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後,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魏國、韓國、趙國、楚國、燕國、齊國。
其中,就魏國來說,無疑是戰國七雄中率先崛起的諸侯國。
早在魏文侯在位時,通過李悝變法,魏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
魏武侯在位時,魏國繼續南征北戰,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實力。
不過,到了魏惠王在位時,魏國逐漸走向衰落。
對於魏國的衰落,齊國這個諸侯國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戰國中期,齊國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兩次擊敗魏國。
而在這兩次戰役中,齊國的勝利,自然離開不孫臏的出謀劃策。
孫臏《生卒年不詳》,本名不詳《山東孫氏族譜稱其為孫伯靈》,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不過,在齊國立下赫赫戰功之後,孫臏卻突然消失了,也即之後的戰場上,沒有孫臏的身影了。
那麼,問題來了,孫臏為齊國立下赫赫戰功,為何突然消失了?他最終是什麼結局?
一
首先,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學成之後,龐涓後來出仕魏國,成為魏國的名將。
而對於孫臏來說,也選擇來到魏國,究其原因,不僅是有龐涓這位老同學,更因為魏國地處中原之地,具有建功立業的基礎。
但是,龐涓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在孫臏到魏國後,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從而讓孫臏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
不過,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
來到齊國後,孫臏成為田忌的門客。
在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時,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註,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
孫臏在『田忌賽馬』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
正是因為『田忌賽馬』這一典故,孫臏得以被齊國君主齊威王所賞識。
在此基礎上,齊威王作為齊國第一位稱王的君主,明白齊國的崛起,必然要和魏國相抗衡。
於是,在戰國中期,齊威王派兵和魏國交戰,從而爆發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
二
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
公元前353年,齊威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
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
孫臏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
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這成為古代戰爭中常見的戰術。
值得注意的是,在桂陵之戰中,雖然孫臏擊敗了魏國,卻不能說是重創魏國,也即後者還具有一戰之力。
公元前343年,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損失,發兵攻打韓國,這同樣給了齊國出兵的借口。
齊威王待魏韓火拼後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
魏國派太子申來抵擋,在馬陵全軍覆沒,隨之田盼又以『減灶』之策誘魏國龐涓中計,追至馬陵山中伏身亡,齊軍乘勝追擊,俘太子申,全殲魏軍。
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
馬陵之戰後,齊國無疑來到了巔峰。
而就孫臏來說,則在馬陵之戰後突然消失了。
三
對此,在筆者看來,孫臏很可能在馬陵之戰後選擇急流勇退,也即退隱田園了。
至於孫臏如此選擇的原因,顯然並不難以理解。
一方面,孫臏之所以在齊國獲得重用,離不開田忌的幫助,也即孫臏原本就是田忌的門客和幕僚。
不過,對於有恩於孫臏的田忌,卻在馬陵之戰後離開了齊國。
在馬陵之戰後,田忌因為戰功累累,從而威脅到了齊國的國相鄒忌,後者於是陷害田忌,導致田忌被迫逃亡於楚國。
當然,鄒忌之所以能陷害田忌,很可能也是因為田忌這位武將功高震主,從而讓齊威王都有所忌憚。
在戰國時期,功高震主的武將,往往都會遭到君主的猜忌,比如秦國的白起,因為功高震主,最終被秦昭襄王下令自盡,至於趙國名將李牧,則被趙王遷冤殺。
在田忌被迫投奔楚國後,孫臏在齊國無疑失去了依靠和仰仗,尤其是相國鄒忌,更不會容忍孫臏繼續率領齊國大軍了。
在此背景下,孫臏選擇急流勇退,也是為了自保。
四
最後,另一方面,孫臏是孫武的後人,而就孫武來說,同樣選擇了退隱一方的結局。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也即春秋末期。
彼時,孫武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
他在柏舉之戰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柏舉之戰後,吳王夫差即位。
對於這位君主,顯然比不上吳王闔閭,尤其是不能夠容忍大臣的勸諫。
在此背景下,吳王夫差除掉伍子胥之後,孫武可謂心灰意冷,選擇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
因此,等到越國消滅吳國的時候,自然沒有孫武的身影。
對此,在筆者看來,當年孫武的選擇,無疑會對孫臏造成一定的影響。
況且,正是因為隱居鄉間,孫武得以整理兵法上的理論著作,留下了影響極為深遠的《孫子兵法》。
而就孫臏來說,孫臏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箕山鎮孫花園村東北500米的向陽河東岸,這意味著孫臏在馬陵之戰後很可能回歸故裡了。
至於《孫臏兵法》這部理論著作,應該是在這段時期整理完成的。
《孫臏兵法》又名《齊孫子》,系與《孫子兵法》區別之故。
《漢書·藝文志》稱『《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但自《隋書·經籍志》始,便不見於歷代著錄,概大約在東漢末年便已失傳。
總的來說,馬陵之戰後,孫臏沒有參與到齊國和魏國等諸侯國的較量中,選擇隱居鄉間,最終悄然去世。