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野心』:看看管仲樂毅就明白了,難怪會投靠劉備。《網路歷史》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隱居隆中時,『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不屑一顧,隻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相信他的才華。

論文,除了管仲之外,歷史上還有名相藺相如、蕭何、曹參等人,名氣不下於管仲。

論武,孫武、孫臏、吳起、白起、韓信等戰功顯赫,青史留名,比樂毅名氣還要大。

那麼,諸葛亮為何偏偏推崇管仲、樂毅?其實,諸葛亮推崇這兩個人,不是因為忠誠,不是因為才華,而是因為他們的功績。

搞清楚諸葛亮的真實追求,就能明白諸葛亮的某些反常行為了。

管仲,原本是齊國公子糾的屬臣,因為公子糾爭位失敗被殺,管仲被俘,好友鮑叔牙向公子小白《齊桓公》推薦管仲,於是他就向公子小白效力,而齊桓公不計前嫌《管仲曾射殺他》,誠懇邀請管仲共謀大業。

因此,管仲屬於『三姓家奴』,談不上什麼忠誠。

樂毅,祖上是魏國人,因為攻占中山國,後人定居於此。

中山復國之後,樂毅家族成了中山國人。

趙武靈王滅掉中山國後,樂毅家族成了趙國人。

趙武靈王去世後,樂毅前往魏國,並為魏昭王出使燕國,隨後在出使過程中投奔了燕昭王。

因此,樂毅比管仲更沒有忠誠感,有過多次跳槽。

可見,管仲與樂毅都沒有什麼『愛國情結』,談不上什麼對國家的忠誠,也沒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境界,大概隻有『尋找明主,施展抱負』的想法。

史書上說諸葛亮志在恢復漢室、匡扶漢室,與管仲、樂毅兩人明顯不大相同。

所以,諸葛亮推崇他們,與忠誠、愛國之類的主題無關。

管仲樂毅都是才華橫溢之輩,一時風流人物,前者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後者幫助燕昭王差點滅齊,讓齊國差點成為第一個被滅的戰國七雄。

但古往今來,才華橫溢之輩數不勝數,比管仲、樂毅更有才華的人多得是。

而且,諸葛亮本身就才華橫溢,《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少年時說了三點:一是徐庶等人讀書務於精熟,而諸葛亮觀其大略;二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常常從容地抱膝長嘯;三是諸葛亮評點徐庶等人,說他們能做刺史、郡守,但別人反問他時卻『笑而不言』。

後來,劉備、孫權、司馬懿等無論哪個陣營,都給予諸葛亮極高的評價,其中司馬懿贊其『真乃天下奇才也』。

以諸葛亮的才華來說,他不會自認不如管仲樂毅,也沒有道理認為他們倆才華古今第一。

也就是說,諸葛亮推崇管仲樂毅,與他們的才華沒有太大關系。

既非忠誠,又非才華,那麼諸葛亮為何推崇管仲樂毅?原因很簡單,諸葛亮推崇他們的功績,想像他倆一樣。

管仲輔佐齊桓公之前,齊國隻是東方大國,不具備全國影響力、號召力。

且,赤狄入侵中原,齊國、晉國都無法抵抗,晉國四周都是狄人勢力,很多小國遭到赤狄入侵而滅亡,比如衛國被滅,衛懿公慘遭狄人分食,隻剩下肝臟,衛國隻剩下5000人寄居曹國。

在這種情況下,管仲輔佐齊桓公,對內改革增強國力,對外打出『尊王攘夷《當時主要是攘赤狄》』旗號,最終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且得到周王室的認可。

樂毅輔佐燕昭王之前,燕國慘遭齊國入侵,差一點就被齊國滅了。

且,自周初分封起,燕國一直是『小透明』,沒什麼存在感,史書上記載的非常簡略,典型的弱國,一直持續到燕昭王繼位之前。

但樂毅輔佐燕昭王之後,燕國絕地反擊,上演了一場超級逆轉,弱國攻打強國,五年內竟然連克齊國七十多座城,齊國隻剩下2座城也被圍住。

若非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猜忌樂毅,齊國或許就此滅亡,也就沒有田單的軍事奇跡了。

由此再看諸葛亮。

管仲之前的天下局勢,與東漢末年的天下局勢,兩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天子勢力衰弱,都是諸侯割據,天下局勢失控。

當然,諸葛亮目的是統一全國,恢復漢室統治,而齊桓公無法統一全國,但他稱霸,也類似統一。

樂毅上演的是絕地逆轉,以弱勝強。

諸葛亮年少時《十歲之前董卓進京》,諸侯已經開始割據,曹操、孫策、袁紹、袁術等已經崛起,劉漢勢力衰落已成必然,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恢復漢室一統全國,必然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必然需要以弱勝強的大逆轉。

當然,諸葛亮少年心性,心氣高,認為要立絕世之功,或認為非大逆轉不足以稱成功。

因此,諸葛亮推崇管仲樂毅,主要是因為他倆的功績,諸葛亮想像他倆一樣,建立不世之功。

搞清楚諸葛亮的志向追求之後,再看諸葛亮的歷史,很多問題就能得到答案。

比如,諸葛亮為何不投靠曹操、孫權,而投靠劉備呢?除了『恢復漢室』的志向之外,也與劉備屬於『明主』,以及追求大逆轉式的成功有關,畢竟曹操、孫權實力都很強,投奔他們無法實現驚天大逆轉式的成功。

又比如,諸葛亮為何一再北伐?最根本的一條是滅魏、滅吳,實現人生理想,當時諸葛亮年紀已大,再不抓緊北伐就隻能含恨而終了,於是才會在短短7年內發動至少五次大規模北伐。

諸葛亮雖然沒能實現志向,但縱觀古今名人,敢於如此立志的,顯然屈指可數。

因此,諸葛亮或許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他年少時『自比管仲樂毅』,並一生身體力行的去推行這一點,就不得不讓人由衷敬佩。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