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長平之戰,武安君白起大破趙軍後,便想乘勝追擊,圍攻邯鄲,但由於趙國割六城求和,加上秦相范雎促成此事,最終秦昭襄王選擇罷兵停戰。
但趙國違約遲遲不肯割讓城池,於次年,秦國再次舉兵攻打趙國,拉開了邯鄲之戰,不過白起並無參戰,結果秦軍圍攻邯鄲近兩年都未攻破,還損失慘重,最終被迫撤軍。
如果白起服從命令,親自指揮圍攻邯鄲,趙國會被滅國嗎?
長平之戰剛結束,秦國若是乘勝追擊,還可能一舉滅了趙國。
如果給了趙國喘息之機,那麼滅趙難度就會大增,甚至還會讓秦國損失慘重,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保衛戰就是現成的例子。
雖然白起的軍事才能和實戰指揮能力要高於王陵和王齕,但在邯鄲之戰中,秦國唯一的優勢就是兵力上要多於趙國,除此之外,秦國再無任何優勢。
而趙國上下則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只要趙軍堅守邯鄲城,不出城和秦軍野戰,那麼白起的作戰優勢便無法充分發揮,也隻能和王陵、王齕一樣,對邯鄲城進行強攻。
但面對趙軍誓死堅守的決心,白起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攻破趙都邯鄲,如果沒有諸侯救援,邯鄲還可能會因為趙國國力不支而被攻破。
但要是有諸侯援軍救援邯鄲,秦趙雙方形勢就會發生逆轉,只要趙國在兵力彌補了不足,那麼作為長途跋涉的遠征方秦國,幾乎可以說是必敗無疑。
長平之戰趙國為什麼會失敗?除了國力不支和更換主將的原因外,也和諸侯選擇觀望態勢有直接關系,當然諸侯沒能派兵支援長平也是秦國刻意設計的結果。
若是諸侯在長平之戰時派兵救援趙國,秦國不一定能打贏長平之戰,同理,邯鄲之戰的關鍵因素也在於諸侯的態度。
雖然秦國在長平之戰中也損失慘重,有近一半的傷亡,但趙國則是全軍覆沒,元氣大傷,國內十之七八的青壯士卒都埋骨長平戰場,比秦國的損失更為慘重。
其次趙國的國力也不如秦國,只要諸侯沒有在邯鄲之戰救援趙國,單憑元氣大傷的趙國是很難打贏邯鄲保衛戰的,在秦國多次派兵支援下,秦軍攻破邯鄲是早晚的事。
若是諸侯不救援趙國,即便秦軍主將不是白起,王齕也能攻破邯鄲城,無非就是面對誓死守衛邯鄲的趙國軍民,會給秦軍造成更多的傷亡罷了。
但諸侯若是救援邯鄲,即便白起領軍作戰,也很難攻破邯鄲,因為趙國唯一兵力不足的劣勢也被諸侯援軍彌補,在兵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秦軍又如何能打贏內外夾擊的諸侯聯軍呢?這並非是更換主將就能解決的問題。
邯鄲之戰,趙國在本土作戰,且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而且又有諸侯支援幫忙,可以說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
反觀秦國,本就是長途跋涉的遠征方,諸侯又背離了秦國,如果不是秦國兵力、國力上具有一定優勢,隻會戰敗得更快。
如果白起服從命令,率軍攻打邯鄲,能否打贏邯鄲之戰,提前滅亡趙國?
答案是不會,即便白起沒有違抗秦昭襄王命令,親自指揮邯鄲之戰,也很難打贏此戰,更無法滅亡趙國。
雖然魏、楚援軍在邯鄲之戰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趙國內部能一致對外、同仇敵愾,也同樣不可忽視,不然趙國也堅持不到魏、楚援軍的到來。
長平之戰後,趙國的部署情況
長平之戰後,趙國以割讓六城為由向秦國求和,在秦相范雎的刻意促成下,秦昭襄王罷兵停戰。
不過趙孝成王在大臣虞卿的建議下,並沒有如期割讓城池給秦國,因為割地給秦,隻會讓秦國勢力更強,但趙國土地終歸有限,長此以往,趙國必將會滅亡,因此趙孝成王沒有割讓城池與秦國講和。
《史記》記載:『以益強之秦而割愈弱之趙,其計故不止矣。
且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給無已之求,其勢必無趙矣』
既然不與秦國講和,那麼趙國接下來就可能會迎來秦國的打擊報復,為此趙孝成王下令在國內提高生產,增加積蓄;撫養遺孤,增加人口;重整軍備,增強戰力;修繕工事,鞏固防守,等一系列抗秦準備。
同時派遣使者出使諸侯建立盟約,共同合縱對付秦國。
而且趙國經過長平慘敗後,上下一心,國君能放下架子,和臣子以禮相待,貴族和軍官也能和普通士卒推心置腹,同甘共苦,比如趙國貴族平原君趙勝在邯鄲之戰時,都能散盡家財犒勞士卒,支援戰事,甚至讓他自己的妻妾去軍營為士卒縫補衣裳,分擔工作。
可見趙國在強秦刺激下,已經暫時放下國內矛盾,臣民一心。
在這種情況下,秦國要是強行進攻趙國,那麼遇到的阻力無疑會更大,而且趙國如果和諸侯結盟,組成合縱,那麼秦國攻趙所面臨的就不單是來自趙國的誓死抵抗,同時還要應對諸侯合縱聯軍。
秦國此時再強,對於多國合縱,也難免有些捉襟見肘,何況秦國在長平之戰中也損失慘重,因此秦國在短時間內並沒有進攻趙國的良好的契機。
白起對邯鄲之戰的看法
秦昭襄王見趙國違約遲遲不肯割讓六城,反而重修軍備,又聯合東方諸侯意欲合縱抗秦,於是在長平之戰結束次年,又再舉大軍攻打趙國,並且直接圍攻趙國都城邯鄲。
不過武安君秦昭襄王表示『趙國財力充實,外交活動成功』,秦國在此時不宜攻打趙國。
《戰國策》記載:『武安君曰:『長平之事,趙軍大破;趙人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
君臣憂懼,早朝晏退,卑辭重幣,四面出嫁,結親燕、魏,連好齊、楚,積慮並心,備秦為務』
趙國在長平之戰大敗後,趙國軍民齊心協力,團結一致,開始努力耕田種地,趙國因此增加生產。
在朝堂之上,君臣也是憂愁恐懼,從早上朝到晚上,商議對抗秦國的辦法,不斷派出使臣帶上貴重的禮品,用謙卑的言辭和諸侯結交盟友,與燕、魏、齊、楚都達成了盟約,致力於抵抗秦國來犯。
白起為此便建議秦昭襄王不要進攻趙國,即便秦國的兵力是趙軍數倍,也難以取勝,秦昭襄王隻好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趙國。
結果初戰失利,損失四千多人,秦昭襄王就想讓白起親自指揮攻打趙都邯鄲,並讓秦相范雎前去勸說。
表示白起之前在伊闕之戰、鄢郢之戰和華陽之戰中都能以少勝多,大敗韓、魏、楚、趙四國,現在趙國士卒死於長平之戰的有十之七八,正處於虛弱時期,秦王發兵數倍於趙國的大軍,是以強攻弱,再加上白起指揮,又怎麼會失敗呢?
《戰國策》記載:『武安君曰:『皆計利形勢,今秦破趙軍於長平,不遂以時乘其振懼而滅之,畏而釋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
臣人一心,上下同力,以合伐之,趙必固守,挑其軍戰,必不肯出;圍其國都,必不可克;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
臣見其害,未睹其利』
白起回答說:『之前能以少勝多,擊敗各國都是利用形勢,加上謀劃得當而已,在長平大敗趙軍沒有乘機追擊滅了趙國,就給了趙國抵抗秦國的時間,並且趙國臣民一心,上下協辦,現在攻打趙國,對方必定會拼死堅守,也不會出戰,就算包圍了趙都邯鄲,也無法取勝,如果出兵無功,諸侯就會產生抗秦救趙之心,此時攻趙隻有危害,而並無有利之處』
《史記》記載:『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
不可』
而且秦國雖然打贏了長平之戰,但秦軍也傷亡過半,導致國內兵力空虛,現在遠行千裡攻打趙國都城,趙軍和城外的諸侯援軍裡應外合,內外夾擊,秦軍是必定無疑,因此不能攻打趙國。
可見白起在邯鄲之戰還未開始之前,就已經對此戰進行了詳細、精確的戰前分析預料,表明秦國是無法打贏邯鄲之戰的。
白起不想做辱軍敗國的將軍,因此一直推脫拒絕,不肯率兵圍攻趙都邯鄲。
以此可見,即便白起沒有違抗王命,親自率兵指揮,也很難攻破邯鄲。
邯鄲之戰經過和結果
邯鄲之戰初期
《史記》記載:『秦復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
陵攻邯鄲,少利,秦益發兵佐陵。
陵兵亡五校』
白起拒絕出征後,秦昭襄王就命五大夫王陵圍攻邯鄲,但進展不大,取得的戰果很少,還傷亡了不少人,秦國便增派部隊繼續進攻邯鄲,王陵依然沒能攻破邯鄲,還損失了數萬秦軍。
秦昭襄王便又想讓白起統兵攻打邯鄲,但白起始終推辭不肯赴任。
邯鄲之戰中期
《史記》記載:『秦王使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
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
秦昭襄王隻好改派王齕代替了王陵,但圍攻了邯鄲了八、九月,仍然沒有攻下來,而趙國在拼死堅守下,終於等來了魏國信陵君和楚國春申君率領的數十萬援軍。
戰場形勢瞬間就發生了逆轉,邯鄲城內的趙軍配合城外的魏、楚援軍開始反擊秦軍,在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
邯鄲之戰後期,秦國因魏、楚救援,被迫撤兵
《史記》記載:『居三月,諸侯攻秦軍急,秦軍數卻,使者日至。
不拔,去,還,奔汾。
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
秦圍邯鄲乃解』
不過秦昭襄王並未下令撤軍,而是調動了更多士兵駐紮在汾城附近,王齕戰敗後便率領殘部逃回了汾城,邯鄲之圍解除。
之後三個月,趙、魏、楚三國聯軍攻擊秦軍更加緊迫,報告失利情況的使者經常往返於秦國,雖然王齕率軍取得了一定勝利,斬殺了近三萬合縱聯軍,但另一支聯軍乘王齕追擊時,攻占了汾城,加上增援鄭安平部也被擊敗,投降了趙國,王齕被迫撤退。
最終趙國打贏了邯鄲保衛戰,而秦國卻嚴重消耗了實力,被迫推遲了統一六國的步伐。
結語:
秦國若是在長平之戰後乘勝追擊,抓住趙國正值虛弱的時機,可能會一舉滅亡趙國,可惜秦昭襄王拒絕了白起的建議,罷兵停戰,為此給了趙國抵抗秦國的時間。
而趙國也抓緊時間提高生產,重整軍備,聯合諸侯,等秦國再次舉兵攻打趙國時,已經錯過了時機,最終趙國打贏了邯鄲保衛戰,並痛擊秦國,致使秦國全面打擊六國政策破產。
文/歷史紫陌閣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贊,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文聲明原創,文中配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