,建立所謂的‘代國’。
不過,這樣的代國,在秦國面前,顯然根本不值一提,秦始皇隨時可以滅了代國。
而隨著秦國接連消滅韓趙兩國,接下來,昔日的山東六國,就隻剩下了齊楚魏燕這四個國家了。
此時整個天下,都在進行觀望,所有人都在想,秦國接下來會進攻哪一個國家。
這就是荊軻刺秦事件發生之前,所有的歷史背景。
從這些復雜的歷史關系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隨著秦始皇消滅趙國,原本和秦國沒有接壤的燕國,就和秦國有了實際的接壤區域。
所以此時的燕國,非常擔心接下來秦國會捎帶手滅了自己。
在強大的秦國面前,趙國尚且抵擋不住,燕國自然就不用說了。
唯一的機會,就是聯合僅剩的齊楚魏三國,組成一個四國同盟。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四個國家的國力加起來,也就勉強能和秦國對抗而已。
但問題是,秦國這邊也不傻,自然不會老老實實等著四國聯合。
在外交領域,秦國這時候出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隻求瓦解四國,不讓這四國結成同盟。
而面對秦國的外交攻勢,燕國這邊暫時也沒了辦法。
當時的燕國,總不能跪求昔日的死地齊國,和自己聯盟。
至於南邊的楚國,遠水解不了近渴。
魏國此時則是已經暫時對秦國稱臣,而且和燕國也不接壤。
所以,此時從燕國的角度來看,真的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面對強大的秦軍,燕國如果抵抗,幾乎是鐵定抵擋不住。
想要聯合,短時間內又無法組成同盟。
想要轉移矛盾,讓秦國去打其他國家,這事好像也不是燕國能說了算了。
此時的燕國,真的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當時的燕國高層,估計也很困惑:明明這些年燕國也很努力,為什麼燕國卻一步步走到了這個地步呢?
回顧燕國以往的歷史,燕國到底哪裡做錯了呢?
這些問題,或許燕國人一直到燕國被滅,也沒想明白。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身為燕國太子的姬丹,卻想到了一個劍走偏鋒的‘辦法’。
或許,可以直接刺殺秦始皇!
燕國的這位太子姬丹,之前曾經在秦國做過人質,而且據說早年還曾經在趙國做過人質,在趙國期間,還和少年時代的秦始皇有點交情。
所以對於秦國這邊的情況,姬丹是很了解的。
正是出於這種了解,姬丹才提出了這個計劃。
如果是對於其他國家,這個辦法或許還真未必管用。
但是對於秦國來說,別看此時秦國強大,但秦國最大的弱點,卻恰恰正是至高無上的秦始皇本人。
這事說起來很復雜,因為涉及到了秦國內部大量的歷史淵源。
簡單來說,之前秦始皇他太爺爺秦昭襄王,隻有兩個兒子。
一個死得早,另一個就是秦始皇他爺爺。
秦始皇他爺爺,子嗣倒是很多。
但是因為早年的一些鬥爭,導致秦始皇他爹上位之後,對他自己這些兄弟,一直都有所防備。
等到秦始皇這一代,他爹隻生了兩個兒子。
一個是秦始皇,另一個叫成蟜。
但是這個成蟜,之前曾經率領秦國軍隊進攻趙國,然後因為一些復雜原因,不得不叛逃,然後被處死了。
而在秦始皇之後,秦始皇本人倒是也有很多子嗣,但是因為一些更復雜的原因,導致秦始皇一生沒有立後,同時也沒有立太子。
而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當時也還是一個孩子,最多不過十歲左右。
老嬴家內部的這些爛賬,一般人或許不太清楚,但是曾經在秦國做過人質的姬丹,肯定是相當清楚的。
所以姬丹明白,一旦秦始皇被突然刺殺身亡,又沒有提前立儲。
接下來,秦國一定會內亂。
光是老嬴家內部,為了爭奪國君的寶座,就一定會紛爭不斷。
弄不好的話,秦國直接來一場內戰,都是有可能的。
與此同時,當時秦國內部,還有其他各種矛盾。
比如說秦始皇曾經大力招攬外來的士子入秦,安排他們的做官。
而這些士子入秦時候,勢必要侵占老嬴家自己的一部分權力和地位。
再比如,當時秦國的外戚勢力,也就是秦始皇他奶奶家那邊的人,也在蠢蠢欲動。
從表面上來看,當時的秦國,內部確實非常穩定,可以團結一致,對外擴張。
但是這種穩定,是建立在秦始皇活著的基礎之上的。
一旦秦始皇突然被刺身亡,那接下來的秦國,陷入大規模的內亂,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作為燕國的太子,姬丹明白,一旦他真的派人刺殺秦始皇,不管成功與否,都一定會引來秦國的怒火。
但在這個選擇當中,如果他成功刺殺了秦始皇,秦國就算憤怒,短時間內也無力進攻燕國,或者進攻燕國,但也會因為內鬥問題,而被燕國輕易擊退。
一旦燕國守住這一關,接下來燕國說不定還可以趁勢反攻,拿下秦國剛剛占領的趙國故土。
就算不行,燕國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和齊楚兩國組成聯盟。
就算秦國那邊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平靜,讓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即位。
但扶蘇作為一個少年,又無法迅速組織秦國對外擴張。
至少在扶蘇成年之前,秦國會再次停止對外擴張。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似乎都還有一線生機。
至於說刺殺失敗,最多也就是讓秦國軍隊馬上進攻燕國。
可是看眼下的局面,就算不刺殺,秦國也有可能隨時殺過來。
所以,當時姬丹面對這個選擇的時候,厲害關系其實就是這樣簡單。
如此一來,姬丹自然會選擇鋌而走險,力求能夠刺殺秦始皇了。
於是接下來,燕丹先是找到了荊軻這位傳奇刺客,給他準備了一柄淬毒的短劍。
只要荊軻能夠用匕首劃傷秦始皇,秦始皇都必死無疑。
而為了讓荊軻有機會接近秦始皇,燕丹更是做了充分的準備,不但把秦國的叛逃將軍樊於期的頭顱作為禮物,同時還把燕國的督亢地區,獻給秦國。
希望能夠借著讓荊軻獻地圖的機會,接近秦始皇,然後找機會完成刺殺。
所有的這些準備,都做好了之後,荊軻就正式上路了。
到了秦國之後,荊軻其實又進行了一番打點,這才有了真正面見秦始皇的機會。
據說當時荊軻為了面見秦始皇,也是費了不少力氣,這期間還賄賂了當時秦國的中庶子蒙嘉。
這位蒙嘉,據說是秦國大將蒙驁的弟弟。
而這位蒙驁,則是有兩個孫子比較有名。
一個是後來鎮守秦朝北方,擊退匈奴的那位大將蒙恬。
另一個則是電影《神話》裡面,成龍飾演的那位蒙毅。
簡單來說,當時荊軻賄賂了蒙恬和蒙毅的叔爺,所以得到了面見秦始皇,並且親自為秦始皇獻地圖的機會。
而秦始皇這邊,得知此事之後,也是非常感興趣。
除了那位叛逃將軍樊於期之外,燕國獻上的這塊地盤,也十分誘人。
所謂的督亢之地,就是今天的河北涿州、固安這一帶。
這塊地盤,不但臨近燕國首都,而且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秦國進攻燕國首都的道路上,唯一一塊能夠稱得上是阻礙的地方。
一旦控制了這個區域,以後秦國大軍就可以隨時進攻燕國首都了。
所以,秦始皇也沒什麼意見,直接決定召見荊軻。
等到這一切準備都做好了之後,荊軻就把那柄短劍,藏在了地圖裡面。
因為當時地圖基本上都是用獸皮繪制的,一般都是卷起來的,所以荊軻才有機會把短劍卷在地圖最裡面。
如果當時大家喜歡折疊地圖的話,估計荊軻還真不好藏。
因為在進入咸陽宮的時候,外邊武士一定會搜身。
隻有這張地圖,因為是獻給秦始皇的,外人不能探查,所以才有這個機會。
而隨著荊軻正式上殿,接下來,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事件,就徹底上演了。
在這場刺殺案當中,荊軻唯一的機會,就是趁著秦始皇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直接一劍刺中秦始皇的要害。
但可惜的是,秦始皇大概也是練過的,第一時間躲開了荊軻的刺殺。
等到秦始皇反應過來,開始繞著大殿上的柱子不斷轉圈,下面的武士也紛紛趕過來救駕。
到了這個時候,這場刺殺,其實就已經註定沒機會了。
即便如此,這場失敗的刺殺,也依然是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場刺殺。
因為一旦荊軻當時成功了,秦國將會有極大可能會陷入內亂。
到時候歷史會走向什麼方向,可就不好說了。
秦國最後是否還能統一天下,恐怕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而這場失敗的刺殺,就算沒能直接幹掉秦始皇,依然也對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在這之後,暴怒的秦始皇,直接派兵殺入燕國。
原本秦始皇或許還在猶豫,但這次刺殺之後,秦始皇卻堅定了先滅燕國的決心。
最終,秦國輕易占領了整個北京地區,殘存的燕國,不得不退往東北地區茍延殘喘。
同時,為了熄滅秦國的怒火,燕國這邊還直接殺了燕丹,把燕丹的頭顱獻給了秦始皇。
除此之外,這場失敗刺殺,也給後世所有的皇帝敲響了警鐘。
自此之後,所有皇帝都不會再讓外國使臣或者大臣,直接把東西拿到自己面前。
而是會先讓一個貼身的宦官,下去把東西拿上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秦朝之後的所有古裝劇,大臣們給皇帝遞奏表的時候,都得讓旁邊的太監幫忙遞上去,而不是直接自己送過去。
說到底,就是後來的皇帝們,被荊軻刺秦這件事給嚇怕了。
至於說為什麼隻有燕國做了這樣的事情,其他國家沒有做,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在荊軻刺秦之前,趙國和韓國,都沒想過這種事情。
而荊軻刺秦之後,秦國這邊也不傻,自然要加強戒備。
僅剩的齊楚魏三國,就算知道秦國有這個弱點,想要刺殺秦始皇,也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