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原本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又稱衛鞅、公孫鞅。
後來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又稱為商鞅。
商鞅在魏國時,雖然默默無聞。
不過混得也還是不錯的,魏國的宰相公叔座對他十分的賞識,也有意將他推薦給魏王。
然而,商鞅這匹千裡馬卻偏偏遇到魏王這個不識貨的主兒。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
』就是『跳槽』人的心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有志之士誰不想有更好的發展,更何況是『少好刑名之學』的商鞅。
盡管機遇與風險同在,可『跳槽』的人之所以還要『跳槽』,就是跳了,才有機遇,不跳,雖然沒有風險,可以也沒有更好的出路。
蘇秦有句話最為形象:『假如我當初在洛陽城邊有一頃良田,安心地耕種,難道我還能身佩六國的相印嗎?』
此時的商鞅也是如此,當公叔座病危時,向魏王推薦他,商鞅不到三十歲,在魏王眼裡的商鞅:一是年紀輕,二是地位低,三是經驗少。
這樣的人怎能擔任宰相協助自己管理國家呢。
魏王的想法,從客觀上來講是沒錯的,錯就錯在他的思維。
當時的戰國,正好處在封建制取代奴隸制的大變革時期,魏王在用人上表現出陳腐的觀念,很難適應這種方興未艾的歷史潮流,他的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也錯失了商鞅這樣優秀又敢於改革的人才。
商鞅受法家思想的深刻影響,也屬於開拓創新的人才。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魏王起用商鞅,商鞅的『強國之術』也會遭到魏王的反對而未必能得到很好的施行。
『道不同不相為謀』面對不懂得賞識自己的魏王,商鞅有志難伸,隻得無奈的選擇『跳槽』。
那麼,往哪裡跳就成為商鞅需要三思而後行的一大難題?
對於有志者來說『跳槽』為的就是能夠遇見一個賞識自己的領導,能夠謀求更好的環境,更大的發展。
因此,敏銳的判斷和理性的選擇至關重要,不過也不乏有運氣的成分。
很快,秦國的一紙求賢令,讓觀望中的商鞅眼前一亮鎖定目標:『往秦國跳』。
商鞅選擇前往秦國出於怎樣的考慮呢?
秦國屬於發展中的國家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盡管當時的秦國不管是經濟,還是政治、文化相對來說都比較落後。
也被中原一些諸侯國所瞧不起。
因此,秦國上至王孫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憋著一股勁:求生存,謀發展。
這些也讓商鞅看見了希望。
秦孝公即位不久,很想幹出一番事業,對於真才實學的人才,舉雙手歡迎。
秦孝公的求賢令言辭懇切、求賢若渴也打動了商鞅,此時投奔秦孝公一定會有所作為。
秦孝公在求賢令中:『有誰能獻奇計良策, 使秦國堵上,我讓他居高位,且分給他土地』
可見秦孝公求賢若渴、重用賢能,對人才的待遇也很高。
這些條件對於懷才不遇,渴望得到伯樂賞識和重用的商鞅來說,無疑是很大的誘惑。
不過,往哪裡跳雖然至關重要。
但是,怎麼跳也是有講究的,聰明如商鞅固然知道這個道理。
在『跳槽』秦國前,公叔座曾建議魏王殺了商鞅。
並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商鞅,其實公孫座這麼做無非也是想賣個人情。
公叔座對商鞅說道:『我站在忠君的立場,建議魏王殺掉你。
站在愛臣的立場,勸你趕快逃跑。
』可是商鞅並沒有買他的賬。
商鞅也有自己的考慮,他的考慮是什麼呢?
公叔座向魏王推薦商鞅時,魏王並沒有聽從公叔座的建議重用商鞅。
因此,公叔座建議魏王殺掉商鞅,魏王也未必會聽從。
此時,如果聽從公叔座的話逃跑,反而引起魏王的警覺從而招來殺身之禍。
商鞅在聽完公叔座的勸告後:
一方面商鞅表現得似乎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如既往的該幹嘛幹嘛。
一方面明松暗緊,心裡正偷偷謀劃自己『跳槽』的下步棋該如何走。
商鞅『跳槽』到了秦國後,他想盡辦法與秦孝公的寵臣景監打好關系,如何打好關系的,史料語焉不詳,但是通過這層關系使得秦孝公接見了商鞅,並且商鞅也得到了秦孝公的賞識和重用。
由此可見,商鞅的『跳槽』並非沖動而為,而是理性的選擇。
他清醒地把握住三點:不瞎跳,知道自己為什麼跳。
不胡跳,知道自己往哪裡跳。
不亂跳,知道自己怎麼跳。
如此』跳槽』想不成功,想不被重用也難。
秦國因商鞅變法而強盛,商鞅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改革家。
同時,商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平民與貴族平等適用刑法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