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8年,楚國大夫屈原,失魂落魄地來到了汨羅江畔,望著滔滔江水,沉默不語。
這一年,屈原已經62歲了。
三十多年以前,出身貴族的屈原,年紀輕輕便踏入仕途,後來因為才學過人,深得楚王器重,所以很快就成了楚國高層官員。
當時的屈原,滿懷報國之心,認為自己可以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整個楚國。
但是結果,屈原奮鬥了幾十年之後,非但沒有改變楚國,反倒是把自己給折進去了,後來還被徹底貶官流放。
而屈原被貶官流放之後,老國王被騙到了秦國,而後被囚禁至死。
新國王又不想著替老國王報仇,反倒繼續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導致楚國進一步衰落。
就在不久之前,秦國再次進攻,剛剛打下了楚國的首都。
連首都都被秦國占領,此時的楚國,到底衰落到什麼程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幾十年前,年輕的屈原曾經躊躇滿志,認為自己一定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
但如今,宦海沉浮幾十年之後,屈原發現,自己什麼都沒能改變,唯一被改變的,隻有他自己而已。
望著眼前的滔滔江水,屈原唯有沉默。
正所謂‘哀大莫過於心思’,當一個人堅持一生的理想,徹底破滅之後,這對一個人的打擊,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屈原不是一個怕失敗的人,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此時的他,根本想不出任何辦法,能夠改變現狀。
能夠看到問題,卻想不出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才是最殘酷的。
見到屈原出現在汨羅江畔,附近打漁的一個漁夫,很快就來到了屈原身邊。
屈原做官的時候,官聲極好,所以漁夫也很佩服屈原的為人,願意和屈原多聊聊天。
而接下來,兩人就有了一番流傳千古的對話。
漁夫問:您不是楚國的高官嗎?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呢?
屈原回答:世間都是污濁的,隻有我是幹凈的;世間人都喝多了,隻有我是醒著的;所以我就被那幫人趕到這裡來了。
漁夫又問:既然大家都這樣,那你為啥不合群一點,像大家一樣呢?
屈原回答:我寧可跳江,埋骨魚腹,也不願意和他們一樣臟。
這樣一番對話之後,漁夫知道,自己恐怕很難理解屈原的苦,也很難為屈原排解心中的寂寞。
他能做的,隻是陪屈原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而已。
而屈原也知道,漁夫雖然是好人,但他同樣無法理解自己的痛苦。
或許,整個世界,早就沒有能理解自己痛苦的人了吧?
就這樣,在江邊徘徊了數日之後,屈原越想越覺得鬱悶。
所有的問題,他都找不到任何解決的方法。
他抗爭過,努力過,但最後卻什麼都改變不了,什麼都做不了。
或許……也不是什麼都做不了,至少,他還可以選擇幹幹凈凈地去死。
於是,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身投汨羅江而死。
既然我無法改變這個混濁的世界,那就讓純凈的江水,帶走幹凈的我吧!
這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的這次投江,對於後世顯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後世為了紀念屈原,將屈原投江的這一天,設定為端午節,所以今天的我們,才有了端午節的三天假期。
而除了端午節這三天假期之外,屈原這次投江,對戰國時期的歷史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甚至後世有史學家戲稱,自從屈原墜江,原本還有半個希望的楚國,就徹底沒希望了。
那麼,屈原的這次投江,對楚國歷史到底有多大的影響?為什麼當時屈原會走投無路,被多次貶黜呢?當時的楚國朝廷,是否真的那麼黑暗?而當時的屈原,除了跳江這條路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呢?
想要說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還得先從楚國的歷史開始說起。
作為春秋戰國時期,最活躍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的歷史很長,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
當年武王伐紂的時候,楚國的先祖還隻是一個南方的小部落。
但就是因為在這場商周交替的歷史潮流當中,楚國的先祖站隊正確,選擇了幫助周王室,所以成了勝利者。
因為站隊正確,周朝開國之後,還給了楚國一個子爵的爵位。
在周朝的五級爵位制當中,子爵雖然不是什麼太大的爵位,但這卻意味著,楚國自此之後,可以從一個部落變成一個諸侯國了。
正是靠著這個諸侯國的身份,此後在西周時期,楚國開始在南方不斷崛起。
尤其是到了西周中期,隨著周王室自身達到巔峰期,周王室開始向南方擴張,討伐那些不聽話的諸侯國和部落。
在這個過程當中,楚國跟著周王室的步伐,占了不少便宜。
等到西周後期的時候,這時候楚國在南方已經是排得上號的大國了。
到了這個時候,楚國自身力量比較強大。
再加上楚國地處南方,距離周王室比較遠,周王室想管也管不著。
所以到了西周後期的時候,楚國已經開始逐漸獨立,就連周王室也管不了楚國了。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隨著一場‘烽火戲諸侯’事件的發生,歷史進入了春秋時代。
到了春秋時代之後,隨著周王室進一步衰落,原本就不太聽話的楚國,自然更加放飛自我了。
所以,在東周初期的時候,楚國在南方幾乎就是跑馬圈地。
反正南方也沒什麼強大的諸侯國,而且很多地方更是完全沒有人。
這種狀態下的楚國,想要擴張起來,自然要遠比那些中原諸侯國更加容易了。
就這樣,經過春秋初期的擴張之後,此時的楚國,已經成了南方的第一大國。
而且,就算放眼整個中原,也是一流的強國。
除了極少數的幾個國家,比如齊國晉國之外,很少有國家能夠抗衡楚國。
所以,接下來的時代,就是幾個強國開始爭霸的歷史了。
春秋中後期的歷史,基本上是這樣的:首先,秦晉齊楚宋鄭等幾個一流強國,率先脫穎而出,甩開了其他國家,逐漸開始爭霸。
接下來,齊國首先在齊桓公的時代稱霸,成為了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
不過,齊桓公死後,齊國很快開始內亂,國力瞬間暴跌。
所以接下來,其他幾個一流強國,開始爭搶霸主國的寶座。
在這個過程當中,晉國和楚國逐漸脫穎而出,秦國被晉國堵在了西方,齊國則是被晉國壓制。
宋國和鄭國之類的國家,則是先後被楚國擊敗,淪為二流國家。
到了春秋中期之後,晉國和楚國開始了近百年的相互對峙。
在這期間,晉國長時間占據上風,楚國則是長時間被壓制。
所以到了春秋後期的時候,晉國為了徹底擊敗楚國,就在楚國旁邊扶持了一個吳國。
而楚國為了牽制吳國,則是在吳國旁邊扶持了一個越國。
因為楚國出手比較晚,吳國率先壯大了起來。
此後,楚國在吳國和晉國的夾擊之下,一度被吳國打到了楚國王都。
後來雖然在秦國和越國的幫助下,順利復國。
但這一戰,也讓楚國損失慘重。
同時,晉國內部又開始出現士大夫家族掌權的問題。
所以到了春秋末期,基本就是以吳越兩國作為主角的爭霸史了。
在吳越兩國爭霸期間,楚國則是在養傷。
之前差點被吳國打到滅國的那場戰爭,雖然讓楚國國力大損,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楚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因為恰恰是這場戰爭,讓楚國內部重新洗牌,不至於再出現晉國那種士大夫掌權的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同為春秋老牌強國,齊國後來被田家取而代之,晉國被三家瓜分,楚國卻能一直延續不斷的原因。
另外,這場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讓楚國國君重新抓穩大權。
在這之後,重新復興的楚國,因為很多舊貴族在之前的戰爭當中消失,所以出現了很多勢力空白。
因為這個原因,楚國接下來開始實行一種很特殊的制度。
這種制度,叫做封君制度。
所謂封君制度,就是指國王把一塊領土,封給國內有功的大臣,或者自己的子孫後代。
但同時,封出去的這塊土地,不可世襲。
一旦大臣或者國王的子孫去世,這塊地盤還是要被收歸國有。
另外,對於封出去的這塊土地,被封的大臣或者王子王孫,隻有收稅的權力,而沒有執政的權力。
這種制度,無疑從根本上解決了‘三家分晉’這種事情,在楚國再次上演。
在春秋末期的時候,這套制度相對來說,要更先進一些。
所以楚國才能憑借制度的優越性,重新恢復過來,甚至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進一步吞並越國,成了南方的超級大國。
但這種封君制度,同時也為後來的楚國,埋下了一個大雷。
就這樣,隨著楚國不斷恢復,歷史進入了戰國時期。
而到了戰國時期,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則是開始改變所有諸侯國的命運。
這項技術,叫做冶鐵。
在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上,冶鐵技術都是相當重要的一項技術。
而且不管是在哪個文明,冶鐵技術的成熟,都會給社會體系帶來巨大的沖擊。
因為鐵器鍛造技術一旦成熟之後,生產力和戰鬥力就會大幅增加,這會導致社會開始出現方方面面的新問題。
比如,在種地這方面,以往的時代,大家基本上都是用青銅器或者木器來耕地,生產效率很低。
而且相對來說,開荒的難度也更大。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戰國之前的普通平民,寧可租種貴族的土地,也不願意自己去開荒。
因為開荒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不過,鐵器開始普及之後,情況瞬間就不同了。
隨著鐵制農具普及,大家開荒的難度迅速變低。
如此一來,大家就可以開墾新的土地,而不用租種貴族的土地。
這樣就導致原有的井田制,徹底崩潰了。
再比如,在打仗方面,青銅的硬度遠不如鐵器。
所以,使用鐵制武器的軍隊,戰鬥力要遠勝過使用青銅武器的軍隊。
而且,鐵制武器的出現,也讓戰爭的規模和形態,逐漸開始變化。
所以,隨著冶鐵技術逐漸成熟,春秋戰國交替的這個時代,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個大變革時代。
除了出了一大堆的思想家之外,各國的舊有政治制度,也無法滿足生產力的進步。
這樣一來,各國對舊有的政治制度進行改革和變法,自然也就勢在必行了。
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戰國初期,從晉國之中孕育而出的魏國和韓國,首先開始變法。
這兩個國家,都是新出現的國家,歷史包袱比較輕。
所以在進行改革的時候,基本沒多大阻力。
反倒是那些老牌國家,國內各種利益關系根深蒂固,想要進行改革,阻力極大。
隨著韓國和魏國先後變法,這兩個國家開始迅速強大起來。
尤其是魏國,經過變法之後,魏國瞬間成了列國之中最強的一個。
當時的魏國,國土面積和人口,雖然隻是當年晉國的一部分。
但整體國力,卻比當年最巔峰的晉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的魏國,到底強到什麼程度了呢?舉個例子,陰晉之戰當中,魏國這邊由吳起率領的五萬新兵,直接正面打垮了秦國五十萬主力精銳。
以一當十,不但贏了,而且還是一邊倒的屠殺。
這樣的魏國到底有多強,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這樣的魏國,各國自然都開始深深羨慕,打算效法。
尤其是楚國這樣的老牌強國。
此時經過上百年的恢復之後,早已經徹底從當年的失敗當中恢復了過來。
但問題是,盡管楚國恢復了過來,卻依然打不過變法之後的魏國,反倒是被魏國打得節節敗退。
所以,當時的楚國,整個高層都開始想要變法,希望通過變法強大起來。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楚國的國運。
這個人,就是吳起。
吳起之前本來在魏國效力,魏國變法之後,強大的軍隊幾乎就是吳起一手締造的。
但是後來,吳起因為功勞太大,遭到魏國君臣的嫉恨,所以不得不離開魏國。
而吳起離開魏國之後,很快就被楚國招攬,來到楚國工作。
吳起到了楚國之後,很快,當時在位的楚王,便將所有變法工作,都交給了吳起。
因為魏國那邊的變法情況吳起幾乎了如指掌,而且魏國的軍隊,也是吳起一手締造的。
對於當時的楚國來說,實在是沒人比吳起更懂變法了。
而吳起接受任命之後,也不負眾望,很快就拿出了一大堆的改革方案。
但是,當吳起拿出這套改革方案之後,整個楚國的高層,卻瞬間嘩然了。
因為吳起的這套改革方案,直接觸動了楚國貴族的核心利益。
按照吳起的改革方案,所有血緣關系相對較遠的貴族,都要被趕到楚國邊境去開荒,而且國家也不再掏錢供養他們。
吳起的這個計劃,無疑是從根本上觸及了楚國貴族的利益。
但是因為當時在位的楚王,對吳起幾乎堪稱是毫無保留的支持。
所以,這些舊貴族盡管反對,但也無可奈何,隻好老老實實地去邊境開荒。
也正是因為老國王的支持,吳起的變法才得以順利實施下去,楚國也得以通過吳起的變法,逐漸強大起來。
就這樣,在吳起主持的變法運動下,僅僅隻過了七年,楚國便迅速強大起來,並且形成了一套新的社會制度。
經過變法之後的楚國,迅速強大起來,直接在正面擊敗了魏國。
這在吳起變法之前,是絕對不敢想象的。
不過,就在吳起變法的關鍵時刻,楚國的老國王忽然去世了。
這位老國王的去世,對楚國的國運來說,可以說幾乎就是最重要的轉折點。
因為這位老國王去世後,新即位的楚王,對吳起又多有忌憚,不願支持吳起。
而那些舊貴族,又想著要報復吳起。
所以最終,在老國王的葬禮上,楚國的舊貴族們,突然暴起,刺殺了吳起。
而吳起死後,新即位的楚王,雖然借著吳起被殺這件事,大范圍清理了不少國內的舊貴族,讓國內勢力重新洗牌。
而且,這位新楚王也知道吳起變法的好處,將吳起的很多變法成果,繼承了下來。
但同時,迫於很多貴族的壓力,這位新楚王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妥協。
尤其是在封君制度這件事上,他不得不全面妥協。
這就為後來的楚國,埋下了一個超級大雷。
除此之外,吳起進行改革的時候,因為改革觸動的利益太多,再加上改革時間比較短,所以吳起並沒有觸碰土地問題。
而土地問題,恰恰是古代所有改革當中,最核心的問題。
任何沒有觸碰土地問題的改革,都隻能算是進行了一半。
所以後世也有很多史學家推測,吳起當時可能也是留了後手,打算先進行容易的改革,再進行更深層次的土地改革。
但是誰都沒想到的是,就在改革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那位老楚王忽然去世了,這就導致吳起主持的這場變法,不得不半途而廢。
當然,吳起的這場變法,也不是一點成果都沒有。
除了沒有觸碰土地問題之外,在其他方面,比如軍隊或者社會制度等方面,吳起的改革成果基本上都被保留了下來。
也正是靠吃吳起改革的這點老本,接下來楚國又強盛了幾十年。
但問題是,吳起的變法,本就是一場不徹底的變法。
作為食利階層的楚國貴族,依然占據了大量社會資源不幹活,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如此一來,吳起的這份功勞簿,又能被整個楚國吃多久呢?
自吳起去世之後,大約過了二十多年,秦國那邊開始進行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是一場很徹底的變法,直接觸碰到了土地問題,確定了秦國內部的土地私有制。
在這之後,秦國開始不斷壯大,成為楚國新的敵人。
而在吳起被殺四十多年之後,屈原就出生了。
屈原出生之前的楚國,基本上就是如此。
而等到屈原出生之後,此時秦國已經徹底崛起,開始逐漸東出。
與此同時,當年吳起改革的成果,也被楚國逐漸消耗殆盡了。
如此一來,楚國在面對其他諸侯國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制度上的優勢了。
就以秦國為例,秦楚兩國交戰的時候,秦國士兵為的是殺敵立功。
因為按照秦國的制度,殺敵之後,可以從國家那裡獲得土地,而且土地是永久性質的。
而楚國這邊,楚國士兵則往往是迫於貴族的命令,不得不參戰。
如此一來,雙方士兵作戰的動力就截然不同,結果自然也不一樣了。
此消彼長之下,楚國自然節節敗退,再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屈原逐漸長大,而後逐漸成年,走向仕途。
和普通平民不一樣,屈原是真正的貴族之後。
屈原的祖上也曾是楚王之子,不過那已經是春秋初期的事情了。
因為屈原祖上沒有繼承王位,所以後來,他們家這一支就逐漸成了楚王的遠房親戚。
到了屈原這一代,和當時在位的楚王之間,血緣關系已經很遠了。
而且屈原他們家,後來也家道中落。
除了有個貴族頭銜之外,基本上和平民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正是這種身份,從根本上決定了屈原的命運。
因為是貴族之後,所以屈原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酷愛讀書。
因為家道中落,所以有機會感受平民的生活,讓屈原後來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平民階層的角度去思考。
就這樣,等到屈原長大之後,順利入仕的時候,當時楚國這邊正是楚懷王在位期間,而秦國那邊則是秦惠王在位後期。
當時的楚國,已經把幾十年前吳起改革的老本,徹底吃幹凈了。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楚國徹底吞並了越國,國土面積大幅提升,國力越發雄厚,但國內的矛盾,也越來越多。
反觀秦國那邊,此時則是越來越強,國內體制煥然一新,秦國從上到下,都有著強烈的對外擴張欲望。
此時的秦國,還處於上升期,楚國則是已經到了頂點,即將開始走下坡路了。
對此,當時在位的楚懷王,其實也是心知肚明。
他很清楚,想要改變楚國的現狀,唯一的機會,就是進行變法。
可問題是,因為吳起之前做過的一些事情,導致楚國貴族後來只要聽到‘變法’這兩個字,馬上就會極為反感。
這也是之前幾十年當中,楚國一直沒有進行變法的原因。
不是之前幾位楚王不想進行改革,而是國內阻力實在太大,大到連楚王本人,都無法改變的地步。
所以,隻有等到幾十年之後,等到當年被吳起發配到邊疆開荒的那批老人,全都去世了之後,楚國才敢重新提變法的事情。
此時的楚國貴族,對變法依然有很強的反對聲音,但卻不像之前兩代人那麼堅持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當時在位的楚懷王,才敢重新提變法這件事。
而當楚懷王提出要變法之後,很多楚國舊貴族,很快就警惕了起來,生怕當年吳起變法的事情,再次發生在他們身上。
所以後來,楚懷王不得不稍稍妥協,決定不再請楚國之外的人,才進行變法,而是要請楚國國內的貴族,來主持變法的相應事宜。
不過,這樣一來,如果從楚國貴族內部挑選的話,又該挑誰呢?高層貴族肯定不行,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
如果讓他們主持變法,他們不光不會變法,反倒是會利用這個機會,盡可能為自己撈油水,維護自己的利益,要是那樣的話,楚國的變法就徹底完了。
唯一的機會,就是找一個像屈原這樣的底層貴族。
雖然是貴族,但是因為家道中落,從小過慣了苦日子,自身有變法的動力。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時年紀輕輕的屈原,才會被楚懷王火速提拔上去,負責楚國的變法。
據史學家考證,屈原被楚懷王提拔上去的時候,最多也就三十歲左右。
三十歲左右的屈原,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自信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徹底改變整個國家,幫楚國順利完成變法。
公元前317年,屈原被楚懷王正式任命為左徒,開始負責楚國的變法工作。
但此時意氣風發的屈原,卻怎麼也想不到,楚懷王的這個任命,會成為他日後人生悲劇的開始。
當時的屈原,雖然有楚懷王的信任,也有一腔報國的熱血。
但是想要完成變法這項工作,他卻缺少了兩項最重要的資本。
首先是變法的經驗。
屈原和當年的商鞅,雖然都是年紀輕輕就開始主持變法工作。
但是商鞅是真正去過魏國,並且在魏國做過一段時間的官,深入了解過魏國的變法結果。
所以到了秦國之後,商鞅完全可以照葫蘆畫瓢,直接把很多成功經驗照搬到秦國。
而屈原則是完全不同,屈原從小在楚國長大,沒有任何在其他國家做官的經驗。
所以,屈原所有的變法心得,基本上都是從書上學來的。
這就註定屈原的很多經驗,會過於堅硬,同時也有些不接地氣。
其次,楚國因為之前有過一次變法失敗的經驗,導致楚國國內的貴族,對於變法的抵觸力度,要遠大於之前的秦國。
這就導致屈原遇到的阻力,甚至要比當年的商鞅更大。
如此一來,屈原想要變法成功,自然就極為困難了。
不過,困難歸困難,但屈原還是堅持了下去。
而且,從楚國的歷史來看,這也已經是楚國最後的變法機會了。
當時秦國已經通過商鞅變法,徹底強大了起來。
春秋時期的其他小國,已經被徹底兼並殆盡。
戰國七雄當中,此時趙國也在進行變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胡服騎射運動。
從整個戰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已經是各國最後的變法機會了。
因為再之後,隨著那些小國徹底被消滅,戰國歷史就進入了七雄爭霸的時代,大家開始玩合縱連橫的遊戲。
到了這個階段,還沒有進行變法的諸侯國,已經無力再進行變法,而是要疲於應對外部的戰爭。
所以,屈原主持的這場變法,已經是楚國最後的機會。
但這個機會,因為舊貴族的反對,再加上屈原本身的能力問題,其實隻有半個而已。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家就比較清楚了。
屈原開始主持變法工作之後,沒過幾年,就遭到了舊貴族集團的全力反對。
因為屈原的改革,直接觸碰到了他們的核心利益,也就是土地所有權的問題。
所以,在這之後,很多舊貴族開始聯合詆毀屈原,楚懷王也不得不暫時罷黜了屈原的左徒之職,改任三閭大夫。
所謂三閭大夫,也就是掌管祭祀和教育的閑職。
當時楚懷王的這個命令,或許也有保護屈原的意思,想要讓屈原趁機將改革變法的思想,教給下面的貴族子弟。
但是接下來,沒過多久,秦國就開始進攻楚國。
而且在這之後,歷史就進入了合縱連橫的時代。
作為南方最重要的大國,楚國註定無法置身事外,必須要加入到這個遊戲當中。
所以在這之後,楚懷王不得不把屈原叫回來,幫他應對這些合縱連橫之類的事情。
這時的屈原,依然不改自己的初衷。
再次上任之後,雖然無法繼續負責變法工作,但屈原還是一直努力工作。
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屈原一直堅持合縱,要聯合三晉制衡秦國東出。
但因為秦國的破壞,再加上楚國內部的矛盾,導致楚國經常搖擺不定。
就這樣,在楚國搖擺不定的過程當中,秦國開始逐漸攻城略地,逐漸向東擴張。
而楚國這邊,屈原雖然一直在努力,但卻被國內的舊貴族嫉恨。
這些楚國的舊貴族,生怕屈原得勢之後,會再次進行變法,所以就開始想著法的對付屈原,並且在楚懷王耳邊詆毀屈原。
就這樣,十多年之後,在一大堆舊貴族的詆毀之下,楚懷王不得不再次罷免屈原,並且將屈原流放。
對於屈原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挫折。
對於楚懷王乃至整個楚國來說,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說到底,還是楚國內部的舊貴族勢力,太過強大了。
在楚國的舊貴族當中,很大一部分貴族,其實都支持楚國聯合秦國,對抗三晉,也就是所謂的連橫。
因為在整個春秋時代,楚國一直都和秦國交好,這才得以阻擋晉國。
甚至後來楚國差點被打到亡國,也是秦國幫忙才得以復國的。
所以對於很多舊貴族來說,和秦國聯手,更有利於他們自身的利益。
但是屈原卻堅持反對連橫,主張聯合三晉制衡秦國東出。
如此一來,那些舊貴族自然就更加嫉恨屈原,更不能讓屈原翻身了。
就這樣,到了屈原中年時期,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件事,不光決定了屈原的命運,同時也直接深刻影響了戰國歷史的走向。
公元前299年,楚懷王被秦國誆騙,前去參加與秦昭襄王的會盟。
結果,到了秦國的地盤之後,秦國忽然翻臉,直接扣下了楚懷王,將楚懷王徹底囚禁了起來。
此後,秦國以楚懷王為籌碼,要挾楚國交出土地。
楚國高層自然不願意,還直接擁立了楚懷王的兒子登基,這就是楚頃襄王。
至於楚懷王,則是在被秦國囚禁了三年之後,最終死在了秦國。
隨著楚懷王去世,已經人到中年的屈原,就變得更加失落了。
楚懷王在世的時候,屈原或許還有再度被起復的那一天。
可是如今,楚懷王的兒子登基,這位新登基的楚頃襄王,之前做公子的時候,就和屈原持相反意見。
如今他登基做了楚王,自然更不會用屈原了。
果不其然,楚頃襄王即位之後,屈原別說復職了,就算是之前的三閭大夫,也不能做了。
在這之後,屈原更是被流放江南,直接被踢到了楚國最偏遠的地方,再也無法過問朝政。
然而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屈原依然沒有放棄。
他依然在幻想,或許某一天楚頃襄王能夠想通,意識到楚國變法的重要性,會重新重用自己。
正是保證這樣的信念,哪怕屈原晚年一直被流放,但在這期間,屈原依然沒有徹底放棄,反倒是寫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詩篇。
真正壓垮屈原的,是在屈原晚年這十幾年當中,秦國的動向。
就在屈原被貶黜之後不久,秦國便開始逐步東出。
在這十幾年當中,秦國更是拿下了整個義渠,以及巴蜀之地。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地盤方面,楚國也比不上秦國了。
此時的楚國,地盤不如秦國大,體制不如秦國先進,人口也不如秦國多。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楚王想明白了,開始支持屈原變法,也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公元前278年,秦國更是進一步東擴。
這一次,秦國直接拿下了楚國的國都。
而中原地區,韓魏兩國也早就被秦國打殘,再也無力阻擋秦國擴張的步伐。
到了這個時候,屈原明白,不管自己再做什麼,都已經無力回天,不可能再挽救楚國的滅亡了。
對於一個忠臣來說,最殘酷的事情,莫過於自己明明知道,國家快要亡了,但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國家一步步走向滅亡。
屈原不願意看到楚國滅亡,但他又無法改變這一切。
所以最終,他隻能身投汨羅江,在楚國滅亡之前,先結束自己的生命。
讓自己的清白,可以隨同汨羅江水一樣,永遠清白下去。
縱觀屈原這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因為楚國之前的那些歷史,導致屈原從接手變法工作的那天開始,就幾乎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
這對於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無疑是最殘酷的。
或許,屈原一直到投江的時候,也沒想明白,為什麼自己一生都在努力,但最後卻什麼都改變不了。
為什麼那些楚國貴族,明知道變法的必要性,卻依然要阻撓他。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真正能理解屈原的,或許隻有那滔滔江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