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本名孔丘,為何又被稱為『孔老二』,不僅僅因為排行老二。《網路歷史》

孔子之所以又叫『孔老二』,是因為他是他爹叔梁紇的第二個兒子。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貴族。

到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這一代時,為了躲避宋國內亂,叔梁紇搬到魯國陬邑居住,任陬邑大夫。

叔梁紇是個武功高強之人。

可惜他在生男孩這件事上沒那麼厲害,他的正妻施氏先後給他生了9個女兒,沒有一個是兒子。

他的小妾終於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孟皮,可惜有足疾。

那時候叔梁紇已經是66歲的老頭了,為了能再生個兒子,於是又向顏家求婚,娶了顏家的不滿20歲的小女兒顏徵在。

顏徵在終於給叔梁紇生了第二個兒子。

因為兩人是住在尼山生下這小孩的,又是叔梁紇的第二個孩子。

所以就給這個孩子取名為『丘』,字『仲尼』。

《叔梁紇與顏氏的塑像》

孔丘三歲的時候,他爹叔梁紇就去世了。

從此孔丘就在她母親顏徵在的拉扯下,又通過自己的勤奮好學,最終成為春秋時期一位頂級思想家,創建了儒家學派。

後人把那時候的思想家都尊稱為『子』,所以孔丘也被尊稱為『孔子』。

孔子的儒家學派,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是當時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學派。

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滿包括儒家學派在內的讀書人對國家指指點點,一怒之下,制造了『焚書坑儒』事件,大量儒學著作被焚毀,儒家進行了歷史上的至暗時期。

漢朝建立後,從劉邦到劉啟這一段時間,漢朝居於主流地位的思想是黃老學說。

黃老學說也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傳下來的,以黃帝和老子的思想為核心的學說,這對當時國家的休養生息,是有很大好處的。

不過,新的儒家學派,也在這時候開始復興起來。

到漢武帝上臺後,漢武帝采納了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後,儒家學派作為一種官方的正統的意識形態,一直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

孔子本來一直被叫做孔子,或者叫做孔丘、孔仲尼。

孔子被稱作『孔老二』,是特殊年代的產物。

那麼,在那樣一個特殊年代裡,我們為什麼要把孔子叫做『孔老二』呢?

《孔子授學》

一、對孔子神性光環的去除。

在漢武帝采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以後,孔子逐漸被神化。

孔子成了神,儒家學派與道教、佛教一樣,具有了極大的宗教意味,孔子成為儒教的教主。

後世儒學繼承者朱熹甚至說出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樣的話,孔子已經像太陽一樣,被嚴重地神化了。

實際上,當漢儒興起的時候,漢儒的很多主張,其實已經背離了孔子儒學的本意。

為什麼漢儒們的主張,會違背孔子儒學的本意呢?一方面是因為秦始皇『焚書』以後,漢儒們手中沒有更多的儒學典籍,所以隻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捏造。

另一方面,漢儒們為了增強儒學的社會地位,把儒學與政治統治和國家倫理嫁接起來,以此討好當權的統治者。

而漢儒們的這種做法,也成功地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被漢武帝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把儒學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意識形態,成為階級統治的工具。

新中國建立後,為了消滅階級壓迫,消除階級壓迫在老百姓思想中產生的影響,因而要去除孔子身上的神性光環,把他還原為一個平凡的人。

就像一般老百姓家裡,稱呼的『某老大』『某老二』一樣,稱呼孔子為『孔老二』。

《漢武帝畫像》

二、因為無知而產生的輕薄。

在那個特殊年代,由於對儒家文化的批評,實際上造成了很多人在並不理解儒家文化的情況下,對儒家文化缺乏足夠的尊重。

當時的人,在批判儒家文化時,其實對儒家文化並不了解。

小時候,我曾看過一本書,是介紹『孔老二』的。

裡面講到『孔老二』因為死讀書,不進行農業生產,因此去給人家當送葬的吹鼓手,目的是想混碗飯吃。

而且『孔老二』對能夠吃到豐盛的食物沾沾自喜。

顯然,這不但是對儒學的一種歪曲,而且是一種因饑餓記憶產生的無知。

因為無知,自然就沒有理解儒學文化的深厚內涵,沒有理解,自然也就沒有崇敬,對孔子就產生了輕薄的稱呼。

在全面復興傳統文化的今天,顯然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孔子。

既不能把孔子神化,也不能對孔子這些先哲缺乏尊重。

不管怎麼說,『孔老二』這個稱呼,是不適合使用的。

《參考資料:《至聖先師孔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