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是戰國時期一場十分著名的戰爭,按照《史記》的記載,就在這場戰鬥中,龐涓失策死在孫臏手下。
《史記》中具體的描述是這樣的:
公元前343年,魏趙兩國聯合攻打韓國,韓國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於是派出田忌、孫臏兩人率軍攻打魏國。
魏軍首領龐涓看到齊軍來襲,趕忙回頭打擊齊軍。
此時,孫臏想出行軍灶之計,逐天減少軍營中灶的數量,龐涓看到還以為齊軍害怕了,於是隻帶領一些騎兵前來追趕,行軍至馬陵此地,看到樹上刻著的『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的字樣,方知上當。
這時埋伏在附近的齊軍一擁而上,借用當地險峻的地勢,將魏軍團團包圍。
龐涓知大勢已去,於是自刎而死。
在《史記》的記載中,龐涓顯然是這個隊伍的總指揮,而且最終戰敗而死。
既然《史記》中這麼記載,按理說可信度是很高的。
但頗具戲劇性的是,在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孫臏兵法》中卻冒出了與上述故事相矛盾的地方。
那就是,早在馬陵之戰發生的11年前,齊魏之間另有一場戰役桂陵之戰,也就是耳熟能詳的『圍魏救趙』。
在這場戰役中,孫臏就運用障眼法,讓魏軍首領龐涓以為齊軍兵少人寡,滋生輕視之心,造成戰敗的後果,也使得自己被齊軍俘獲。
這是孫臏自己的描寫,造假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然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龐涓在11年前就被俘獲了,怎麼可能去指揮後來的馬陵之戰呢?
如果11年前孫臏就使用了類似的策略,龐涓為什麼會再一次上當呢?
對比兩份史籍,似乎有太多疑點。
這其中能不能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釋呢?
也許一種情況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記載這兩個戰役的時候有所混淆;另一種情況則是在這11年間,龐涓可能因為某種國與國之間調和矛盾的原因被釋放回國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今的這一矛盾,看來歷史要在以後的日子裡才肯解答給我們知曉了。
孫臏與龐涓之間的關系並不是簡單的對峙兩軍的首領,他們早年便有一段難解的糾葛。
孫臏與龐涓早年同為兵學家鬼谷子的門生,孫臏比龐涓稍年長,在才學能力方面也優於龐涓。
後來,龐涓嫉妒於孫臏的才識,便借魏惠王之名邀請孫臏到魏國做客,卻說孫臏來遲,怠慢了魏王,私下對孫臏執行了臏刑,剔除了他的膝蓋骨,使孫臏喪失了行走能力。
孫臏的原名雖然未被史籍記載,但他在經歷此事後改名孫臏,說明這一奇恥大辱對他的影響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