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出身楚國貴族,小時候喜歡讀書,長大後很有才能,被楚懷王任命為左徒,籌劃國家大事,進行變法改革,很得懷王信任。
他的政敵就造謠屈原居功自傲,連大王都不放在眼裡。
楚懷王將屈原降為三閭大夫,不再信任他。
楚懷王被秦國打敗,失去了漢中,又想重新和齊國結盟。
秦昭襄王知道後,給楚懷王寫了封信,請他到武關會面,訂立盟約。
屈原對楚懷王說:『秦國像虎狼一樣,沒有信義。
大王一去準上他們的當』可是懷王的小兒子子蘭接受張儀的賄賂,一個勁兒慫恿楚懷王去,說:『咱們和秦國為敵,教訓還不夠慘痛嗎。
如今秦國願意跟咱們和好,怎麼能推辭呢』楚懷王聽信了子蘭的話。
結果一進武關,立刻被秦昭襄王逼迫割讓黔中的土地,楚懷王沒答應。
秦昭襄王就把楚懷王押到咸陽軟禁起來。
楚國的大臣們把太子立為新的國君,就是楚頃襄王。
公子子蘭當了楚國的令尹。
楚懷王在秦國被扣押了一年多,死在那裡。
楚國人心裡不平,屈原勸楚頃襄王搜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
子蘭和靳尚等人對楚頃襄王說:『大王聽過屈原怎麼說您嗎?他說大王忘了懷王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們不主張抗秦,就是不忠。
楚國君臣不忠不孝,怎麼能不亡國呢?』楚頃襄王大怒,把屈原革職流放到湘南。
屈原想要在亂世中救國救民,卻被奸臣排擠流放,又生氣又傷心。
他到了湘南以後,經常在汨羅江邊一邊走,一邊唱著悲傷的詩歌。
披頭散發,面容憔悴。
附近的人都挺同情他,其中一個漁父很佩服屈原的為人,卻不贊成他的做法。
一天,漁父對屈原說:『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呢?』屈原說:『許多人都是骯臟的,隻有我是幹凈的;許多人都喝醉了,隻有我是清醒的。
所以我被趕到這兒來了』漁父不以為然地說:『既然您覺得別人都是骯臟的,就不該自鳴清高;既然別人喝醉了,那麼您何必獨自清醒呢!』屈原反對說:『我聽人說過,洗完頭總要把帽子彈彈,洗完澡總喜歡撣撣衣服。
我寧願跳進江裡,葬身魚腹,也不會跳到污泥裡染一身臟』
屈原晚年眼看祖國日益衰弱,終將被秦所滅,自己卻報國無門。
苦悶之下,創作出以《離騷》為代表的大批詩歌,開創了『楚辭』這一文體。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下楚都郢,楚頃襄王和大臣貴族們一起狼狽逃難。
在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日,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裡自殺了。
附近的人們得到消息,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
撈了半天,連屈原的屍體也沒有找到。
漁父很難受,他把竹筒子裡的米撒到江中,算是獻給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當地百姓想起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劃船撒米去祭祀他。
後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
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人們把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