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
周王室名義上為天子,但是其已經名存實亡。
在此背景下,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
對於戰國七雄來說,為了適應兼並戰爭的需要,紛紛變法圖強。
說到戰國時期的變法,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商鞅變法』。
當然,對於戰國七雄的其他諸侯國,也有各自的變法,比如趙國的『胡服騎射』,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燕國來說,則沒有讓人一下子就想起來的變法。
那麼,問題來了,秦國有商鞅變法,那麼曾重創齊國的燕國,有什麼變法嗎?
一
首先,在筆者看來,對於曾經重創齊國的燕國,也有一場變法,這是燕昭王在位時期實行的變革。
對於這場變法,因為是樂毅這位名將主導的,所以筆者認為可以用『樂毅變法』來稱呼。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子之之亂。
在這場內亂中,齊宣王趁機發兵攻打齊國,燕王噲被殺,子之逃亡,被齊人抓住斬殺。
後來,趙武靈王將燕王噲送在外國當人質的庶子公子職,從韓國護送回燕國即位,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招攬人才,意圖振興燕國。
燕昭王愛才敬賢的名聲不脛而走,風傳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後的奔赴燕國。
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將劇辛從趙國來,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國來。
至於本文要說的樂毅,也前來投奔燕昭王。
樂毅是名將樂羊之後,才學出眾,深通兵法,曾被薦為趙國官吏,為了躲避趙國內亂,便到了魏國。
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便來到了燕國。
二
對於樂毅這位出將入相的人才,燕昭王隨即任其為亞卿,也即樂毅不僅執掌燕國的兵權,還可以參與燕國朝政的處理。
在此基礎上,樂毅得以在燕國推行了一場變法。
對於樂毅變法來說,主要包含了以下幾點內容。
就第一點來說,針對燕國法度馳壞的局面,樂毅協助燕昭王在燕國制定律令。
對於之前的商鞅變法、李悝變法、吳起變法等,都有加強律令制定的內容。
甚至可以說一場變法的成功與否,必須要有完善、可行的律令來支持。
就第二點來說,就是嚴格加強對燕國官吏的考慮,在選擇人才上,做到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
在此之前,燕國的衰落,無疑和任人唯親存在直接的關系。
所以,對於樂毅來說,自然非常重視原有官吏的考核,並選拔優秀的人才到燕國上下任職。
在戰國時期,一流人才的作用,無疑是不可估量的。
三
至於第三點來說,則是安撫燕國的百姓。
在子之之亂時,燕國百姓可謂飽經戰亂的摧殘。
再加上之後齊國大軍攻占燕國,這更讓燕國遭到重創。
為此,燕昭王與庶民百姓同甘苦。
至於第四點內容,則是註重訓練士兵,打造一支精銳之師。
燕昭王在樂毅等人的輔助下,兢兢業業地奮鬥了28載,不僅國家日漸殷富,積累了相當實力,而且培養了奮發圖強的民風。
燕國上下同仇敵愾,舉兵伐齊的條件一天天趨於成熟。
對於燕國來說,雖然在樂毅的治理下不斷崛起,但是,因為之前是戰國七雄相對弱小的諸侯國。
所以,燕國和齊國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這讓燕昭王並沒有急於討伐齊國。
正當燕昭昭王勵精圖治,燕國國勢蒸蒸日上之時,燕國的仇敵齊國已達到了強盛的頂點。
但是,齊國國君對內不恤民力,橫加賦斂;對外不斷用兵,惹得諸侯不滿,這讓齊國的強大背後,已經存在不小的隱憂了。
四
最後,公元前286年,齊國消滅了宋國,這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面對野心勃勃的齊國,戰國七雄的其他諸侯國都感到了擔憂。
於是,在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調集了全國的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將軍,趙惠文王把相國大印授給了樂毅。
樂毅於是指揮著趙、楚、韓、魏、燕五國的大軍去攻打齊國。
對此,齊國也派遣大軍去迎戰,雙方爆發了濟西之戰。
此戰,齊國大軍被擊敗,樂毅則率領大軍直接攻破了齊國都城臨淄。
在此基礎上,精銳力量損失殆盡的齊國,自然是無法抵擋燕國了,這讓樂毅率軍攻占了齊國的70多座城池。
樂毅拿下臨淄後,把齊國的珍寶財物以及宗廟祭祀的器物全部奪取過來並把它們運到燕國去。
燕昭王大喜,親自趕到濟水岸上慰勞士兵,把昌國封給樂毅,封號叫昌國君。
當時燕昭王把在齊國奪取繳獲的戰利品帶回了燕國,而讓樂毅繼續帶兵進攻還沒拿下來的齊國城邑。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樂毅不僅在燕國推行了一場變法,還借助於這場變法的成果,從而率軍重創了戰國七雄中的強國齊國。
不過,如同商鞅變法的商鞅、吳起變法的吳起一樣,樂毅也沒能獲得完美的結局。
在燕昭王去世後,樂毅因為受到燕惠王這位君主的猜忌,隻能離開燕國,投奔趙國。
至於樂毅在燕國的變法成果,也因為燕昭王、樂毅的離去,從而沒能繼續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