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的真實身份,被史書隱藏得太深,難怪會得到魏國重用。《網路歷史》

龐涓與孫臏同窗學習兵法,隨後龐涓率先下山,投奔了魏國,但令人意外的是,作為軍校畢業生的龐涓,一畢業就成為魏國將軍,率領6萬魏武卒,攻取了戰略要地安陵、襄陵,談判拿到林中,讓他名聲鵲起,進入當世名將級別。

戰國時期,中國社會是『王侯將相真有種』,還處於貴族政治時代,尤其是領兵將軍,往往更是有著不凡的血統。

既然如此,龐涓又有什麼真實身份呢?盡管古書中沒有交代,但文獻中卻留下了重要線索,原來他與孫臏祖上曾是兄弟。

關於龐涓的來歷,史書上並未交代,但通過龐姓的來歷,以及龐涓在魏國迅速崛起的歷史,足以揭開龐涓的真實身份。

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的龐姓,一共有兩個來源:

1,源自姬姓,出自畢公高之後。

畢公高是『周初四聖』之一,周武王的十五弟,被周文王封在畢國,所以才被稱之為『畢公高』,其中的『公』是尊稱,實際為姬姓畢氏,名字為『高』。

後來,畢公高將支庶之子封在畢國龐鄉,於是這一支後代以封邑為氏,稱龐氏。

2,源自高陽氏,出自顓頊後代。

《百家姓註》記載,顓頊有八子,號稱『八凱』,分別形成了八個以高陽氏為中心的氏族部落,其中之一名叫龐降。

後來,龐降的一些子孫以先祖名字為氏,稱為『龐氏』。

不過,甲骨文出土之後,龐姓起源又多了一種說法。

一篇甲骨卜辭中記載,商王武丁曾封一位子姓同族於龐鄉,其後裔以封地為氏,這是龐姓的另一起源。

需要注意的是,畢公高的畢國,大約位於今天的陜西省咸陽北,因此畢公高封庶子在龐鄉,大致也在咸陽北一帶,但武丁時咸陽北可能未必在商人掌控之中,因此武丁封族人的龐鄉,與畢公高後代的龐鄉,兩者可能不是一個地方。

因此,龐涓要麼是畢公高之後,要麼是顓頊之後,要麼是商代子姓之後。

那麼,龐涓到底是哪一個的後代呢?

西周末年,西戎南下攻城略地,滅亡了畢公高建立的畢國,於是他的後代淪為平民。

春秋初期,畢公高後代之一畢萬,他投奔了晉獻公,並受到重用,官至大夫。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命令畢萬滅掉了姬姓魏國,隨後將魏地封給畢萬。

隨後,魏氏數代經營,畢萬後代勢力越來越強,成為晉國六卿之一。

戰國初期,魏氏、韓氏、趙氏三家分晉。

戰國魏國是畢公高後代所建,龐涓一畢業就受到魏惠王的重用,那麼他的真實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即為畢公高的後代,而不可能是顓頊與子姓後代。

當然,由於史書上沒有龐涓祖父輩的記載,表明龐涓沒有太強的背景,因此應當是家境一般的畢公高後代、魏惠王的同族。

關於龐涓是畢公高的後代,還有兩點常識性的證據:

首先,軍隊的重要性,戰國君王非常了解,不可能將重兵交給沒有經過考驗的外姓普通人,隻可能是交給族人掌控。

其實,不僅是戰國時代,古代一直都是這樣,帝王選擇的統兵大將,首先看重的是要值得信任,而不是能力。

其次,尤為重要的是,在桂陵之戰中,孫臏擊敗並俘虜了龐涓,但十年後的馬陵之戰中,龐涓又一次領兵出戰。

若非身份不凡,豈能從齊國要回龐涓,豈能一再掌握重兵?

由此可見,司馬遷說龐涓『陷害』孫臏,原因在於嫉妒,擔心孫臏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從而威脅到龐涓的地位,但以龐涓的身份來看,他與魏王同族,地位非常牢固,司馬遷的『嫉妒說』值得商榷。

龐涓與孫臏相愛相殺的故事千古流傳,其中龐涓是魏惠王的同族,那麼孫臏有什麼來歷呢?

《唐宰相世系表》記載,孫武、孫臏是齊國陳無宇之子書《陳書或田書》的後代,因為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

但春秋時還沒有『賜姓』之說,且孫武投奔吳國28年之後,陳書成了吳國的俘虜,如此孫武如何成為陳書的子孫?且,田氏代齊之後,孫臏與齊王同族,為何不回齊國謀求高官厚祿,而跑到魏國?顯然,孫臏源於陳氏《或田氏》的說法不可信。

《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墓志銘》記載,孫武、孫臏是衛武公曾孫孫武仲的後代。

孫武仲以祖父惠孫《衛武公之子》中的『孫』作為姓氏,這符合當時的習慣。

孫武仲有一後代叫孫林父,在衛國內亂中被驅逐出衛國,其中一子被殺,一子正好出使齊國,這次內亂發生在孫武出生前兩年。

由於孫臏祖上政治避難於齊國,因此爵位不會太高,故而孫武在齊國不能出頭時,才會遠赴吳國尋找振興家族的機會。

總之,孫臏是衛武公的後代最為符合歷史。

西周初期,周文王第九子衛康叔建立衛國,衛武公是衛康叔的後代之一,因此孫武、孫臏都是姬姓後代。

換言之,龐涓與孫臏的祖上,其實是親兄弟,或者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們也可以說是同族兄弟。

由此可見,無論是龐涓,還是孫臏,他們能夠受到重用,固然與才華有關,但與他們的身份也密不可分。

其實,翻開先秦史就能看到,幾乎所有史上有名之人,都有著非比尋常的來歷,故而當時被稱之為『貴族政治時代』,故而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才是真正劃時代的革命,開啟了中國的『平民政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