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戰功赫赫,為何不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有三個原因!。《網路歷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戰國,是繼春秋時期之後的歷史時期。

經過春秋時期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消滅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一統六國,標志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在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頻繁兼並戰爭,自然為武將的登場提供了一個大舞臺。

也即戰國時期和三國時期一樣,都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歷史階段。

在戰國初期,吳起無疑是一位頂級名將。

吳起一生歷仕魯國、魏國、楚國這三個諸侯國。

在魯國時期,無疑率軍打退了齊國的進攻,在魏國時期,吳起在陰晉之戰等戰役中重創秦國,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

而在楚國期間,吳起不僅推行了吳起變法,更率領楚國大軍爭霸中原。

對於吳起的一生來說,可謂戰功赫赫。

不過,吳起卻不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吳起戰功赫赫,為何不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有三個原因。

首先,就戰國四大名將來說,戰國四大名將是指戰國時代四位著名的將領。

《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

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

對於戰功赫赫,幾乎沒有敗績的吳起來說,之所以沒能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也即和白起、王翦、李牧、廉頗這四人並列,原因有三個。

就第一個原因來說,是因為吳起主要活動於戰國初期,而就白起、王翦、李牧、廉頗這戰國四大名將,則主要活動於戰國中後期。

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薑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

吳起出生於公元前440年,彼時,三家分晉還沒有正式完成。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

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因此,對於吳起來說,可以說是出生於春秋末期了。

在三家分晉完成之後,吳起由魯國來到魏國,成為魏國的一員武將。

後來,吳起又離開魏國,來到了楚國,成為楚國的令尹。

因此,從時間上來看,吳起作為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將領,和戰國四大名將確實存在較大的時間跨度。

對於白起和廉頗這兩位名將,都經歷了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

至於王翦和李牧,則是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直接交手。

在戰國時期,戰國中後期的戰役,無疑是非常激烈的,其規模更是遠超戰國初期,比如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和趙國投入的兵力之和,應該在100萬人左右了。

再比如秦國消滅楚國時,王翦就率領了60萬大軍。

在此基礎上,對於白起、王翦、李牧、廉頗這四位名將,自然也都參與了這些規模宏大、程度激烈的戰役,從而被後人放在一起,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至於戰國初期成名的吳起,則沒有和他們相提並論。

就第二個原因來說,則是吳起不是一位純粹的武將,也即文武兼備,可以說是出將入相了。

出將入相,意思是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宰相。

在歷史上,出將入相的人才,無疑是各個時代的佼佼者了。

比如在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東吳丞相陸遜,就是這樣的人才,諸葛亮可以北伐中原,也能夠治理蜀國,而陸遜同樣南征北戰,也能夠輔佐孫權處理朝政。

同樣的道理,吳起除了在魯國、魏國擔任武將,還在楚國擔任令尹,也即宰相一職,從而發起了吳起變法。

吳起變法,指在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當政時,任命吳起為令尹,對楚國上下進行的變法運動。

經過吳起變法,楚國國力逐漸強盛,在公元前381年,聯合趙國大敗魏國。

但在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變法遭到楚國宗室的強烈反對,最後吳起被射殺,變法以失敗告終。

相對於出將入相的吳起,就白起、廉頗、李牧、王翦來說,則是比較純粹的武將。

比如白起輔佐秦昭襄王,屢立戰功。

伊闕之戰,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

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

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一統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當然,這並不是戰國四大名將沒有治國的才能,比如李牧也曾到趙國的朝廷任職。

不過,和吳起比起來,白起、廉頗、李牧、王翦這四人還沒有達到出將入相的高度,也即不如吳起這麼全面。

在此基礎上,正是因為如此全面,如果將吳起僅僅視為一位武將,反而是以偏概全了。

最後,就第三個原因來說,作為一位將領,吳起不僅有幾乎不敗的戰績,還在兵法理論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漢書·藝文志》兵家權謀論著中記載吳起著有《吳起》48篇。

現存《吳子兵法》僅有六篇,包括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這些篇目。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吳子兵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兵家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後世將《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北宋時期將《吳子兵法》列入《武經七書》中。

《吳子》繼承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有關思想,在歷史上曾與《孫子》齊名,並稱為『孫吳兵法』,因而為歷代兵家所重視。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白起、廉頗、李牧、王翦這四位名將來說,如果隻看戰績的話,這四位完全可以是不輸吳起的,甚至在吳起之上。

不過,對於白起、廉頗、李牧、王翦來說,幾乎都沒有留下類似《吳子兵法》、《孫子兵法》這樣的兵法理論著作。

換而言之,白起、廉頗、李牧、王翦這四位名將,更偏向於實戰派,而就吳起來說,不僅是實戰派,也是理論派,這成為吳起和戰國四大名將之間的重要區別。

因此,在古代歷史上,吳起更應該和孫武等人相提並論。

其中,就兵家四聖來說,就存在『兵聖孫武、謀聖鬼谷子、亞聖吳起、次聖孫臏』的說法,也即吳起和孫武、鬼谷子、孫臏齊名。

綜上,因為以上三個原因,吳起雖然戰功赫赫,一生沒有敗績,卻沒有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