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在馬陵之戰後一蹶不振,經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卻越來越強大。
秦惠文王即位後不斷擴張勢力,引起了其他六國的恐慌。
以蘇秦為代表的一些政客主張六國結成聯盟,聯合抗秦。
因為六國南北相連,所以這種政策叫做『合縱』。
還有一些政客幫助秦國到各國遊說,要他們和秦國結盟攻擊別的國家。
因為秦國在西,六國在東,這種政策叫做『連橫』。
在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數張儀。
張儀是魏國人,在魏國混不下去,就跑到楚國,被令尹昭陽留作門客。
有一次,昭陽家裡丟了一塊名貴的玉璧。
其他門客看張儀貧窮,就懷疑是他偷拿的,把張儀抓起來打了幾百下。
最後因為沒有證據,把他放了。
張儀回到家裡,他妻子又心疼又生氣地說:『你要是不讀書,不遊說,哪會受這種侮辱!』張儀對妻子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說:『當然在啊』張儀說:『有舌頭就夠了』
後來,張儀到了秦國,憑他的口才,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
公元前328年,秦國拿下魏國的蒲陽城。
張儀乘機推出自己的連橫政策,歸還蒲陽並送質子去魏國,遊說魏王投靠秦國。
魏王被張儀說動了心,把上郡十五縣和河西重鎮少梁獻給了秦國,從此秦魏和好。
張儀的連橫政策首戰告捷,回秦後被任命為相國。
公元前316年,張儀帶兵攻滅蜀國、苴國和巴國,秦國的領土、人口大為增加。
在六國之中,齊、楚兩國是大國。
張儀認為要實行『連橫』,必須拆散齊楚聯盟。
公元前313年,張儀到楚國求見楚懷王,說:『大王如果能跟齊國解除盟約,秦王不但願意跟貴國永遠交好,還願意把商於一帶六百裡的土地獻給貴國。
這樣既削弱了齊國,又得了秦國這個盟友,豈不是兩全其美』
楚懷王高興地同意了張儀的建議。
楚國的大臣們都來向楚懷王祝賀,隻有謀士陳軫提出反對意見。
他表示,秦國之所以要送土地給楚國,是因為齊楚結盟,實力強大。
要是跟齊國絕交,秦國就不會把楚國放在眼裡了。
他建議楚懷王等土地到手以後再跟齊國絕交不遲。
楚懷王拒絕陳軫的忠告,一面跟齊國絕交,一面派人跟著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商於。
回到咸陽後,張儀翻臉不認賬,說:『秦國的土地哪兒能輕易送人呢?我說送給楚國的土地是六裡,不是六百裡,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商於』
楚懷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
陳軫再次反對,他認為楚國已與齊國絕交,就不應該再得罪秦國,不如一起攻打齊國,還能得到一些好處。
楚王又不聽從。
結果秦惠文王約齊國助戰,大敗楚軍。
楚國漢中之地也被秦國奪去,大傷元氣。
張儀用欺騙手段收服了楚國,後來又先後到齊國、趙國、燕國,說服各國諸侯『連橫』親秦。
這樣,六國『合縱』聯盟被張儀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