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之死名傳千古,田光自殺默默無聞,每個刺客都有自己的信條。《網路歷史》

引子

燕王喜二十七年《公元前228年》,秦滅趙,一統三晉,兵臨易水。

位於北方苦寒之地的燕國最終還是迎來了大秦帝國的黑色洪流。

燕國上下震懼不已,有主張再發合縱抗秦,但合縱的重要力量三晉已亡,其餘諸國畏秦如虎,再行合縱談何容易。

燕太子丹向太傅鞠武問計,而鞠武就推薦了田光。

田光

田光伏劍

田光,何許人也?史載,田光是戰國時期『邑之東鄙人也』《即邢臺新河縣西千家莊人》,燕之處士。

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素稱燕國勇士,亦稱節第二十編俠。

太子丹謀劃刺殺秦王,向田光求計,田光當時年齡已經很老了,無法助太子丹完成刺殺任務,於是請太子丹將門客叫出來看看有誰合適。

太子丹請出來了三位勇士與田光相見,田光一一相過,問其姓名,然後對太子丹說:『臣竊觀太子客,俱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則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則面青;秦舞陽骨勇之人,怒則面白。

夫怒形於面,而使人覺之,何以濟事?臣所知有荊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為勝之』

通過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這位節俠還是很有幾分識人之明的,特別是他對秦舞陽的評價,精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後來隨荊軻刺秦時,秦舞陽果然因面色發白而引起了秦王的警覺。

若沒有這個環節的失誤,秦帝國後來的命運還真不好說。

田光向太子丹舉薦了荊軻之後呢,太子丹告誡田光說:『所言國之大事,願先生勿泄也!』對於田光這一位極為重名的豪俠之士,太子丹這句看似可有可無的告誡可謂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個極為矛盾的時代。

諸侯之間為了爭霸,陰謀詭計信手拈來,敲詐勒索無所不用。

但是『士』這個群體,極為重視個人信義和名聲。

甚至於可以以死來證實個人的節操。

這種例子太多,比如說豫讓,程嬰,公孫杵臼,介了推等人。

所以說太子丹一席話讓田光感到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於是當他找到荊軻後,把太子丹的相托告訴了他,荊軻也同意了相請。

田光就長嘆一聲道:『吾聞長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勿泄,是太子疑光也。

夫為行,而使人疑之,非節俠也。

願足下急見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於伏劍自刎,以全聲名。

太子丹聽了之後跪拜哀泣,傷心萬分,可是斯人已逝,如之奈何。

田光扶起燕丹

田光的死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後來的史家對此事也是草草幾筆。

更多的筆墨被放到了之後發生的轟動七國的荊軻刺秦一事上。

風蕭蕭兮易水寒

易水送別

荊軻於易水河畔告別眾人,一襲白衣一架車,一把短劍一首歌,往秦國而去,數日之後在秦國的朝堂之上,如蒼鷹振翅,奮力一擊,從此留下了千古第一刺客的名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田光,作為這次刺秦事件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卻並未得到太多贊譽。

他風骨奇特,志節高尚,為了守密,也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伏劍而死。

他並沒有直接參加刺秦之事,但是若無田光舉薦,又哪裡會有荊軻刺秦呢。

易水河寒,不再歸來的壯士又豈止荊軻一人啊!

田光的悲壯之舉,也有後人傳頌。

唐代詩人李遠就贊嘆田光說:

秦滅燕丹怨正深,古來豪客盡沾襟。

荊卿不了真閑事,辜負田光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