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騎青牛過函谷,著道德五千言,老子姓李,劉墉下聯堪稱經典。《網路歷史》

一、紀曉嵐和劉墉誰是第一才子

和珅、劉墉和紀曉嵐,如今堪稱是乾隆時期最著名的三位大臣。

和珅自不必說,所謂大清第一貪官。

當然還有人說,和珅還應是大清的第一能臣,至於到底是貪官還是能臣,其實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經過《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等影視劇熱播過後,和珅已經成為了紀曉嵐或劉墉的對頭,沒事就掐架,各種套路齊出,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以至於有人曾戲言,根本不必翻史書就能看出來,還是和珅厲害,他完全是以一敵二,還是硬剛兩位大清的才子。

不過紀曉嵐和劉墉,到底誰才是大清第一才子啊?

這個問題,其實已有公論了,應該是紀曉嵐,畢竟《四庫全書》的總編纂的頭銜擺在那。

至於乾隆的評價:朕以汝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

雖話說得很難聽,貌似否認紀曉嵐,但實則卻是僅僅是禁止紀曉嵐『談國事』。

至於對紀曉嵐的才華,卻還是給予了肯定的。

也就是說從反向證明了,紀曉嵐屬於真才子,沒事就陪著乾隆吟詩作對啥的。

劉墉更偏向於朝廷大員或說乾隆手下重臣。

比如,劉墉就曾出任過直隸總督署總督,須知這個官職,在清朝時期隻有朝廷重臣、大員才能擔任的。

那麼和珅呢?他可不是影視劇中那樣的形象。

其一,和珅是妥妥的美男子,其二,就算紀曉嵐和劉墉組團,都不敢直面和珅跟他過招,就更別提『硬剛』了。

真正能跟和珅打擂臺的,是出將入相的阿桂。

乾隆自稱有『十全武功』,阿桂是最佳助攻。

直白說就是:乾隆搶走了阿桂的功勞,然後算在自己頭上罷了。

如大小金川之戰,都是人家阿桂打的。

因此,《鐵齒銅牙績紀曉嵐》或《宰相劉羅鍋》無非戲說。

同時關於這種戲說,在民間也是一抓一大把。

二、紀曉嵐的對聯風格

話說有一次,乾隆率領群臣,跑到山東的東嶽泰山祭祀岱廟時,正好看到當地一個戲班子在唱《西廂記》,乾隆頓時來了興致,看了一會後就覺得自己該出手了。

於是乾隆說道:『諸位愛卿,朕突然有了一個對聯,不知誰能對出?』

說完,他環視身邊群臣。

幾乎所有群臣,都齊齊看著紀曉嵐。

唯和珅一本正經的認真聽,仿佛胸有成竹一般。

乾隆微微一笑,繼續說:『聽好,我的上聯是:東嶽廟,演西廂,南腔北調!』然後又一點和珅,『和愛卿,你先對!』

這就是乾隆想讓和珅露把臉,畢竟看和珅那樣子,就是一副勢在必得的勁頭。

可哪料和珅卻瞪眼了,對不出來!不過他又不想丟臉,於是陪笑說道:『萬歲此聯,真乃千古絕對,奴才就算再努力一萬年,也不及萬歲才華的一丟丟。

贖奴才無能,實在對不出。

不知其他諸公可有佳對啊?』

和珅這一句,立馬引發群臣的隆隆『馬屁聲』,就一個意思,皇上大哥你太厲害,我們給你提鞋都不配。

乾隆明知是馬屁,卻也非常受用。

誰不喜歡聽好話?可一斜眼,唯有紀曉嵐,在偷笑。

乾隆立馬明白了,紀曉嵐已經有了下聯,本不想給紀曉嵐表現機會,奈何他出完上聯後,下聯也是對不出。

萬一有不開眼的臣子,想聽下聯呢?自己那時說不出來, 『十全皇帝』的形象就全毀了。

於是乾隆咳嗦一聲,讓紀曉嵐說說,總之就一個意思:你就別賣關子了,對得上嗎?對得上,那就趕緊對出來。

紀曉嵐真不客氣,張口就給出下聯:春和坊,賣夏佈,秋收冬藏

乾隆的上聯是東西南北,紀曉嵐的下聯對春夏秋冬。

上聯中,東嶽廟是地名,下聯內,春和坊也是地名。

機變巧破,渾圓天成!

這便是才子風度,紀曉嵐的許多對聯,都是這種模式,展現的是才華。

那麼劉墉呢?

前面已經說了,劉墉屬於乾隆重臣,自然關於他的對聯,其風格就偏向於實際,或說厚重,甚至有時候還帶著刺!比如下面這個關於劉墉的對聯故事。

三、劉墉的對聯風格

話說一天,乾隆帶著和珅和劉墉,微服在大街上溜達,很快就被一個賣字畫的書生,給吸引住了。

因此這位書生自稱,落榜探花——探花還落榜?自然引起乾隆的注意。

一交談,乾隆發現,這個書生果然有才華,隻不過太高傲,有點誰也看不上的架勢。

和珅笑了,他明白,就看書生這股子眼高於頂的勁頭,必是得罪了考官,被刷下來了。

活該,和珅心裡說:倘若大清朝,都是你這種跟羅鍋子一樣的刺頭,還如何風調雨順?

於是和珅就開了口,說:『聽你口氣很大,但誰能知道你才華如何?年輕人,別光說不練』

這一句,讓書生當真了,叫:『好,我這裡正好有一個上聯,掛了半天沒人能對出!我剛摘下來。

既如此,你給對對。

若能對出,我不但把所有賣字畫的錢給你,還收攤回家好好用功去!』

乾隆立刻一拍手:『好,就這麼辦!』

書生拿出對聯,和珅定睛一看,又傻眼了,對不上!

同時乾隆卻一皺眉,有些怒氣了。

劉墉偷看了眼乾隆,眼珠飛轉。

原來書生的上聯是:騎青牛過函谷,著道德五千言,老子姓李!

果真的一怒之下寫出的,雖看著讓人很不舒服,但的確是個好聯,有才華!

再說和珅,吭哧幾聲後,突然大笑起來,說:『這有何難,不是看不起你,而是你這對聯太簡單!』然後一指劉墉,『不用我出手,他能給你對出兩個下聯來!』

乾隆噗嗤一聲給笑了,這和珅真會玩金蟬脫殼。

果然,書生把炮口一下子就對準了劉墉,非要讓劉墉對出兩個下聯,否則你們三人,就都是小狗。

事情鬧大了,把乾隆都牽扯進來了。

乾隆是又氣又樂,用扇子一指劉墉:『給他對兩個,讓他看看什麼叫天外有天!』

劉墉隻得答應,一拱手對書生說:『看來你是姓李!』

書生點頭。

劉墉一指自己,說:『我姓劉,那就用劉,給你對一個:斬白蛇入咸陽,興漢家四百載,高祖氏劉!』

書生驚呆了,看著劉墉,說:『果然妙對,在下服氣,請對第二個!』

劉墉說:『我再用張姓給你對一個,聽好:跨烏騅橫當陽,退敵兵一聲吼,三爺是張!

和珅頓時來了精神,指著書生道:『現在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年輕人,不是我說你,而是實在該說你』

乾隆也笑了說:『你賣字畫的錢,我們不要』說完讓和珅掏出十兩銀子,遞給書生,『留下你的姓名,回鄉好好潛心研讀一年,磨磨你那性子,再來科考吧』

劉墉也看著書生說:『讀書也好,賣字畫也罷,還有科考,別總是含著這股子戾氣,老子那五千言道德,可不是讓你,拿出來顯擺的』

四、李元度才是『正版』

關於劉墉的這個對聯,其實是脫胎於,清末的平江才子李元度的對聯軼事。

一次李元度偶遇位劉姓書生,他就用『騎青牛過函谷,著道德五千言,老子姓李』這個上聯,想埋汰人家,結果遭反殺,後來兩人互相欣賞,還成了忘年交。

所以李元度才是正版,可惜由於他沒有劉墉,或劉伯溫名氣大,所以漸漸的就成了這兩人的經典對聯佳話了。

不過筆者卻非常好奇,如今李姓、劉姓和張姓,都被巧對了,那麼其他姓氏呢?所謂,誰家祖先沒輝煌過,想必定會還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