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孫龐鬥智
魏國上下共同努力,幾年後魏國的實力大增,魏惠王就想要收復被趙國占據的中山國。
中山國原本被魏國收服,後來又被趙國搶去了。
不過龐涓卻不同意去攻打中山國,他認為中山國不過彈丸之地,離魏國又遠,要打還不如直接去打趙國。
打敗了趙國,中山國自然也就歸了魏國,這是個一舉兩得的方法。
魏惠王認可了龐涓的想法,他就派龐涓做大將,率領軍隊去攻打趙國。
龐涓帶著軍隊一路勢如破竹,直接把趙國的都城邯鄲圍了起來。
趙國國君急忙派出使者四處求救,其中有一個使者就奉命到齊國去見齊威王,請他出兵相助。
齊威王原本是不打算多管閑事的,但是使者說:『我們國君說了,只要齊國能夠幫趙國解圍,趙國國君就以中山國相贈』齊威王聽了這個條件後,有點兒動了心,於是他就召集大臣們商議,到底要不要去救趙國。
圍魏救趙
當時齊國的相國鄒忌和齊國大將田忌兩個人不和,田忌請求出兵去救趙國,但鄒忌知道如果要去救援趙國,齊王就會派田忌去,他不想讓田忌立功,於是就堅決反對去救趙國。
正當他們爭執不下的時候,有一個大臣站出來提出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方案,他說:『我們可以派一支軍隊去邊境上等著,等到趙國和魏國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再出手。
這樣我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到時趙國和魏國都會被打殘,我們還能夠得到中山國』齊威王當即采納了這個一舉多得的妙計,他派田忌和孫臏帶兵去邊境上等著。
田忌和孫臏就率兵出征了,當他們聽說趙國的都城馬上就要被攻破時,他們都覺得不能再坐山觀虎鬥了,於是他們就商議怎麼解趙國之圍。
田忌的想法比較簡單,他說:『我們可以率軍到趙國的都城,然後與魏軍決一死戰』孫臏急忙攔住他說:『排解爭端,絕對不能參與搏鬥,我們應該直取魏國首都大梁,龐涓必定會率兵回來救援,這樣邯鄲之圍自然就解除了。
而我們還可以在半路上伏擊魏軍,那樣的話魏軍就必敗無疑』田忌覺得孫臏這個方法很好,於是就依計而行。
龐涓聽說齊軍向大梁進發後,他就急忙率軍離開趙國回救魏國。
田忌和孫臏在龐涓回救的必經之路桂陵設下埋伏,當魏軍經過桂陵時,齊軍的伏兵四起,魏軍大敗。
龐涓帶著殘兵敗將狼狽地逃回魏國,這也留下了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圍魏救趙』。
圍魏救韓
桂陵之戰後,魏國雖然損失挺大,但是元氣未傷,他們休養了一段時間就恢復了過來。
這時魏惠王又想仿照春秋時期霸主們的做法,召集諸侯國會盟。
結果各國對他的號召都沒有什麼響應,魏惠王就派自己的兒子太子申和大將龐涓共同率領十幾萬大軍,一起去討伐韓國。
韓國急忙組織軍隊進行抵抗,結果五戰五敗,韓國國君迫不得已,隻得派使者向各國求援。
其中有一個使者就來到了齊國,齊威王這次又猶豫了,畢竟去救韓國可沒什麼實際好處,齊威王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就又召集大臣們開會,商量要不要去救韓國。
這次開會前,鄒忌有一個門客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他對鄒忌說:『您應該勸大王派田忌去救韓國,這樣,如果打勝了,是您主意出得好,要是萬一打敗了,田忌就算不死在戰場上,回來也要受軍法處置』鄒忌聽完後一拍大腿說:『這麼好的主意,你上次怎麼不告訴我?』
因此這一次鄒忌就力勸齊威王派田忌去救韓國,齊威王看到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出兵,於是就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又讓自己的小兒子田嬰做了副將,讓他們三人共同率領軍隊去救援韓國。
這次田忌和孫臏仍采用『圍魏救趙』的戰術,他們率軍直取魏國首都大梁。
正在進攻韓國的太子申和龐涓,不能坐視不理,他們隻能率軍回救。
不過這一次魏軍人多勢眾,又比較小心謹慎,他們時刻提防著齊軍,田忌和孫臏見無機可乘就下令退兵,同時引誘魏軍來追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