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說的禮崩樂壞到底指的什麼?《網路歷史》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

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恢復周禮,孔子於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開始周遊列國,這一年他55歲,等他再次回到魯國時已經68歲了,期間走過了約12個國家,卻始終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阻止禮樂繼續崩壞。

那麼孔子說的禮崩樂壞到底是指什麼呢?

禮樂制是周朝文化的集中體現,是人們各種行為的準則。

周朝從禮鞏固階級分化,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輿論,從根本上奠定了階級區分。

樂則被升華成了一種待遇,對於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待遇,也是為了更好地宣傳和鞏固階級統治。

禮樂制度遭到破壞,其表現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婦不婦,皆失其道。

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根本沒有能力再維護周禮,各諸侯國內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悲劇不斷上演,各種僭越行為也堂而皇之地出現,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春秋中期,『禮崩樂壞』的局面已經極其嚴重。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很明顯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無法實現的,在魯國不得志的孔子這才懷揣著重建周禮的抱負,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宦遊生涯。

隻是歷史不可逆,月盈必虧,盛極必衰,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作為奴隸社會產物的禮樂制度勢必會在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被逐漸拋棄。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亂世,周朝的禮樂制度早就沒有了市場,取而代之的是爾虞我詐的權術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