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薑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
在戰國時期,吳起是一位可以和白起、廉頗、李牧、王翦相提並論的名將。
吳起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
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
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成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在魏國擔任將領期間,吳起創建了精銳的魏武卒。
正是憑借著精銳的魏武卒,魏國得以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而吳起也因為和秦國等諸侯國的交戰,從而迎來了自己的巔峰。
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吳起卻選擇離開自己功成名就的魏國。
那麼,問題來了,吳起為何在巔峰之際離開魏國,投奔楚國呢?為何吳起投奔的不是其他諸侯國呢?
一
首先,就第一個問題,也即吳起為何在巔峰之際離開魏國來說。
對於吳起來說,離開魏國的直接原因就是遭到了魏國相國公叔痤的排擠。
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公叔痤擔任魏國相國,並娶魏國公主為妻。
當時吳起在魏國擔任西河《今陜西渭南合陽一帶》郡守,威望很高,促使秦國無法向東擴張。
但是,公叔痤對吳起非常畏忌,便在魏武侯面前陷害吳起。
對此,魏武侯逐漸猜忌吳起,吳起害怕魏武侯降罪,於是離開魏國而到楚國。
在吳起離開魏國後,公叔痤坐穩了魏國相國的寶座。
由此,如果不是遭到公叔痤的排擠和陷害,吳起不會突然離開魏國的。
當然,吳起之所以離開魏國,也不完全是公叔痤的排擠和陷害。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吳起不甘願做一位武將,其最終的目標,是成為魏國的相國。
二
司馬遷在《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中記載: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
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
吳起在擔任魏國西河郡郡守的時候,因為屢次擊敗秦國,所謂頗有威望。
魏武侯即位後,一開始任命田文《和孟嘗君田文不是同一人》為相國,這讓一直想當相國的吳起非常失望,乃至於感到『不悅』。
在田文之後,公叔痤接任了相國一職,這讓吳起更加不滿了。
所以,無法獲得魏武侯信任的吳起,明白自己終究無法在魏國擔任相國一職了。
而這,成為吳起下定決心在巔峰之際離開魏國的重要原因。
那麼,就第二個問題來了,離開魏國後,吳起還有很多選擇,為何他投奔的是楚國,而不是戰國七雄中的其他諸侯國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就韓國和趙國來說,在戰國初期還相對弱小,至少在三晉之中,當時還是以魏國為首的。
因此,如果吳起投奔韓國和趙國的話,不僅難以建立功業,也可能被這些國家的君主送回魏國。
三
至於北邊的燕國,不僅和魏國相距甚遠,也是比較戰國七雄中比較弱小的諸侯國。
在此基礎上,齊國、秦國、楚國這三個大國,成為吳起當時比較合適的投奔對象。
但是,在魏國為將期間,吳國曾經率軍攻打秦國和齊國,也即結下了梁子。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
在陰晉之戰中,吳起率領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
公元前387年,魏武侯以吳起為將,率軍討伐齊國至靈丘《山東省滕縣東》。
並且,在沒有投奔魏國之前,吳起曾經在魯國擔任將領。
彼時,吳起率領魯國大軍擊敗了齊軍。
所以,因為之前的多次交手,吳起自然不敢投奔秦國和齊國。
當排除了以上五個諸侯國後,吳起隻能投奔楚國了。
四
最後,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
令尹是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最高官銜,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當於魏國等諸侯國的相國一職。
由此,吳起在魏國多年都沒能染指的相國一職,在楚國一年就位居此職了,這也說明吳起的才能獲得了楚悼王的認可。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開始文臣武將的區別還不是非常分明,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人才都是既可以征戰一方,也可以治理國家的,比如商鞅在秦國推行商鞅變法,也可以率領秦軍攻城略地。
而就吳起來說,作為武將一生幾乎沒有敗績,在成為楚國令尹,吳起更是發起了『吳起變法』。
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
公元前381年,吳起率領楚國大軍和魏國交手,此戰,吳起親手擊敗了魏國大軍。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如果商鞅變法後的商鞅一樣,吳起變法後的吳起,也沒有獲得善終的結局。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後,令尹吳起被楚國貴族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