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要問軍事成就最高的是哪幾位,很多人第一想起的就是『武廟十哲』,這裡面細數了從周朝時期到唐朝的十位傑出的軍事家,以『武聖『薑子牙為主祭,依次左右兩列排開。
雖然歷史上很多人對於『武廟十哲』的排名有所爭議,可是這幾人畢竟都是各領風騷的一時豪傑,比如張良帶兵不如韓信,可是他的勝在謀略,『漢初三傑』劉邦少一人都不可能擊敗項羽。
但是,在宋朝建立之後,這個『武廟十哲』的名單發生了變化,有兩人先後被踢出了武廟之外,這個人不是大家在軍事上備受質疑的諸葛亮也不是不會打仗的張良,恰恰相反這兩個人太會打仗了。
一個曾經率領秦國軍隊大敗六國鐵騎,長平一戰更是造就了『武安君』的赫赫威名,六國聞白起之名都為之膽寒;另一人則是締造了魏國百年霸業,魏武卒更是以少勝多擊敗了十倍於敵的秦國,這個人就是吳起。
這兩人已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武將的最高境界了,『孫吳韓白』外加上唐朝的李靖和宋朝的嶽飛已經是中國武將的戰力天花板了,要問誰的軍事成就比他們更高,至少在古代已經沒有了。
那麼這樣兩個人為什麼會被踢出武廟呢?比如張良不會帶兵打仗為什麼沒有?而軍事上備受爭議的諸葛亮為什麼也沒有呢?那麼這個我們就要慢慢說來?
我們知道武廟雖然是以軍事成就來排名的,可是對於古代那個社會環境來說,除了軍事成就之外還有一點也是極為看重的就是品行,所以在古代明明有些人的軍事才華不比上述幾人差,可是因為品行有失所以照樣進不了武廟。
而這一點恰恰就是吳起和白起之後被踢出武廟的原因,的確,二人的軍事才華堪稱是登峰造極,然而在品行方面有大大小小的污點。
比如白起他一生征戰六國,被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可是白起身上有一個特別大的污點:殺降。
白起的成名之戰是伊闕之戰,此戰白起以十餘萬人大敗二十四萬韓魏聯軍,然而白起之後是怎麼對待韓魏聯軍的?斬盡殺絕,一個不留。
同樣的鄢郢之戰也是如此,白起還是以少量的軍隊大敗楚國,可是他鄢郢之戰的結果是在楚國死亡幾十萬人的基礎上完成的,之後的長平之戰更不用說了,白起先是假意誆騙趙國,之後卻大舉屠殺趙國降卒,趙國從此之後一蹶不振。
以我們今人的眼光來看,白起屠殺降卒是為了秦國的利益,這沒什麼,可是在古代這真的是很講究的。
李廣本人就因為殺降而終身不能封侯,而比如李鴻章曾經也有如此舉動,當年訪問德國的那位『鐵血宰相』之時也被他看不起。
所以當趙匡胤看到了白起名列『武廟十哲』之時立馬讓人把他的畫像換下,說明他對於這份名單非常不滿意,於是在這之後更是重新排列武廟之將。
而吳起的待遇也是因此,作為白起的偶像,吳起的軍事才華是沒得說,可是在私德之上他比白起有過之而無不及,要說他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也不是言過其實。
不忠在於他一生換過四個君王,先是魯國再是魏國之後是楚國,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功成名就,當一旦在這個國家沒有給予他應有的待遇之時就立馬跳槽,當然這幾個國家嫉賢妒能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不過總的來說吳起並沒有忠心。
不孝在於他的母親去世之時,他作為人子並沒有回到家鄉給母親守孝,在古代講究的說『百善孝為先』,而他的這個舉動也被人詬病了,所以孔子的徒弟立馬跟他斷絕了關系,就因為他不孝。
不仁在於他可以為了功名利祿將很多無辜的人牽扯進來,比如當魯國國君聽到他老婆是齊國人的時候,他立馬就殺了他自己的妻子,隻為換得國君的信任,可見他並無半點仁慈之心。
不義在於他早年間在鄉裡之時,就因為他仕途不順遭到了同鄉的恥笑,可是吳起行事過於極端了,他之後就立馬殺了幾個朋友,這也是他不義的地方。
從這就可以看出,吳起和白起在品行上是有虧的,而將這樣的人排進武廟對於古代帝王來說不利於教化黎民百姓,畢竟在古代『忠孝節義』是他們一直宣揚的。
所以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一直受人民的質疑,可是卻備受別人追捧,因為他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以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詩句,而這正是古代帝王所需要宣揚的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