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引述歷史事件參考紀錄片『以奇用兵』,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尹喜和老子對話
尹喜問老子說:『老師,天下紛亂不堪,皆因戰事而起,那麼如何才能消除戰爭的?』
老子說:『戰爭隻有人的私欲所來,沒有過度的私欲才能沒有了戰爭』。
尹喜又問:『老師,您是如何看待戰爭』 ?
老子回答:『兵者,不祥之氣也,不得已用之』。
尹喜在問:『您是否覺得戰爭是應該存在的』?
老子說:『我反對一切無道之爭,不義之戰,不得已為之,乃是保國為民之戰。
『君子要以天下之大道輔佐君王,不以兵強於天下,方能不戰而勝』。
孫子和老子思想暗合
從上面尹喜和老子的對話可以看出老子並沒有一味反對戰爭,而是強調要進行正義的戰爭,要慎戰。
只要是戰爭,就會有勝負之分,該如何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呢?睿智的老子為世人指出的一種方法,『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生活在同一歷史時期的《孫子兵法》的作者,被後世稱為兵聖的軍事理論家孫武,則以一句『兵者,詭道也』將以奇用兵的思想進行了最為生動的詮釋. 同時孫子和老子一樣,主張慎戰,《孫子兵法▪計篇》開篇就寫『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武破楚之戰
公元前506年,來自吳國的大軍攻陷了楚國的王城郢都。
孫武和伍子胥共同率領吳國水陸兩軍六萬人,充分運用『兵者,詭道也』的兵家理論,千裡奔襲,實施戰略大迂回;突入楚國邊境,迫使楚軍倉皇應戰;經過五次戰鬥,五戰以勝,以6萬兵力大敗楚軍20萬人。
讓這個昔日稱雄於天下的泱泱大國,300年來第一次嘗到了滅國的危機。
孫武成功地運用了自己的兵學思想和指揮藝術,幫助吳國西破強楚,稱霸於諸侯,立下的赫赫戰功。
而孫武所著的用兵心得,更是受到了各國諸侯們的追捧,這就是後世兵家的第一經典《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既是一部軍事著作,也是一部包含著道家精神的哲學典籍。
孫武所出寫的這部兵書共有13篇,其中所描述的戰爭世界裡,充滿著無窮變化,一陰一陽相互轉變,不僅說明著形與勢的相通,還充滿著道家思想中的辯證哲理。
老子是否為孫武指點迷津,歷史並沒有記載,因為兩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沒有任何資料顯示他們有過學術上的探討與往來。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那個群星璀璨的先秦時代裡,兩個偉大的哲學家在精神和思想上不謀而合,大道相通了。
秦趙長平之戰
公元前262年,天下人都將目光投向了秦趙的長平之戰。
驍勇善戰的趙軍在被英勇無畏的秦軍打得節節敗退,老將廉頗堅壁以待,以不變應萬變,讓秦軍損失慘重卻又無可奈何。
雙方對峙三年,戰爭進入不分勝負的膠著階段,秦趙兩國都已不堪重負,經濟幾近崩潰。
精明的秦國君臣開始運用謀略來打開僵局,於是秦王公開宣稱,『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假借趙王之手換下廉頗,將毫無時戰經驗的趙括推向了趙軍的主帥位置。
同時秘密征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統帥近60萬秦軍前來戰。
年輕氣盛的趙括改變了廉頗的防禦戰略,積極籌劃一次猛烈的進攻,企圖一戰而勝,殲滅秦軍。
趙括帶領趙軍展開了鋪天蓋地的進攻,不過這卻讓精明的白起看到了秦軍勝利的曙光。
白起深知眼前的趙軍實力強大,但主帥趙括卻沒有實戰經驗,還急於求勝,所以他決定用示弱的方法,不與趙軍展開正面決戰,想用最小的損失來贏得戰爭的勝利。
公元前260年8月,對秦軍動態茫昧無知的趙括,統率趙軍主力向秦軍發起了絕死的出擊。
兩軍稍事交鋒,秦軍的部隊便開始後撤,魯莽的趙括不問虛實,立即率軍實施追擊。
當趙軍前進到秦軍的預設陣地後,遭到了秦軍主力的頑強抵抗。
白起用誘敵之計佯敗而走,同時安排兩股兵馬二萬五千人,以抄趙軍後路,構築堅固營壘以抵禦趙軍的進攻;用五千輕騎插入趙軍營壘,將趙軍截成兩段;並派兵斷其糧道,最終完成將趙軍誘出壁壘,加以消滅的目的。
老子柔弱勝剛強的軍事理論,讓白起以退為進,後發制人,牢牢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戰爭中昨日的攻方,變成了今日最為堅決的防守者。
整整46天的圍困,趙軍糧草斷絕,軍心動搖,死亡的陰影籠罩了整支部隊。
絕望之中,趙括孤註一擲,親率趙軍精銳部隊強行突圍,在漫天的劍雨中,他用生命換來了自我的解脫。
失去主將的趙軍徹底喪失了鬥爭,40萬被饑餓和死亡所控制軍隊全部向秦軍卸甲投降。
自此,關東六國再也無法抵禦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
戰爭中沒有英雄
在老子的世界戰爭中是沒有英雄,因為戰爭就是社會的災難,人類欲望的產物,而真正的勇士,是不會愛戰爭勝過愛那一切的。
老子認為,世間最大的悲哀就是戰爭,那是一個混亂時代,痛苦的根源。
善於當統帥的人,從不炫耀武力,善於作戰的人,從不逞一時怒氣;善於戰勝敵人的人,從不輕易與敵人交戰。
在老子的心中,最高明的統帥,要學會控制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不戰而勝是最大的勝利,而能夠避免戰爭的人,才是世間真正的英雄。
這與《孫子兵法▪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相互暗合。
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關注『路客說』,帶你讀書,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