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滅亡,平王東遷之後,因周室力量衰弱,各諸侯國自相兼並、爭奪王位,亂成一片,齊國進入春秋時代為齊莊公,傳至齊襄公,襄公整日沉湎於酒色,不理朝政,與諸多姊妹淫亂,後來公孫無知殺襄公自立為君,雍廩又殺公孫無知,齊國大亂。
《左轉》記載:齊僖公生公子諸兒(即襄公)、公子糾與公子小白。
齊僖公同母的弟弟夷仲年生有公孫無知,齊僖公非常喜歡他,禮數和其他公子一樣的待遇。
僖公死後,將諸兒立為國君,即齊襄公。
齊襄公廢除了公孫無知的地位,無知非常憤怒。
齊襄公曾派連稱、管至父兩人到葵丘(今山東省臨淄縣西)去戊守,命令說:「瓜時而往,及瓜而代」,他們便依靠公孫無知起來造反,五月,齊襄公在貝丘打獵,遇見了叛軍,齊襄公被叛軍殺害,擁立公孫無知為國君。
管仲與鮑叔牙為至交,關系比較好,卻各為其主,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輔佐公子糾,齊襄公死後,公子小白逃往莒(jǔ)國,公子糾逃到魯國。
公孫無知因為虐待雍廩(齊國的大夫),被雍廩所殺,當公孫無知被殺時,齊大夫高傒(xī)派人召回小白。
魯國聽聞公孫無知已死,也發兵送公子糾返回齊國,子糾到達齊國之時,小白已經被高傒立為國君,是為齊桓公。
為了阻止子糾,與魯軍在乾時(今山東省桓臺縣東)開戰,管仲一箭射在小白的銅制衣帶鉤上,魯候敗歸,因迫於齊國的威脅,殺死公子糾來求和。
子糾死,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管仲與鮑叔牙相交甚好,既是『管鮑之交』,他深知管仲的才能,對齊桓公說:想要稱霸天下,非管仲不可,於是齊桓公摒棄前嫌,從魯國召回管仲,官拜大夫,委以重任。
桓公為人豁達大度,管仲稱其「無小智惕而有大慮」。
桓公得管仲如虎添翼,與管仲、鮑叔牙、高傒等賢能勠力同心,共修國政。
前後七年,國勢尤為強盛,從而領導諸侯,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依照管仲所定方略,先要謀劃團結中原各諸侯,先後采取了諸多措施:崇尚信義、抗擊戎狄、免關稅以通貨物、厚往薄來,以悅諸侯、派遣使節與鄰國結好、遣遊士熟悉各國情況為其招賢納士、歸鄰國之侵地以從事親善。
之後,中原各諸侯都非常敬仰齊桓公,懷德畏威。
齊桓公擁有了領導中原諸侯的實力,進行了多次的會盟與征伐,史稱桓公九合諸侯。
有團結中原諸侯之會盟、伐山戎之戰、伐狄之戰、召陵會盟,定周室之會盟,平晉國之亂,救王室戎難,興兵伐楚之會盟,齊桓公三十七年的霸業,始終以正義領導諸侯,使中原狀況更加安定和諧,抵禦戎狄荊蠻的侵擾,使周室不至於被滅亡,齊桓公與管仲功不可沒,齊桓公死後,齊國又陷入一片混亂,齊國霸業即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