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談道的特點時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第40章》道的動力是反,道的工具是弱。
他還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第58章》
災禍是幸福所依靠的東西,而幸福又暗含在災禍之中。
正常可以變為反常,而善良可以化為妖孽。
人們往往長久地被這些變化所迷惑而不解。
如果能夠勘破這一根本道理,他們在為人處世上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由此,老子提出他的社會治理的一個基本原則:不爭。
他明確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這裡的『為』,是不帶有自己特殊目的去做事情,所以能夠做到不爭,『為而不爭』是符合『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這一道的基本精神的。
為什麼要不爭?老子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第73章》
這裡的敢,就是爭鬥。
勇於爭鬥就會被殺,勇於不爭鬥則會存活。
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帶來好處,有的帶來災害。
天所厭惡的,有誰知道其緣故嗎?天的規則,是不爭鬥而去取勝。
這裡有一點須解釋一下:勇於爭鬥,這是好理解的;為什麼『不爭鬥』也要『勇於』呢?當時人們普遍的觀念是,在有了矛盾和沖突時,必須以爭鬥的方式來解決。
不這樣做的人被視為懦夫。
所以,沖破人們傳統觀念,這也是需要勇氣的。
這裡還須討論一下,事實上是否真的是『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恐怕不都是這樣的。
『勇於敢』可能被殺,也可能將對手殺死。
如果是後一種結果,那倒是讓自己活下來了。
而『勇於不敢』也一樣,其結果並不必然導致『活』。
對方要追殺你,你一味地『不敢』,最後還是可能喪命。
老子還從反面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第42章》他說,強橫霸道的人不會有好的下場,我應該將這一點作為一個根本的教訓。
在當時的人們和社會當中,這樣的強梁者比比皆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聽老子的話。
老子不僅認為天道、聖人的原則是不爭,他還認為,聖人治天下,應該讓老百姓也不爭。
他說:『不尚賢,使民不爭』《第3章》不崇尚賢人,老百姓就不會為了向上爬而互相爭鬥,就可以避免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社會矛盾,因此是治理國家必須采取的一個措施。
『爭』最激烈的形式是戰爭。
根據『不爭』原則,老子對戰爭是持否定態度的。
他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遠。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兇年』《第30章》用道來輔佐君主的人,不靠武力來強霸天下。
打仗這樣的事情是很容易遭到報應的。
軍隊駐紮過的地方,會荊棘遍地叢生。
大戰之後,必定有災荒之年。
老子不主張戰爭,但他生活的時代戰爭頻繁。
那些不得不卷入戰爭的人們,應該怎樣對待戰爭呢?首先,『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第31章》兵器是不吉祥的物品,人們大都厭惡它,所以那些通曉道的人盡可能地不用它。
其次,『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第31章)在迫不得已使用它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一個好東西。
即使打仗打勝了,也不要把它當成好東西;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以殺人為樂。
以殺人為樂者,是不可能真正實現治理天下的願望的。
再次,在具體做法上,『吉事尚左,兇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第31章》通常吉慶事以左邊為貴,兇喪事以右邊為貴。
打仗時不專殺的偏將軍站在兵車左邊,主殺的上將軍站在兵車右邊,也就是說,他們是以參加喪禮的態度來對待戰爭的。
戰爭殺人眾多,人們為之悲痛哭泣,仗打勝了也以喪禮來處理它。
【本文摘自《中國社會思想研究》《黃忠晶等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