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王安石和商鞅,他們品行才華各異,成就結局也各不相同。《網路歷史》

張居正、王安石和商鞅,他們品行才華各異,成就結局也各不相同

張居正、王安石和商鞅是中國古代三位最著名的改革家,他們的品行才華各不相同, 取得的成就和最終的結局也不一樣。

其中,王安石與張居正的對比,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張居正的改革,從隆慶六年(1572 年)六月起,到萬歷十年(1582年)六月去世止,恰好十年。

在這十年中,張居正發揮過人的能力,出色的政治手腕,通過考成法,把大明王朝整個行政機器由低效散懶變成了高效運行。

然後在此基礎上,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思想文化多方面進行改革,打造了萬歷中興的新局面。

改革四年便成效顯著,國庫充裕,積蓄了四百萬兩白銀和夠吃八年的糧食,財政實力顯著增強。

萬歷十年初,張居正停止追征歷年拖欠的錢糧,讓民眾休養生息。

要知道,追征往年的欠稅,這是當年他自己制定的策略。

現在情形與當年不同了,國家庫存已經豐足了,糧食夠吃十多年,所以,往年還欠著錢糧就一筆勾銷吧,減輕民眾的負擔。

北部邊防方面,在張居正的運籌下,西蒙古成為明朝的忠實打手。

對入侵東蒙古,鐵拳相向,打得他們抱頭逃竄。

黃河經過潘季馴等人的治理,消除了水患,恢復了漕運,裁減了驛站,簡化了稅制,減輕了民眾的負擔。

張居正立竿見影的變法效果,給原本已經衰落的大明王朝,打了一針強心劑,使得二百餘年的明王朝,竟然煥發出青春。

因此,張居正與商鞅、王安石一起,被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改革家。

商鞅人品最差,耀武揚威,嚴刑濫殺。

王安石最為清廉,雖然脾氣不好,但道德上並無毛病,就連他的政治對手蘇軾也對他甚為欽佩。

張居正人品介於商鞅、王安石之間,他也搞政治鬥爭, 也排除異己,生活作風不太幹凈,但沒有大奸大惡。

從他們的下場來看, 商鞅最慘,秦孝公死後,商鞅被秦惠文王五馬分屍。

王安石則是最好的,雖然被罷官,但還是壽終正寢,死後被追贈為太傅。

張居正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被萬歷皇帝削奪一切名號,家產被抄,兒子被逼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